<p class="ql-block">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因此,在5月19日,我校特举办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研活动,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p class="ql-block">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p><p class="ql-block">我校组织的此次教研活动是由韩双双老师和史洁瑜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雷雨》一课,各位老师听得非常认真。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个教师要从事教学研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两位教师更强调了自主学习。两位教师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自主学习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的想法与习性,在此次教育教学的活动中,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促进自身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使得此次教研水平很大程度提高。</p><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借鉴两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优化教学。</p><p class="ql-block"> “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两节课后,我校朱主任又为我们进行了“如何精准制定教学目标”的培训会,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所以,让我们彼此共勉:在研究中发展,在改变中进步吧!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转变教育观念,精准制定目标。</p><p class="ql-block">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制定教学目标,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小而精的目标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二、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