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夫走蜀道》•留埧篇•之二 ~矜持的老街~2016.06.07[转载]

熊啊雄

<h3><font color="#010101"><br> 我不明白,老街的一份矜持,何以让我如此感动。<br> 今晚下榻的留坝宾馆位于留坝县城老街后面,紧贴山峦,飞檐翘角的造型与青山、南天白云组成一幅别致而色彩艳丽的图画。更主要的,在这样赤日炎炎的盛夏,这里非常凉爽。<br>  出大门便是老街,窄窄的矮矮的,古朴,宁静,浓郁的秦巴风情扑面而来。<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街经过精心的修饰,但不做作,显得很自然,就像一位气质美女,虽精心打扮却看不出她俗气的脂粉。那些挂在墙上的斗篷、蓑衣,吊在墙角的鼎锅,堆在墙角的青瓦,随意安放的石磨石碾就是老乡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没有此起彼伏吆喝,没有扑向顾客的推销,没有煞有介事的传统工艺表演。一切都在自然、安静的原则下进行。三三两两的游人看起来就像是路过或者回家的本地人一样,这状态让人非常放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份难得的矜持内敛,让这条老街超凡脱俗。<br> 两位少女在秋千上窃窃私语,我对他们举起了相机,当发现我在拍他们时,羞涩地捂住了自己的脸。少女本能的矜持让我获得无限美感。<br>  前几天“六一”儿童节应邀去一所山区小学为获奖学生颁奖,颁奖与孩子们的庆祝活动交叉进行。表演节目的小女生,那台风那姿势,个个具有明星范,大方的让人瞠目结舌,惊叹之余,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br> 现在我明白了,少了点小孩本能的青涩与矜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留坝书房”一个小小的牌子挂在墙角,几乎让人不能发现。走过时才发现这是一间大大的书屋,长长的有好几间屋子。我突然明白,这就是老街矜持内敛的根源所在。<br> 方部长说,我们脚下的青石板就是连云古道。<br>  我惊得差点匍匐下去亲吻——我日思夜梦的古道啊,原来你就在我的脚下。<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街形成于嘉庆年间,按时间计算在连云栈道为官道之后,街道应运而生。<br>  直到解放前,老街极尽繁华。作坊林立、店铺栉比,还建有火神庙、魁星楼、马匹交易市场、水果蔬菜市场等等。可以想见,南来北往的官员才子、商贾行人,或于酒坊品秦蜀山珍、猜拳行令,或从街头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我突然觉得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在写这条老街,上阙是当年的繁华,下阙是现代景象,穿街而过的行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而对于我们蜀道寻访小分队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r>  上一次路过留坝县城,还在县城小转一圈,却没有发现县城深处还藏着这一尤物。<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在回味老街妙处,“娘家菜”餐馆里出来一位略显矜持的美女将我们迎进去,原来这是留坝外宣部的干部。<br>  秦风蜀韵,是我们熟悉的味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饭桌上,老党员柱举大哥发现了方部长胸前的党徽,觉得别致,讨要一枚,团长也趁机向外宣部主任陈靖讨要一枚,撇在自己胸前,并一直佩戴着。<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陈靖已经接到调令,明天奔赴新的岗位,他有一千个理由可以不来作陪,但是他却来了。这是党徽带给我们的感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红灯笼将老街笼罩在雾里看花的意境之中,安静的老街有点让人迷醉。 <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书吧里一丝轻音乐和着一杯咖啡,三五人在秉烛夜读。书吧很宽敞,且有两层,书吧的后面还有一个园林似的小院子。 <br>  书吧的布置颇具设计感,用墙面和隔断的装饰来区分出成人区、少儿区;男生区、女生区,每一个细节都显出匠心独运。<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板是浙江人,从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来到这秦岭腹地的深山老林,经营一份寂寞而高雅的文化事业,传播文明,实属难得。<br>  方部长在这里为我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赠书仪式,我却觉得好隆重,自己的书能躺在这里,不管有无人阅读,都是一种荣幸。<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临别时得老板相送一本限量版《张良庙楹联》,如获至宝。<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留坝是一个仅有四万多人口的小县,古代却有五条栈道在境内交汇,当年张良选择在此隐居已经说明一切。虽处秦岭腹地绵延山峦之中,却一点也不显荒蛮,处处彰显出一种文化的先进性。<br>  “留坝,留吧!”“留坝的夜不是黑,而是蓝得深沉”。<br> 你听,我身边的这些年轻干部,他们随口一句,都是诗的语言!<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回到宾馆,看到大厅墙壁上一首《浪淘沙.紫柏山怀古》:“大雾锁青山,茫茫云烟,七十二洞藏幽景,八十二坦显奇观,如梦如幻。秦汉越千年,悲喜张韩,未央宫中烹猎狗,紫柏山上闻管弦,英雄神仙。”短短几十字就概括了留坝紫柏山的奇秀、险峻以及历史人文,整首词所营造的迷幻意境与哲学意蕴相得益彰,让人称奇。<br>  这首词署名为无名氏,听说是2000年在紫柏山脚下修路的一个工棚内发现的,大概是一工人用烤火遗留的木炭写在墙壁上的。后来被人发现,抄写下来,现在作为留坝对外宣传的旅游名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元夫走蜀道》~留埧篇•之二<br> <br> [全文]<br><br> 我不明白,老街的一份矜持,何以让我如此感动。<br> 今晚下榻的留坝宾馆位于留坝县城老街后面,紧贴山峦,飞檐翘角的造型与青山、南天白云组成一幅别致而色彩艳丽的图画。更主要的,在这样赤日炎炎的盛夏,这里非常凉爽。<br> 出大门便是老街,窄窄的矮矮的,古朴,宁静,浓郁的秦巴风情扑面而来。<br> 老街经过精心的修饰,但不做作,显得很自然,就像一位气质美女,虽精心打扮却看不出她俗气的脂粉。那些挂在墙上的斗篷、蓑衣,吊在墙角的鼎锅,堆在墙角的青瓦,随意安放的石磨石碾就是老乡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br> 没有此起彼伏吆喝,没有扑向顾客的推销,没有煞有介事的传统工艺表演。一切都在自然、安静的原则下进行。三三两两的游人看起来就像是路过或者回家的本地人一样,这状态让人非常放松。<br> 一份难得的矜持内敛,让这条老街超凡脱俗。<br> 两位少女在秋千上窃窃私语,我对他们举起了相机,当发现我在拍他们时,羞涩地捂住了自己的脸。少女本能的矜持让我获得无限美感。<br> 前几天“六一”儿童节应邀去一所山区小学为获奖学生颁奖,颁奖与孩子们的庆祝活动交叉进行。表演节目的小女生,那台风那姿势,个个具有明星范,大方的让人瞠目结舌,惊叹之余,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br> 现在我明白了,少了点小孩本能的青涩与矜持。 <br> ‘’留坝书房”一个小小的牌子挂在墙角,几乎让人不能发现。走过时才发现这是一间大大的书屋,长长的有好几间屋子。我突然明白,这就是老街矜持内敛的根源所在。<br> 方部长说,我们脚下的青石板就是连云古道。<br> 我惊得差点匍匐下去亲吻——我日思夜梦的古道啊,原来你就在我的脚下。<br> 老街形成于嘉庆年间,按时间计算在连云栈道为官道之后,街道应运而生。<br> 直到解放前,老街极尽繁华。作坊林立、店铺栉比,还建有火神庙、魁星楼、马匹交易市场、水果蔬菜市场等等。