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地点:安阳民俗博物馆<br>成员:四三中队时间:5月16日</h3> <h3> 周末,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好像也下累了,慢慢地停下了脚步,雨后的空气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凉爽而又舒适,同学们相继来到位于文峰中路的安阳市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h3> <h3> 民间艺术有刺绣、泥塑艺术、剪纸、皮影戏、雕刻、戏曲等。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棉、泥、陶瓷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h3> <h3> </h3> <h3> 那我们安阳的民俗博物馆又有哪些绝妙有趣的民间艺术在等待着我们的探访和发现呢?一起来看看吧。。。。</h3> <h3> 一进门,石板路两旁青青绿草从中有几座雕像。捏泥人、爆米花、放鞭炮、斗鸡,一幕幕场景充满童趣,栩栩如生。</h3> <h3> </h3> <h3> 同学们也忍不住加入了“斗鸡”的战斗中,玩得不亦乐乎!</h3> <h3> 走过了石板路,来到一座大殿,这座大殿是供奉城隍奶奶的庙宇,大殿两侧是泥塑展,有淮阳泥塑、浚县泥塑和凤翔泥塑,风格各异,精美绝伦!</h3> <h3> </h3> <h3> 泥土,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女娲用泥土创世的神话,使得中国人与泥土有着更为亲近的联系,泥塑作为远古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其实质上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的延续和拓展。</h3> <h3> </h3> <h3> 那些不起眼的泥土,被想象之手揉捏,捏成了生灵无数,历史图给的神奇保护层叫做风俗,再被众多的目光阅读,读成了艺术.........</h3> <h3> 刚出大殿,我们被断断续续的琴声所吸引,来到了东厢房的“宣和琴院”,院内古香古色,清雅脱俗。</h3> <h3>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古琴的知识,欣赏了古琴演奏,琴声悠悠,时而似流水潺潺,时而如高山坚挺,如鸟儿在天空一般自由,又如鱼儿在海里一般欢腾!</h3> <h3>古琴演奏《左手指月》</h3> <h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再水一方。”古琴演奏《诗经——蒹葭》</h3> <h3> 悠扬的曲调令人陶醉,余音绕梁,流连忘返。</h3> <h3> 紧临“宣和琴院”的是“喜满堂”,一进门,立马就感受到了喜庆的氛围,到处都是大红色、双喜字,每张照片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里详细展出了安阳地区近现代的婚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h3> <h3> 最早的花轿迎亲仅限于皇宫贵族,而民间娶妇嫁女“坐花轿”则适于宋代。轿是古代达官贵人的代步工具,建立科举制度后,为彰显对人才的重视,对考中的举人、进士都要以轿迎接。因为结婚是人生的大喜事,人们便把结婚叫作“小登科”,认为和考取功名一样光彩。困此,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要让新媳妇做上花轿“隆重”一下。</h3> <h3> 随后,我们来到《明清圣旨珍品展》展厅,这里的展品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服饰、饰品工艺精良,华丽非凡,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光彩照人!</h3> <h3> 我们在清朝历代皇帝简史旁驻足了很久。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全面考量这个王朝,不难发现,这个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曾经给中华民族作出过许多贡献,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地位。</h3> <h3> 这里还有有关朝珠的介绍,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h3> <h3> 一道道圣旨的展现,“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不自觉地在耳边萦绕,庄重又威严。</h3> <h3> 在城隍庙历史演变馆,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祭祀活动的礼仪和祭祀文化的发展演变 。以前的城隍庙是供人们供奉城隍神的地方,现今的城隍庙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俨然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新名片、新地标!</h3> <h3>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h3> <h3> 剪纸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h3> <h3> 木版年画(滑县木版年画),河南省滑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br>滑县木版年画源于明武宗年间,滑县木版年画有族谱、中堂、对联等百余种表现形式,多以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吉祥图案等传统内容为题材,它采用上等梨木板材雕版,印制工序细致繁复,画面构图均衡匀称,造型夸张简括,形象饱满敦实,线条刚劲有力,色彩明艳鲜亮,呈现出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普遍具有的粗犷豪放的品格。</h3> <h3> 探索了这么多的民俗文化,我们感受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h3> <h3> 民俗会随着时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有的甚至慢慢销声匿迹,但不变的是我们传承几千年的“礼”和“文化”,城隍庙——安阳民俗文化博物馆,这座宏伟壮观的古建筑,也以他特有的魅力迎候更多的游客和群众前来参观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