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行之九:重庆武隆芙蓉洞

老李lyt

芙蓉洞,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芙蓉江右岸,属大型石灰岩洞穴,为世界自然遗产。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大约120多万年前),发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中,发现于1993年5月。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岩溶洞沉积物共有80几种,而芙蓉洞内钟乳石景观由70多种沉积岩组成,其壮丽程度令人惊叹,被誉为“世界奇观,一级洞穴景点”,“一座地下艺术宫殿和洞穴科学博物馆”。 芙蓉江,是乌江下游左岸的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绥阳县大娄山脉东麓枧坝乡,流域面积7360余平方公里,河长约230公里,天然落差约1100米,流经贵州省遵义地区东北部,重庆市彭水和武隆两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芙蓉洞就在武隆芙蓉江边的半山腰上。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全长2400米,洞体高大,宽高多在30至50米之间,其中辉煌大厅底面积在1.1万平方米以上。洞内的钟乳石有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两类,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现在按规划开发的有三大景区,游览线路全程1846米,主要景点约三十处,其中十多处在国内外均可堪称最佳景点。 溶洞的生成:地下的岩层中之所以会形成洞穴,就是因为水在岩石裂隙中流动时,对岩石进行了溶解和侵蚀,带走了部分物质,留下了空洞。当地壳上升或地下水位下降,原来为地下水或地下河通道的洞穴,就会抬升到地下河水位之上,此时,洞内就会生长形成各种钙华堆积,不断充填着洞穴。 钟乳石的形成: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被溶解的碳酸氢钙又随之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生成的“钟乳石”。 祥瑞迎宾,是对芙蓉洞第一个洞厅“气洞厅”美景的描述。神奇的白雾、形态各异的石柱、石笋,还有岩壁上层层叠叠的石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称奇。芙蓉洞在未开发之前被当地人称为气洞。因其每逢清空朗日或雨后天晴的早晨,一股暖湿的白雾会从狭小的洞口冒出,似炊烟,似白云,缠绕山腰,盘旋崖峰。以祥瑞命名洞厅,是希望芙蓉洞给人们带来祥和之气。 松柏会仙,是芙蓉洞的第二个洞厅。由于中间的巨型石笋犹如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青松翠柏,而远处红灯点缀的地方,似脚踩祥云前来神仙,故名为“松柏会仙”。 睡佛,一堆杂乱的石块之中,最大的一块横卧的岩石,仿佛一尊安然的睡佛,双手合十,神态安详,就像老僧入定,故名睡佛。 千年之吻,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这些上下对应生长的钟乳石看似快要连接到一起,但真要连接成一体,或许需要千年以上,因称之“千年之吻”。 石盾,外形如盾牌的洞穴沉积物称石盾,通常呈中空的似圆形板状,附着于洞顶或洞壁上,具有静压力的裂隙水在盾板夹层中流动,石盾便不断呈环形向外增生,形成环状增生纹理。当水流供给充分时,沿盾边可形成盾坠,大者称穴帐,有的状若圆顶蚊帐。穴盾可单个出现,也可多个连生。 石幔,又称石帘、石帷幕。状如帐幔的洞穴沉积物称为石幔,由其构成的景观称石幔景观。当渗出洞顶的水量较多,而在均匀倾斜的洞穴顶板和陡直的洞壁上有较大面积流动时,饱含碳酸钙的薄层水流则沉积形成褶状流石,形如布幔。 石柱,石笋和钟乳石相向生长,对接形成的柱状体,称之石柱,由石柱构成的景观成为洞穴石柱景观。洞穴中的石柱与地表的喀斯特石柱在成因上有所不同,前者是钙华堆积形成,后者是碳酸盐岩石遭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 边石,意即“裙边石旗”。石旗,状如锦旗的洞穴沉积物。当洞顶或洞壁上有岩石突出时,沿周壁流动的水一边顺着倾斜的岩石表面流动,一边析出碳酸钙,当沉积物足够宽时,就成为石旗。透明或半透明,若下渗水中含有杂质时,则形成不同颜色的条纹。 