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3年2月15日,土耳其奇幻之旅第五天。延续<a href="https://www.meipian.cn/3kx5vktp"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土耳其奇幻之旅3,热气球下的卡帕多基亚怪石奇岩</a>,告别怪石嶙峋的卡帕多基亚,前往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2~13世纪塞尔柱帝国的旧都孔亚Konya,之后于傍晚抵达地中海风情都市安塔利亚Antalya。</p> 然而今天的开场戏却是卡帕多基亚通往孔亚路上的古驿站苏丹哈尼SULTANHANI CARAVANSERAI。这座建于公元1229年的驿站,距离孔亚94公里,是古丝绸之路在土耳其境内最宏大且保存最好的一座。远远望去,驿站建筑规模庞大、开阔,颇像一座带有军事功能的坚固城堡。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安纳托利亚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联结点。塞尔柱苏丹阿拉丁·凯伊·库巴德Alaaddin Keykubad一世统治时期,商业活动频繁,为保障商旅的安全,苏丹王在沿途每30公里建一座驿站(30公里是骆驼一天平均的行进距离),驿站也成了远离城市的安全堡垒,是躲避强盗袭扰的避难所。 像这样的驿站虽然在土耳其境内有50余座,但最著名的只有11座,苏丹哈尼古驿站名列榜首。虽然曾遭大火严重损毁,但在1278年得到当地总督Siracettin El Hasan重建。 驿站呈长方形,正面围墙宽50米,侧面围墙长100米,用卡帕多基亚的火山岩垒砌而成。外墙没有窗户,向东的13米高大门两侧围墙中间位置各有3根突出的立柱,墙角有六角塔楼。 门框设计是非对称的,左侧为传统的直角结构,右侧则为圆弧形。门的上部装饰是内凹式尖拱、平面圆拱加矩形门拱的组合。整个建筑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俨然宫殿城堡的感觉。 花式拱形正门上的伊斯兰风格浮雕装饰华丽、精美又繁复。 进入大门是一个四合的大庭院。庭院的中央有幢四方型的独立石头建筑,这是间凉亭式的小清真寺Mescit,它有二层的结构,其中做礼拜的空间位于二楼,目的是为了区隔一楼旅人和牲口的嘈杂声,礼拜堂墙上开口的方向朝向圣地麦加。 清真寺的背面有对称山形的石梯可以通往二层礼拜堂。 清真寺面前的院子里陈列着铁制的车辆残骸,难道这也是塞尔柱年代的遗物吗? 院内周边是拱形连廊和封闭的库房和客房,外观宏伟坚固。站在古驿站的庭院中,可以想象昔日这里的繁盛景象:夏天人们躺在庭院中仰望星空进入梦乡,冬天则进入旁边有顶的房间避寒取暖。 驿站主要供军队和丝路商旅休憩并且提供商人们在此交易,当年商旅待在驿站的前三天不收钱,有免费的餐食与水喝。左侧是一排相连的拱券石室,开间不大,看来是供人居住的卧室、餐厅、厨房、浴室等。 右侧开放式的拱形连廊异常宽敞、厚重。 这是放置车辆、货物及安置牲口的场所。可以想见,当年满院子的客人席地而卧,加上横七竖八的货物,私语声、呼噜声和牲畜声交织一起,会是怎样一种热闹嘈杂的景象。 走到院子的最后面,是一个巨大的石屋,前后九拱,深不见底,石屋内有高大的拱券支撑,几缕光线从拱顶下的窗户照进来,空旷、幽暗,有点神秘,也有点阴森。 据说这里专门供冬季严寒时使用,可以存放大批的商品货物,商人、行者与马匹、骆驼等都可在这里歇息,躲避风寒。哪怕住上个千把人,几百匹牲畜应该也是毫无问题的。 这个用于祈祷的墙角延续了塞尔柱式建筑的特色,与入口大门尖拱和两旁壁龛的雕饰如出一辙。 而这部通往屋顶的阶梯先沿着东墙,上到一半转向南墙到屋顶,设计相当别致精巧。 古驿站旁有个Green Garden花园休息区,这里有咖啡厅、商店、卫生间等服务设施! 园内绿叶缤纷、溪水潺潺。 池塘边的石头仿佛远古的恐龙化石,露出一副桀骜的神态。 这家咖啡店的造型不就是昨天我们到访的帕夏巴蘑菇石吗! 驿站对面是名人广场,11面旗帜的中央是土耳其国旗。 旗杆环绕的中央是国父凯末尔与土耳其共和国国土全境的雕塑。 其身后是11尊对土耳其有重大贡献的名人塑像。 如此简单,又如此厚重。一座驿站建成这样,又保存如此,让人在平淡中感觉一丝震撼。驿站前卧着一只老狗,对周围的游客视若无睹,也许它已经见惯了这匆匆而过的芸芸众生吧,而那平和的眼神,似乎望向那遥远的丝绸之路。 带着对丝路花雨的深深眷恋,我们再次踏上行程。 沿途是盘旋的山路,昨晚的积雪尚未化去,却没有对土耳其老司机产生丝毫困扰,依旧将大巴开得飞快而又平稳。 进入山区,裸露的山体基本都是岩石,披上了薄薄的雪妆,似乎寸草不长。 终于进入了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孔亚Konya。