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朝鲜战场上有十位“金刚”军长,是他们率领志愿军官兵以血肉之躯换回了这场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梁兴初:看见嘉奖写的“第38军万岁”时,激动得流下眼泪</p><p class="ql-block"> 梁兴初(1921.8.23~1985.10.5),江西吉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 </p><p class="ql-block">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发布了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同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此时,梁兴初任38军军长。然而,第38军却在首战反击战役中出师不利。在11月13日的志愿军党委扩大会上,受到彭德怀骂责,梁兴初忍不住顶嘴。彭德怀拍桌:“不要骂?你梁兴初没有打好,老子就是骂你!你延误战机,按律当斩!骂你算客气的,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有的!”此话一出,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噤若寒蝉。梁兴初低着头,不再吭声了。</p><p class="ql-block"> 在紧接着进行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立了大功。他们既圆满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交给的从左翼突破、打开战役缺口的任务,又大胆穿插,坚决堵住敌人的退路,保证了整个西线作战的胜利。彭总脱囗而出“我们的战士太好了!太好了!”邓华说:“这次西线大量歼敌,38军可是起了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激动不己,大声宣布“我们要通令嘉奖他们!”并立即坐下来亲笔写嘉奖令,当参谋正准备拿去发电时,彭总又把电报要回来,稍加思索,挥笔在后面加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当梁兴初看见嘉奖令上面的“第38军万岁”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p><p class="ql-block"> 梁兴初(1912.8.23~1985.10.5),江西吉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翼翔:指挥20军官兵“关门打狗”,击败美军“王牌师”</p><p class="ql-block"> 张翼翔(1913.6~1990.4.519),湖南浏阳人。1955年被予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11日,20军在辑安渡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张翼翔任第2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陆战1师是以强悍、敢战而闻名于世,朝鲜战场上,陆战1师是麦克阿瑟手中的王牌。然而,这支“王牌”的运气并不好,它碰上了张翼翔统领的志愿军。</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27日凌晨,美军陆1师第7团迅速攻占并控制了柳潭里。此此,志愿军9兵团的各部兵力也已抵达长津湖地区。第9兵团20军、27军各部队约10万人悄然进入作战区域,美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志愿军战士的行动踪迹。</p><p class="ql-block"> 11月27日黄昏,在嘹亮的冲锋号中,黄翼翔指挥的20军官兵从雪地里一跤而起,向毫无防备的陆战第1师发起了勇猛的冲击。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伤亡异常惨重。经过两天的激战,当晚,在一阵密集炮火轰击之后,张翼翔指挥20军第59师和27军79帅的部队,冒着冬夜刺骨的寒风,同时向柳潭里美军发起3总攻。擅长穿插的59师,迂回到柳潭里以南,切断柳潭里美军南逃的退路。同时,以攻坚见长的79师则同时展开3个团从北向南攻击柳潭里。这样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12月1日上午,美军陆战5团的3营和1营开始按预定计划撤退,由此拉开了美军失败之后大逃亡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在长津湖之战中,张翼翔的20军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英勇奋战,尽管没能全歼敌军,但击溃了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同时,全军伤亡7000余人,冻伤11000余人,付出了巨大牺牲。长津湖之战后,9兵团部队足足休整了5个月。在五次战役中,20军以极快的速度攻过了昭阳江,然后猛插五马峙,一举包围了韩3师和韩9师,成为志愿军各军中进攻最快的部队。20军继续发起猛攻,韩军两个川中完全溃散,战前23000余人的部队只剩下了2000余人。五次战役后,20军随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p><p class="ql-block"> 张翼翔(1914.6~1990.4.5),湖南浏阳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铁道兵司令员、党委书记,第七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主任,,第二炮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彭德清:率领27军给美军以沉重打击,受到彭德怀嘉奖</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彭德淸率领27军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五次战役。