走在芙蓉洞中,石笋、石钟乳、石幔、石旗、石柱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恍如进入了一个梦幻神秘的世界。 从洞顶上滴下来的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不仅会生成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而且还可在洞中塑造出大型的锦绣河山景观,虽不是真实的山水,却也胜却山水,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 天生一个仙人洞,其内别有天地。 芙蓉洞洞壁上石幔形态各异,地上石笋错落有致,在灯光映衬下,恰似玉柱罗列,锦帐低垂,处处珠光宝色,犹如进入了海底龙宫一般。实际上,在亿万年以前,芙蓉洞所在的地方就是一片浅海,将芙蓉洞称之海底龙宫也不为过。 洞内有着无数奇形怪石,至于更像什么,完全可以天马行空,任凭想像。这一处是鬼头,还是怪脸? 仙翁? 芙蓉洞内石葡萄形成的“葡萄园”景观。石葡萄的成因:溶洞中下滴的水流和水花溅出的水珠,粘附在洞壁或钟乳石、石笋、石幔的表面,形成的葡萄状碳酸钙沉积物。 犬牙晶花,我去过几个地方的溶洞,但这种犬牙晶花却是第一次见到。晶莹剔透,如同犬牙交错,从洞顶垂下,聚集成片。这些晶花,也是由岩壁上渗漏出的水,一滴一滴,经十万、数十万年积累而生成。 定海神针,一根笔直生成的石笋,上下粗细几乎一样,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变迁,依然丝毫无损,被称之“定海神针”。定海神针,原是龙宫中的镇海之宝,后来成为孙悟空的“金箍棒”。 巨幕飞瀑,始成于16万年以前,迄今仍在继续生长,在国内同类溶洞生成物中属规模最大,完整性最强,观赏价值最高的,是芙蓉洞中的五绝之一。左侧石幕宛如一幅质地高贵的舞台丝绒巨幕,又如亭亭华盖,从洞顶一直垂落到地面。垂如帘,匀如丝,洁如玉,质如绒,流光溢彩。右边的石瀑从洞顶飞泻而下,酷似真正的瀑布。 石幕与石瀑始成于16万年以前,迄今仍在继续生长,在国内同类溶洞生成物中属规模最大,完整性最强,观赏价值最高的,是芙蓉洞中的五绝之一。石瀑宽15.76米,高21.04米,因重力作用已承受不住自身重量,其中有段已经脱落,有段已从中间断裂开来。 灯光照耀下的这组钟乳石,其中右边的如同一只金光闪闪的手,五指伸开,清晰可见,可名五指山,可称金手指,形象即可。 生命之源,是一根由错位滴水和飞溅水一齐沉积而生成的钟乳石,长120厘米,周长124厘米,位于相对高差达71.6米、由崩塌堆积物所形成的小“山”上,其不言而喻的形象,而被称之“生命之源”。 这根石笋,高大挺拔,形似一塔,被称之“雷锋塔”。雷峰塔,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 洞中有洞,洞幽石奇,移步异景,恍如仙境。 原始森林 大小雁塔,这两根石笋状似一大一小两座石塔,倒也极似微缩之后的西安大小雁塔。据推测,这两根石笋在大崩塌前就已经形成了,距今已有几十万年的高龄。 巴山夜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辉煌大厅,是芙蓉洞中最大的一个洞厅,大厅面积占整个芙蓉洞面积的1/3,有1.1万多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由于里面的各类景观璀璨夺目,辉煌壮丽,因而名之。 火箭待发,红色灯光点缀的石笋,就像一枚即将升空的火箭,故名之“火箭待发”。 奇幻世界 珊瑚瑶池,系由水池中色泽浅黄的方解石晶花和浮筏石笋构成,池水面积约30平方米,水深0.5~1.3米,生长在晶花浮筏上的两根翠玉般的石笋,犹如瑶池中的两位妙龄仙女,更是洞中之珍品,举世奇绝,而珊瑚池上部为琳琅满目的鹅管钟乳石,石幔、石花和卷曲石等各类沉积物所布满,显得无比豪华富贵。 玉门关,这个由人工开凿的狭小通道被称之玉门关,因其岩石洁白如玉而得名。走出玉门关,芙蓉洞之旅亦即将结束。 据介绍,在芙蓉洞中,只要是全世界洞穴里有的钟乳石沉积类型,它基本上都有,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幔、石瀑布、石旗、石带、石盾、石葡萄、珊瑚晶花等,多达70余种。数量之众多,形态之完美,质地分布之广泛,在国内目前的发现中,多属绝无仅有,而某些类型,更为国内罕见,世界稀有。一九九四年芙蓉洞被评为中国100多溶洞之第一,冠之 以“溶洞之王”的美名,被公认为地下最美的风景。与美国的“猛犸洞”,法国的“克拉姆斯洞”并称世界三大洞穴。 到了重庆武隆,除了天坑地缝,芙蓉洞也是必游之地,不可错过。 摄影与编辑:老李lyt<br> 拍摄于:2014年2月22日<br> 相机:SONY DSC-WX1<br> 感谢朋友们关注!欢迎转发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