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情操以美育人 民族团结共兴教育 —— 教育部第二批怒江州教育帮扶纪实(十八)

正方形

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开齐开足开好美术课程是乡村学校的重要课题,按照福贡县教育体育局2021年“送教援培”活动方案,5月17日至18日,在教体局教研室杨桂龙主任的带领下,我与和继林美术名师工作室的送课教师一同到福贡县子里甲完小、福贡县鹿马登完小开展了美术学科送教援培活动。 福贡县子里甲完小坐落于子里甲乡镇中心,始建于1981年9月,现有17个教学点,包含1个小学教学点和16个学前点。小学教学点设有6个年级,共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869人,其中一至六年级食宿生1230人,学前点在校生639人。福贡县鹿马登完小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位于怒江大峡谷中段的福贡县鹿马登乡境内,据查证学校办校时间为1916年,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6人。两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近十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校舍建设,将分散在怒江两岸高寒山区校点学生全部撤并,结束了学校一师一校的单打独斗,实现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办学的目标。鹿马登完小的普里叶校长感叹到,“脱贫攻坚,让怒江一步跨千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这次送教援培上课的内容是福贡县省定民族完小和继林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美术《第6课 色彩的渐变》一课,福贡县省定民族完小和道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美术《第19课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一课。和继林老师从花朵的颜色、大自然的颜色特点引入色彩渐变的学习,和道梅老师从学生家乡大森林里漂亮的昆虫入手,引入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画报的制作,两位教师的课层次清晰、生动精彩,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的新理念。学生作品的展示,让听课的教师发现学生是多么有创造力。两位教师融合当地民族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傈僳族的簸箕里进行绘画和创造,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的特有的生命力,激发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后,杨桂龙主任主持了听课教师说课议课活动。同时,对数学教师我进行了《把数学教得清楚 让学生学得明白》的专题讲座,我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数学教师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进行了介绍和梳理,比如计算教学的算理,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推理,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通过交流,老师们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和策略,从思想观念上开始有了转变。 通过与学校领导的交流,我了解到这里的大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各学科教师任教,也有音乐专业老师教数学的情况,这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学校和教师很珍惜这样的培训的机会,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实实在在的把书教清楚。 所属基地:陕西师范大学<br>所属工作室:教育部领航名师尹侠工作室<br>支教学校:福贡县省定民族完小<br>帮扶教师所在学校:贵州省安顺市实验学校

福贡县

完小

美术

教师

学生

学校

教学点

老师

教援培

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