1956年10月30日,80和81师主71和军属炮兵,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向新兴里之称猛烈攻击,战士们蜂涌冲进美军的坦克防御圈内,与美国兵血肉相搏,并于次日拂晓,将敌压缩至狭小地区,敌第31困长麦克劳恩上校见伤亡惨重,待援无望,便在40余架飞机掩护下,以10余辆坦克为先导,沿公路向南突围。80师和81师在伤亡惨重,有些团队在只剩几十个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冒着敌机轰炸奋勇投入追击,沿途围追堵截,又将该敌截歼大半,团长麦克劳恩上校被击毙。塞满了美国兵的一辆汽车在越过的长津湖时,湖面坍塌。接任团长指挥的弗恩中校等一部分美国兵被淹死。剩下的不到几百人,刚跑到后浦里、泗水里地区,又撞在81师的设伏网上,全部就歼。至此,美步兵第7师1个加强团的兵力,全部被27军部队歼灭,浮虏该团官兵300余人。这是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歼灭的唯一一个美国陆军团级单位的建制部队。彭德怀闻讯大喜并驰电:“嘉奖第9兵团,嘉奖第27军。”彭德清率领27军进行的这场战斗,给有160余年建军历史的美海军陆战第1师以沉重打击,陆战第1师伤亡11000人,为前所未有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彭德清(1910~1999.6.10),福建同安县人。一生军功卓著。他所领导的第1师3旅7团所向披靡,被誉为“一代劲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交通部副部长、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原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9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p> <p class="ql-block"> 秦基伟:杀红眼发誓“抬着棺材上”上甘岭</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指上甘岭攻势)!”半个小时后,美第8集团军第7师向上甘岭597.9和537.7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炸弹500枚。我军表面工事几乎全部被毁。当时,秦基伟被炮声惊醒。连忙披衣进入作战室,了解到敌人的进攻重点在上甘岭。秦基伟避敌人攻势火头,要求两个高地上的连队再顽坚持,把敌人的锐气挫掉后,再反击。直到傍晚,秦建伟才答应135团的请求,向两个高地派增援部队。</p><p class="ql-block"> 上甘战役进入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秦基伟发誓要“抬着棺材上上甘岭!”“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发誓,不管处境多么尴尬和困难,也要把“这场残酷的、保全面子的攻击”打下去!坑道里挤满了战斗员、伤员和烈士的遗体,硝烟、血醒混合在一起,粮没了、水没了、药也没了……</p><p class="ql-block"> 11月初,秦基伟已命令数千官兵秘密通过敌人封锁区进入坑道,做好了大反击的准备。11月5日,志愿军12军副军长李德生率31师和34师7个连支援上甘岭战役,归15军军长秦基伟指挥。11月16日,美联社悲哀地宣布:“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上甘岭)是打败了。”但克拉克不甘失败,又组织无数次的反扑,都以失败而告终。我军在大反击阶段共杀伤敌人2900余人。11月25日,“联合国军”已无力再发动进攻,其“金化攻势”被我军彻底粉碎。11月26日,15军司令部发布上甘岭战役战绩公报:“在43天的战斗中,我打退敌排以上进攻九900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以11529中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击毁敌坦克40辆,大口径炮61门,使敌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反战情绪沸腾了。杜鲁门总统本想利用上甘岭战役捞取政治资本,却事与愿违,上甘岭敲响了他政治生涯的表钟。上甘岭成了“联合国军”的“伤心岭”。消息传到北京,全国人民沸了。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庆祝上甘岭前线我军的伟大胜利》的社论,把庆祝上甘岭胜利的活动推响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1914.11.26~1997.2.3),湖北红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11至13届中央委员,第12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13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常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吴信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称他为“可怕的人”</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1日,吴信泉率39军与美军打响了第一枪。军长吴信泉系爱吃辡椒的天生不信邪的湖南硬汉。下午,中美“王牌军”终于在云山交锋。5点30分,志愿军提前发起总攻。吴信泉以“围点打援”战术,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先乱了阵脚。有个美军俘虏兵战后这样说:“当我听到远方的枪炮声和军号声,我以为我还在梦乡,敌军仿佛腾云驾雾,从天而降…”</p><p class="ql-block"> 激战至当夜11时,志愿军己攻克云山外围的全部高地。指战员们这才惊异地发现对手不是李承晚军,而是黄头发、大鼻子、蓝眼睛的美国鬼子!