可以想见,南来北往的官员才子、商贾行人,或于酒坊品秦蜀山珍、猜拳行令,或从街头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br> 老街形成于嘉庆年间,按时间计算在连云栈道为官道之后,街道应运而生。<br> 直到解放前,老街极尽繁华。作坊林立、店铺栉比,还建有火神庙、魁星楼、马匹交易市场、水果蔬菜市场等等。可以想见,南来北往的官员才子、商贾行人,或于酒坊品秦蜀山珍、猜拳行令,或从街头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br> 老街形成于嘉庆年间,按时间计算在连云栈道为官道之后,街道应运而生。<br> 直到解放前,老街极尽繁华。作坊林立、店铺栉比,还建有火神庙、魁星楼、马匹交易市场、水果蔬菜市场等等。可以想见,南来北往的官员才子、商贾行人,或于酒坊品秦蜀山珍、猜拳行令,或从街头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br>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我突然觉得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在写这条老街,上阙是当年的繁华,下阙是现代景象,穿街而过的行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而对于我们蜀道寻访小分队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r> 上一次路过留坝县城,还在县城小转一圈,却没有发现县城深处还藏着这一尤物。<br> 正在回味老街妙处,“娘家菜”餐馆里出来一位略显矜持的美女将我们迎进去,原来这是留坝外宣部的干部。<br> 秦风蜀韵,是我们熟悉的味道。<br> 饭桌上,老党员柱举大哥发现了方部长胸前的党徽,觉得别致,讨要一枚,团长也趁机向外宣部主任陈靖讨要一枚,撇在自己胸前,并一直佩戴着。<br> 陈靖已经接到调令,明天奔赴新的岗位,他有一千个理由可以不来作陪,但是他却来了。这是党徽带给我们的感动。<br> 红灯笼将老街笼罩在雾里看花的意境之中,安静的老街有点让人迷醉。 <br> 书吧里一丝轻音乐和着一杯咖啡,三五人在秉烛夜读。书吧很宽敞,且有两层,书吧的后面还有一个园林似的小院子。 <br> 书吧的布置颇具设计感,用墙面和隔断的装饰来区分出成人区、少儿区;男生区、女生区,每一个细节都显出匠心独运。<br> 老板是浙江人,从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来到这秦岭腹地的深山老林,经营一份寂寞而高雅的文化事业,传播文明,实属难得。<br> 方部长在这里为我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赠书仪式,我却觉得好隆重,自己的书能躺在这里,不管有无人阅读,都是一种荣幸。<br> 临别时得老板相送一本限量版《张良庙楹联》,如获至宝。<br> 留坝是一个仅有四万多人口的小县,古代却有五条栈道在境内交汇,当年张良选择在此隐居已经说明一切。虽处秦岭腹地绵延山峦之中,却一点也不显荒蛮,处处彰显出一种文化的先进性。<br> “留坝,留吧!”“留坝的夜不是黑,而是蓝得深沉”。<br> 你听,我身边的这些年轻干部,他们随口一句,都是诗的语言!<br> 回到宾馆,看到大厅墙壁上一首《浪淘沙.紫柏山怀古》:<br> “大雾锁青山,茫茫云烟,七十二洞藏幽景,八十二坦显奇观,如梦如幻。<br> 秦汉越千年,悲喜张韩,未央宫中烹猎狗,紫柏山上闻管弦,英雄神仙。”<br> 短短几十字就概括了留坝紫柏山的奇秀、险峻以及历史人文,整首词所营造的迷幻意境与哲学意蕴相得益彰,让人称奇。<br> 这首词署名为无名氏,听说是2000年在紫柏山脚下修路的一个工棚内发现的,大概是一工人用烤火遗留的木炭写在墙壁上的。后来被人发现,抄写下来,现在作为留坝对外宣传的旅游名片。<br> 我有点目瞪口呆了,如果说宣传部长是人中才子,外宣办主任是学生出生,知识分子,那么一个筑路民工,一介武夫都如此有才情,我还敢对留坝留下些许文字么?<br> …………。<br><br>  ——本转载全部文字节选自《元夫走蜀道》<br><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