12~13世纪孔亚曾是塞尔柱帝国的首都,也是当时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后来又是拜占廷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军事重镇,是土耳其传统的宗教文化中心。 之前在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见到的地母神像就出土于孔亚以南45公里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住居地之一的恰塔尔赫于克Çatalhöyük,公元前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 城市的南边是清爽挺拔的雪山。1077年,鲁姆塞尔柱王朝把首都从伊兹尼克迁移至此,随后在阿拉丁·凯伊·库巴德一世时代这座城市得到显著发展,来自东方的艺术家、建筑家与伊斯兰的科学家纷纷汇聚于此。如今城市中保留下来的神学院、清真寺等遗迹几乎均出自那个时代。 梅乌拉那博物馆Mevlana Müzesi为伊斯兰教苏菲派Sufi神秘主义诗人、哲学家梅乌拉那·杰拉勒丁·鲁米Mevlana Jalaluddin Rumi的陵墓,鲁米是苦行僧旋转舞修行方式的创始人,追随者尊称为梅乌拉那,阿拉伯语是"我们的导师"的意思。<br> 鲁米创立的苏菲教团弘扬宽容、宽恕和教化,不仅得到伊斯兰教徒特别是托钵僧修道会成员的崇拜,同时也受到许多非穆斯林人士、包括基督教徒的敬仰。在这庞大的清真寺建筑群中,高高低低盖碗般的屋顶上,突出一个绿色的高耸尖塔,气势非凡,尖塔的下面就是梅乌拉那父子的陵寝。 梅乌拉那博物馆馆址曾经是塞尔柱皇宫的玫瑰花园,由苏丹阿拉丁·凯伊·库巴德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梅乌拉那的父亲苏尔坦努-乌勒玛·巴哈丁·维利德Sultanü'l-Ulema Bahaaeddin Veled。苏尔坦努-乌勒玛于1231年去世后,被埋葬在现在陵墓中的一座墓穴里。这也是玫瑰花园作为陵墓所在地的开始。 博物馆内部分为僧侣陵墓、资料室、清真寺等区域,除了细致入微的精美装饰品,还收藏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古兰经手抄本和散文诗集,据说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古兰经也在这里。 在绿色圆顶的正下方是梅乌拉那和他的儿子苏丹维利德的陵寝。高贵者苏雷曼为梅乌拉那父子修建这座石棺后,原有的木制棺椁被移走,放置在梅乌拉那父亲的坟墓上。 进入博物馆的庭院,首先要穿过"德尔维散·卡皮西"僧院的大门。在庭院的北侧和西侧都有托钵僧的僧房。 前庭西面和北面共有17间小室,每一间都带有一个小型圆顶和烟囱。它们是1584年,苏丹穆拉特三世为奉养托钵僧而修建的。现在成为博物馆的展室。 此处塞尔柱皇宫遗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代:有纵刻深邃沟纹的圆塔及尖型屋顶的建筑,属于塞尔柱时代;而奥斯曼时代的建筑特征,是在盖碗式的圆顶上,有类似铅笔般纤细的尖塔。 走进宽敞的庭院,大理石围边的草坪线条简洁明快。在庭院的北侧和西侧都有托僧的僧房,还有一座小型清真寺,梅乌拉那家族成员的陵墓主体也坐落于此。 庭院中有一座带顶的洁身喷泉şadırvan,是苏丹雅弗兹·瑟里姆Sultan Yavuz Selim在1512年建造的。传说这座喷泉可以洗去晦气,带来健康与吉祥。 而现在虔诚的穆斯林则进入旁边专门的洁身小屋中洗手洗脚。 旁边的"瑟布-伊·阿汝斯"Şeb-i Arus(意为婚礼夜)池与喷泉并称为塞尔瑟比Selsebil。 在东面和南面的平台上共有55座坟墓,东面墓群10座是梅乌拉那的父亲及其他家族成员的坟茔。穆斯林的坟墓一般都有前后两个石碑,如果前头的石碑上有一顶帽子,下面埋的是男人,如果上面是一朵花,下面埋的就是女人。 南面10座坟茔属于胡萨梅丁·瑟勒比Hüsameddin Çelebi、瑟拉哈 丁·泽尔库比Selahaddin Zerkubi和舍伊哈·克里姆丁Sheyh Kerimüddin等人,他们都是梅乌拉那教会中的高级神职人员。 通过一座银制大门可以进入陵墓主厅,墓堂的入口处,奥斯曼风格的银门上镌刻着这样的话:"不完整的走进去,完美的走出来"。进入前需脱鞋或套上鞋套。 进入原清真寺正殿的女人们则不仅要包住头发,还要把肩膀等裸露部分遮起来。 门的上部装饰仍然是内凹式尖拱、平面圆拱加矩形门拱的组合,与上午在苏丹哈尼古驿站看到的大门毫无二致,典型的塞尔柱式建筑风格。 进入主厅,立刻感受到一种神圣、肃穆的气氛。 外部绿色的高耸尖塔内是有着如此繁复、精致图案的穹顶。 