</p><p class="ql-block"> 吴信泉闻迅后不禁仰天大笑:“本想捞块肥肉,不料却啃上了硬骨夫!怪不得火力这么强,原来是美军的王牌军!”彭德怀听罢军部上报志司的军情后,从嘴里迸出一句硬邦邦的话:“坚决消灭美王牌军!”吴信泉马上对全军下达命令:“发扬志愿军近战、夜止戈、‘刺刀见红’的特长,首先从气势上压倒美国佬!”他还叮嘱各师师长:“多动脑筋,先打乱敌军,然后各个歼灭!”随着阵阵冲锋号声,志愿军从四面八方涌入云山城,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p><p class="ql-block"> 从11月2日午后到黄昏,美军对志愿军发起十多起冲锋,只换得在阵地前丢下3上百具美军尸体。11月3号夜,第39军向美军发起猛攻…在两天三夜的血战中,志愿军第39军重创美第1骑兵师,毙、伤、俘敌军共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落飞机1架,缴获飞机4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面对捷报频传,吴信泉一啪桌子:“哼,美国佬这下知道了吧?近战、夜战、拼刺刀,只是咱‘土八路’的传家宝!”</p><p class="ql-block"> 吴信泉一战惊天下。彭德怀由衷地感叹道:“美军骑1师从未吃过败仗,如今败在我们39军的手下了!”毛泽东则以他特有的幽默评价道:“实践证明,美军不可怕,纸老虎毕竟是纸老虎嘛!”“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傲慢自负,也不得不称吴信泉为“可怕的人”。1953年率军回国。</p><p class="ql-block"> 吴信泉(1912.3.26~1992.4.2),湖南平江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1957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60至1982年任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是第4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12届中纪委委员。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 温玉成:首战告捷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名震朝鲜岛</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时任40军军长的温玉成率辖第118师119师、120师,从安东出来,首批跨过鸭绿江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的王牌部队,称为“旋风纵队”,战功显赫。按彭德怀司令员的部署,志愿军入朝后,首先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宁远一带建立起防御线,以遏止“联合国军”的攻势,稳住阵脚后,再伺机转入反攻。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联合国军”,仍然趾高气扬,长驱直入。就在温玉成的40军先头部队到达德川、宁远后,美军也几乎同时到达。</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要求:第40军是先头部队,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掉敌人的嚣张器焰,掩护志愿军主力的集结与展开。如果情况有变,你们就要独立自主,果断处置,运用阻击、袭击、伏击等各种手段,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此时,“联合国军”伪6师主力已经占领温井。温井是个公路交叉点,距北镇仅17公里。其间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川谷地,东侧是起伏的山峦,居高临下,便于发挥火力;西面是20多米宽的九龙江,江的西面又是大山。东西两山之间,公路和江流两侧是已收割完的稻田。温玉成知道这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地带,决定就在这儿打敌人一个伏击,并立即进行了部署。</p><p class="ql-block"> 10月25日的这一战,我军共歼灭敌军1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中队,毙伤俘485人(含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当夜,第118师与第120师一起,乘胜攻占了温井。第40军的胜利,在战略上,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战役上,为志愿军主力夺得了先机;在战术上,振奋了民心士气。并享有诸多第一: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出现了第一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山;产生了第一位“反坦克英雄”秦永发;击毁了敌军第一辆坦克;活捉了第一批敌军俘虏……彭德怀对此高度评价:“40军首战,打响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一枪。”消息传到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当即表态,10月25日应当成为志愿军出国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此后,温玉成率40军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直至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回国,成为为数不多的全程参战的军长。三年中,40军毙伤俘敌43300余名,震朝鲜半岛。他荣膺“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的称誉。