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黄山归来仍看岳】</p><p> “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传说是中国驴友的鼻祖徐霞客说的。为了他这句话我从年轻时就下了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黄山,看看它是否名副其实,如人间仙境一般,也省得一座一座的再去爬五岳了。</p><p> 今年春天,我和黄山这个迟来的爱,终于晤面了。黄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奇山。它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我仔仔细细地欣赏着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她,把她怀中的奇松,怪石,云海尽收眼底。了结了夙愿,饱尝了美景。可惜因时间有限未能泡到你,黄山的温泉。不过,黄山四绝已赏其三,足矣。</p><p>[图片]</p><p> 至于你的秀,美,雄,奇恕我不再赘述了,因为无数文人墨客已把你描绘的无以复加了,特别是那个老辈子的徐驴友早已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我再以粗陋的文字喋喋不休岂不是自取其辱!但是要我“黄山归来不看岳”我是万难苟同。其实我也明白,因为霞客老徐对黄山喜爱之极,故而赞誉起来也就夸张之极了,岂能当真?</p><p>[图片]</p><p> 其实,在登黄山之前我已经陆续登过了泰山,嵩山和华山。五岳之外也曾流连过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张家界的天门山,天子山等许多名山,爬过的每座山对我这个登山爱好者来说都是一餐饕餮盛宴,它们各有千秋,滋味迥异。每登上一座山,那种自豪,满足,欣慰的登临意,无人会。却让我实实在在地领悟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那种山我合一的陶醉之情。</p><p> 五岳独尊的泰山以其巍峨陡峻,气势雄浑和幽深的历史,文化见长。我是一路攀爬,一路欣赏着美景和古代璀璨的文化迤逦而上的。在孔子登临处便会使人油然想起“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到了南天门,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然涌入胸中。</p><p> 西岳华山以其险而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难怪有人说“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我是七十多岁登的华山,勉勉强强爬到了北峰,留下了未能登顶的终身遗憾。</p><p>[图片]</p><p> 中岳嵩山,雄浑有之,奇秀有之。它留给人的是囊括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全方位的博奥精神,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佛,道,儒三教荟萃,是天,地,人竞相生辉。</p><p>特别是那个名扬四海的少林寺已然成了嵩山的名片。</p><p> </p><p>[图片]</p><p> 前年去了张家界的天门山,天子山。张家界的山特别之处有人用了三个字来概括:“幽,险,秀”。走进张家界就是走进了远古,走进了原始,走进了亿万年前。那儿的山,高耸入云,两壁陡峻;那儿的山,层层叠叠,拔地而起。一座有一座的形态,一座有一座的雄姿。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山险,林碧,水清,又令我相见恨晚。</p><p> 华夏大地,崇山峻岭如群星璀璨,尤其是那些上了排行榜的三山五岳,佛教,道教名山在我心中如数了又数的家珍一般,待我去登临。登山很累,但沿途的风景很美,山如人生,让我清醒。只有尝过苦累才能收获幸福滋味。在攀登黄山的路上我更坚定了心里的路程——有生之年,只要腿还能迈动,心还在呼扇,生命不息,不辍攀援。</p><p> 2021-5-12</p><p> 龙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