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p class="ql-block">五月的天骄阳似火,犹如我们的热切期盼!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工作,我校展开了“构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新模式”示范展示活动!我们有幸请来了进修教研室的领导莅临我校给予专业指导!语文学科活动中有两位老师进行了展示活动!</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高家店小学青方教师倪东妮执教的略读课《金色的鱼钩》,倪老师借助乐课平台下的教师机播放“红军长征”视频片段,把孩子们带到革命年代,打破时间隔膜,填补认知空白;接着迁移运用学法,开展了两个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凸显语文要素,与文本深入对话,感受老班长的崇高品质;最后通过交流分享,丰富情感体验,使老班长形象更加饱满,并通过拓读,把方法变成能力,进一步体会红军精神。整节课紧紧围绕两个语文要素教学,做到了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符合大阅读中略读课的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高家店小学青方教师郑柳池执教的精读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一课时,小池老师首先从题目入手,引出本课的中心人物——裁缝和顾客,学习多音字。接着,检查预习,反馈预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字和词语。教学紧扣学生的学习起点,步步推进。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前提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梳理课文的写作顺序。最后书写生字环节,小池老师利用优学派平台下的教师机呈现生字的书写过程,指导学生按照“看、说、写、评”的顺序进行生字的书写教学,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小池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使课堂精彩生动。</p> 课后研讨 <p class="ql-block">课后教导处梁主任主持研讨交流。</p> <p class="ql-block">对倪老师的这节《金色的鱼钩》专家给出建议:进修教研员宋坤指出1.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本节课的融合点是介绍背景,迁移情感。2.要关注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小池老师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专家给出建议:进修教研员沈德香针对写字指导指出:1.观察要细致有层次,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2.信息技术与观察的融合点在字的主笔上。</span></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进修教研室主任王蕴枫主任提出1.写字指导要区分年段;2.朗读要有层次;3.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关注后续;4.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依据学科特点,恰切使用。</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后老师们对语文课中识字课与略读课的教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有了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