</p><p class="ql-block"> 温玉成(1915~1989.10.29),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戌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7次、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9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9年10月2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4岁。</p> <p class="ql-block"> 吴瑞林:第一个发现美韩对志愿军发动细菌战</p><p class="ql-block"> 吴瑞林是首批入朝的四位军长之一,奔赴前线。他率领42军,在东部战场,首战黄草岭,阻击**首都师和美陆战1师前进,策应西线我38军、39军、40军对敌的围歼战,整整阻敌13天,歼敌3000余人,保证了西线对敌的围歼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全军未出动之前,他预料很难赶到阻击之地,故将军厂卫300余人的骑兵大队,提前入朝,直扑古老里,神速地冲进敌群,杀得敌人不知何来,又神速地撤退出来。如此一来,韩美军不知所措,停止了北进的速度。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他受到彭老总的嘉奖。在三次战役中,他奉命为左路军总指挥,指挥42军、66军及人民军3个军团的部队,向三八线攻击前进,巧夺天险道城(山见),攻占加平、春川,直到洪川、木贡城。在朝鲜南部,他痛歼**军5师、8师及美2师一部,并生俘韩美重要军事头目。当他胜利完成五大战役任之后,奉铁原防御作战,是他率部第一个发现美韩对我志发动了细菌战,掀起了反细菌战的高潮,彭老总赞扬吴瑞林战斗作风好,事事细心。当时,周恩来总理也对吴瑞林同志予高度赞扬。在朝鲜,他两次荣获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 吴瑞林(1915~1995.4.21原名吴尚德,四川巴中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任海南军区司令员。1957年秋,入高等军事学院基系深造,两年后任南海舰队司令员,后兼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65年8月6日,指挥海上作战,击沉入侵的台湾国民党“章江”号军舰。“文革”中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动勋荣耀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傅祟碧:受重伤醒来,看到彭德怀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p><p class="ql-block"> 1951年春,中国志愿军发动了第5次战役,消灭美韩军队4万多人,但很快美国就通过空军切断了中国军队的补给线,几十万大军陷入困境,加上朝鲜人民军临阵退缩,不战而逃,使得弹尽粮绝的中国志愿军陷入美国的反包围中,伤亡惨重,志愿军虽然艰难撤到了三八线,但美国几十万军队也追杀而来,企图一举摧毁志愿军主力,重新夺取***。危急形势下,彭德怀决定发动铁山战役,在铁山与美军进行一场决战,阻止其前进步伐。而这一重任就落到了唯一弹药充足的63军身上。</p><p class="ql-block"> 年仅35岁的军长傅崇碧临危授命,率63军在铁山设伏,与美军进行了惨烈的大战,战役过程空前悲壮,因为一旦失败,志愿军就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朝鲜战争的历史也将改写。傅崇碧兵行险招,以攻为首,命令部队主动出击,将美军前后切断,发挥“野战、近战、肉搏战”的优势,与敌人奋力拼杀,经过四昼夜苦战,美军终于力不能支,全线撤退。而63军也损失惨重,军长傅崇碧也身受重伤昏迷。</p><p class="ql-block"> 战斗结束后,经过四天的手术术,傅崇碧终于苏醒过来,在医院里,他看到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一语既出,在场的人无不泪如雨下。彭德怀坚定地告诉他:“给你兵,我给你补两万……,一个星期后,两万新兵补充入63军,足见此战伤亡之惨重。美军情况也差不多,两万多美军战死铁山,本以因收复汉城而得到支持的美国远东总司令李奇微上将因铁山战败受到抨击。</p><p class="ql-block"> 傅崇碧(1916~2003.1.17),四川巴中市通江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历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3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4、5、6届全国人民代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8、12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1月17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7岁。</p> <p class="ql-block"> 韦杰、张祖谅:韦杰被撤职的第一人。张祖谅复任打了翻身仗</p><p class="ql-block"> 60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1951年3月,60军作为第二批部队入朝参战。当时的军长张祖海因任川西军区司令员,由韦杰继任军长。</p><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60军归志愿军3兵团指挥,参加了第5次战役。在战役的第一阶段,60军突破土耳其旅的阻击,插入釜谷里,渡过汉滩川,占领永平、东豆川里地区,割裂了美第25师、土耳其旅、法军各一部,又连续与美军发生激战,一直进攻至北汉江以南地区。不久,美军发起反击,打起了机械化穿插,一举割裂了中国军队的战线。60军左右两翼都已暴露。恰此时3兵团电台车被炸,军部与兵团部失去了联系。韦杰命60军180师在北汉江以南组织防御,以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然而因美军进军速度太快,志愿军的通讯联络系统又严重滞后,180师很快陷入了被敌四面包围的险境。