陵墓大厅停放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棺,梅乌拉那墓是一座双拱大理石棺,1565年由高贵者苏雷曼Süleyman the Magnificant所捐赠,上面覆盖的金线刺绣织物,是一件1274年为梅乌拉那所制的塞尔柱式艺术珍品,并摆放着象征其宗教地位的头巾。 而整个博物馆墓地共埋葬着65位梅乌拉那家族成员和梅弗勒维教会中的重要人物。 这个小盒子弥足珍贵,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胡须,一千多年过去了,据说胡须依然散发出玫瑰的香气。膜拜者的参拜须绕行盒子七次,并亲吻这个玻璃罩子,每绕一圈,就在外围玻璃上拍打一次。 毗邻的小清真寺用于展示古老的图示古兰经和非常有价值的祈祷地毯。这是梅乌拉那1278年的著名作品《梅斯内维》Mesnevi。其著名的语录是:"你应当成为与你的外在、或是你的内在一样的人"......"到我这里来吧,无论你是怎样的人。你是无神论者,是异教徒、是拜火教徒,都没有关系。" 世上最小的古兰经、梅乌拉那的帽子和可折叠的经书阅读台在这里一一呈现,而那时的经书直至今日尚且色彩明艳。 位于博物馆西南角的迈特巴赫Matbah是原建筑中的厨房。它是由苏丹穆拉特二世Murat II于1548年修建的。在殿堂被改建为博物馆前,这里还一直在供应食品。<br> 1990年馆方进行的改建,用蜡像人物展示修行者的修行与生活场景。这几位正襟危坐的托钵僧侣中,展示着当年的烹饪活动和餐桌礼仪。 这里还尝试用人体模特来展示厨房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对新手的训练,包括对于圣歌的练习等。 旋转舞Sema,是伊斯兰教支派-梅乌拉那派宗教仪式,舞者全部为男性,穿着白长袍,戴着啡色高帽子,右手手心朝天,左手掌心向地,头向右侧,以左脚为圆心,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般不停旋转。他们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便利用自己的旋转达到与神的沟通及接触。 梅乌拉那博物馆是孔亚最重要的古迹,也是孔亚的观光重心。博物馆周边有大面积的花园,绿草成荫,环境优美,没见到高层楼房。 城市的制高点仍然是清真寺宣礼塔。 坐落在梅乌拉那博物馆旁边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它有着奥斯曼帝国清真寺传统规整的外形,寺顶有蓝色圆顶和高耸尖塔,墙身有现代艺术感的拱门和支柱,不得不说十分抢眼。 塞利米耶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塞利姆二世下令建于1558年,当时他还是王子。清真寺完成于在他登基之后的1570年。塞利姆二世登基后,沉迷酒色,有"酒鬼塞利姆"的雅号。 剩下的时间,我们徜徉在孔亚的历史街巷,目之所及便是伫立在街头巷尾的旋转舞者。整个舞蹈过程、包括音乐都很肃穆,中间伴奏者会吟诵《古兰经》,时而急促铿锵时而长吟低唱,更增加了一种神秘感,不由得令你肃然起敬。 通过舞蹈,鲁米发现一种存在于人神之间的联系。他创作的旋转修行之法,通过歌谣和旋转舞寻找与阿拉之间的神秘结合,以"爱"为最高教义,宣扬容忍、谅解;通过修行,能从日常生活的痛苦、焦虑中解脱出来。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土耳其托钵僧旋转舞蹈仪式列入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名录"中;2007年,该组织宣布当年为"鲁米年",以纪念其诞辰800周年。鲁米长眠的孔亚梅乌拉那博物馆作为苏菲派穆斯林的圣地,也成为世界各地文学爱好者和旅游者的热望之所。 带着对旋转舞步的迷醉,我们继续驱车西行。 随着离开安纳托利亚高原,我们逐渐远离那片苍凉而又隽永的土地。放眼望去已是葱葱郁郁,虽然在残雪的衬托下,春天尚待时日。 <p class="ql-block">终于,车窗边现出白云和碧空,一片开阔的绿地后赫然是一座机场,小帕导游向大家宣布,我们的下一站,地中海畔浪漫之都安塔利亚到了!</p> <p class="ql-block">明天开始的<a href="https://www.meipian.cn/3meuhzh5"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 style="font-size: 18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土耳其奇幻之旅5,漫步地中海风情都市安塔利亚</a>,又是怎样一番奇幻的场景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