韦杰急命60军其他两个师进行解围,但都被美军击退。而180师的领导却临阵犹豫,突围决心不坚决,反而下了分散突围的命令,终于使局面不可收拾。最后,180师师部领导机构突围出来,但全师1万余损失了7000人,其中5000余人被俘,成为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最大败仗。战后,60军撤回后方进行整训,军长韦杰被撤职。</p><p class="ql-block"> 1952年秋季,60军配属第20兵团,接替第68军担负东起文登里、西至北汉江一线的防务。此时张祖谅已入朝复任60军军长。在2年多的作战中,60军共毙伤俘敌54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80余门,各种枪支6200余支。其歼敌数量在志愿军各军中仅次于38军居第二位。60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成绩是相当不俗的,在阵地战阶段,取得了各军中独一无二的战绩。但长时间内却被180师的五次战役失利掩盖了,因而甚少为世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韦杰(1914.3.29~1987.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壮族。参加过百色起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是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10次全国代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p><p class="ql-block"> 张祖谅(1911~1961.5.23),又名张新吾,河南商城县人。参加过长征。朝战中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9年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南京军区参谋长。1961年5月1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50岁,同年安葬在雨花台革命军人公墓。</p> <p class="ql-block"> 曾泽生: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朝战防御战立下奇功</p><p class="ql-block"> 曾泽生(1902~1973)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50军前身是原国民党军第60军,为滇军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于长春起义。1949年全军整编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50军,军长为原60军军长曾泽生。1950年10月25日,5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参战。</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次战役中,50军与英27旅交手,攻进至铁山地区。因英军退得快,50军斩获并不多。在第二次战役中,50军于西线进攻英27旅和美24师一部,兜着敌军屁股追击,协助兄弟部队解放了北朝全境。一、二次战役50军的战略地位并不重要,因此少有亮点。</p><p class="ql-block"> 在第三次战役中,50军较晚突破临津江防线,从正面向汉城推进。但50军捞到了大油水,时来运转。在高阳以北的碧蹄里地区,50军击破了美25师一个营的阻击,又在仙游里地区击退了英29旅主力和其皇家来复枪团第一营。曾泽生命令149师攻歼,阻挡英军主力救援。到天亮,皇家重坦克中队被全歼。50军共毙伤俘敌300余人,缴获击毁坦克31辆、装甲车1辆、牵引汽车24辆。对于一支急于立功的起义部队来说,这一战绩是以自豪的。1951年1月4日,50军一部同39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攻入了汉城,其前锋一直冲到三七线附近的水源地区。</p><p class="ql-block"> 在第四次战役中,为打破“联合国军”的北进攻势,志愿军采取了“西顶东攻”的战略,在西线以38军和50军背水列阵,顽强顶住美军主力的攻击;东线志愿军集中4个军兵力进行横城反击作战,以图击破敌人的北进。50军位于战线的最西部,在汉城以南地区,背临汉江,迎头挡住美3师、美25师、英29旅和土耳其1旅的道路。在50多天的汉江两岸防作战中,50军统计毙伤俘敌1.1万余人,击毁坦克装甲车70余辆,击落击伤敌机15架,缴获各种枪支1800余支、汽车17辆、火炮34门。若干年后,有人问起曾泽生对自己打过的哪一仗印象最深刻,他回答:“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作为一名起义将领,在一生中打过这样的仗,曾泽生可以骄傲了。1955年4月,50军从朝鲜撤军回国。</p><p class="ql-block"> 曾泽生(1902.10~2973.2.22),云南永善县大兴镇人。曾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曾任滇军第98师军士队队长。原国民革命军第60军军长,1948年10月17日率60军战场起义,起义部队编为解放军第50军,任军长。两次率军入朝作战。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5年4月率军回国驻防丹东。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民政协一届委员。1973年2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p> <p class="ql-block"> 本篇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和抗美援朝战争而作。对原作者史实提供深表感謝和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