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州,全称巴伐利亚自由州(德语:Freistaat Bayern;英语:Free State of Bavaria),又译作拜仁州、拜恩州,位于德国南部,面积70550平方公里,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德国幅员最大的联邦州。<div><br>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州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多瑙河横贯中部,南部多冰渍垅和冰蚀湖,南缘阿尔卑斯山区,北部丘陵起伏。巴州人口约1300万,居德国各州第二位,其中67%信奉天主教。主要城市有首府慕尼黑、纽伦堡和奥格斯堡。<br></div>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最富裕的州之一。50年前,巴伐利亚州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二十一世纪初已发展成为“新经济”中心。同时,巴州还是世界上最富购买力的市场之一。该州首府慕尼黑被人们称为“德国第二首都”,是巴伐利亚州的文化、经济中心。<div><br>2018年,巴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252亿欧元,经价格调整后,实际增速为1.4%,实现连续第九年增长。巴州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在全德仅次于北威州。2019年前6个月,巴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9%,高于德国0.4%的增长率。2019年巴州对外贸易总额达3798.8亿欧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1899.2亿欧元,同比减少0.3%;进口1899.6亿欧元,同比增长0.6%。2019年,巴州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中国、美国及奥地利。<br></div> <p class="ql-block">从慕尼黑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虽然不属于阿尔卑斯山之路,但与阿尔卑斯山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茵斯布鲁克(Innsbruck Main)位于奥地利的西部,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与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相邻,茵河从城中穿过。它是奥地利蒂洛尔州的首府,下分九个城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茵斯布鲁克这个名字的由来很简单,意思是茵河上的桥。这里最独特、最经典的景色是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的中世纪建筑,画面艺术得令人屏息。阿尔卑斯山山上的融雪雪水在茵河里流过,带走了热量,却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气候非常的宜人。在狭窄的小街上,哥特式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再再地展现出了古城的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金顶屋、霍夫堡宫和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凯旋拱门为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今天的因斯布鲁克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生活中心,而且是大学城和奥林匹克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茵斯布鲁克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匈帝国及后来奥地利帝国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与版图开始走向颠峰的地方。因此,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昔日皇亲贵戚留下来的宫殿、墓地与建筑群,茵斯布鲁克最早的部落形成于靠近席尔河及茵河汇流处。1239年,正式升格为城镇,15世纪时,提洛公爵菲德烈四世,定茵斯布鲁克为首府,而迈希米连大帝在位时所盖的黄金屋顶,也成为茵斯布鲁克的著名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茵斯布鲁克,阿姆布拉斯宫观对面山。</p> 阿姆布拉斯宫_花园。 阿姆布拉斯宫大厅,鱼眼拍摄。 从花园看阿姆布拉斯宫。 雨中看特雷莎大街金屋顶。 皇宫外。 茵河边的现代雕塑,梦幻的形成——相机脱落。 因斯布鲁克茵河畔,阿尔卑斯山的云雾。 特雷莎大街安娜柱。 特雷莎大街凯旋门。 阿尔卑斯山之路。<br><br>德国巴伐利亚州阿尔卑斯山之路全长450公里,从博登湖畔的林道开始,经过普法芬温克尔、加米施-帕滕基兴和菲森等地,最后到达贝希特斯加登的国王湖,一路上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堡、迷人的湖泊和德国最高山峰。<div><br></div><div>林道的博登湖畔,将另有专集给博登湖。</div> 进国王湖路上,阿尔卑斯山之路_高山草场。 高山云松。 最美乡村路之一。 阿尔卑斯山之路,拉姆绍村教堂、小桥、流水,最经典的美照。 <div>到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Nationalpark Berchtesgaden)了,这里有德国最美的国王湖(Königssee)和海拔第二高的瓦茨曼山(Watzmann)。<br></div><div><br></div>国王湖长7700米,最宽处1700米,最深处190米,是德国最深的湖泊,湖水呈现翡翠绿色。<div><br></div> 圣巴多罗买礼拜堂(St. Bartholoma)是国王湖的地标,红色洋葱顶造型非常讨喜,远远看去教堂似乎浮在水面上。 国王湖岛上风光 出国王湖,阿尔卑斯山之路——不切斯特嘉登花园。 阿尔卑斯山之全景路,瓦茨曼山。<div><br></div><div>瓦茨曼山最高海拔2713米,雄伟壮观。关于瓦茨曼山还有一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暴君名叫瓦茨曼,他和王后、王子公主的凶残让人民害怕。有一次,这位国王骑着马践踏一家无辜农民。其中一名农妇逃跑后,她祈求上帝把暴君一家变成石头。突然间天摇地动、地裂山崩,国王一家真的化为了山峰。现在瓦茨曼山最高峰就是国王,稍微矮的山峰是王后,中间一些小型山峰就是国王的孩子们。这个故事也给瓦茨曼山蒙上传奇色彩。<br></div> 全景路上的乡村教堂。 全景路上的红草湖。 阿尔卑斯山之路——日暮山湖色。 阿尔卑斯山之路——高山牧场与人家。 德意志巅峰——楚格峰下。 <p class="ql-block">远望楚格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3, 63, 63);">楚格峰(德语:Zugspitze),海拔2962米,属于</span>阿尔卑斯山脉<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3, 63, 63);">,是德国的最高山峰。它位于北纬47度25分,东经10度59分,在</span>德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3, 63, 63);">巴伐利亚州和奥地利边境附近,是楚格山脉的主峰,山脉中有两条在德国极其罕见的冰川。坐落在楚格峰顶下350米,河谷上的平坦高原,是德国最高的滑雪场,也是唯一的冰川滑雪场。</span></p> 从缆车上看楚格峰山麓。 从缆车上看楚格峰周边的山峰。 楚格峰缆车站。 楚格峰几乎消失殆尽的冰川。 楚格峰——傲视群峰。 楚格峰的最高点站标。 陡峭的山坡。 楚格峰——飞云如龙风起舞。 通信设施。 山上。 山下。 山下蓝湖(EIbsee湖)如美人的眼睛镶在绿茵如碧的植被中。 楚格峰——徒步攀登的人群如蚁。 楚格峰EIbsee缆车。 楚格峰下兰花坪。 楚格峰下滑雪胜地。 上巴伐利亚,巴特—特尔茨老城。 去吉姆湖的路上,峡谷中的最美乡村路之二。 去吉姆湖的路上,新博伊恩老城。 新博伊恩老城的私立学校,居然有中英文对照的座右铭。 吉姆湖,小火车站。 <p class="ql-block">吉姆湖,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姆湖(Chiemsee)——与【巴伐利亚之海】相遇,这里有著名的男人岛、女人岛,还有路德维希二世的另一座宫殿海伦基姆湖宫(Schloss Herrenchiemsee),这是仿照凡尔赛宫建造的,被誉为是「小凡尔赛宫」,简称新宫。</p> 吉姆湖男人岛。 男人岛新宫林荫大道。 男人岛新宫。男人岛新宫要预约进入,必须跟着向导,不能照相,不到45分钟就走完了。 只有这只前厅的孔雀可以拍照。 男人岛新宫前喷泉雕塑。 男人岛新宫全景。 男人岛新宫建造者——路德维希二世。 吉姆湖 女人岛。 女人岛修道院,好大一棵树。 女人岛修道院。 从新天鹅石堡俯瞰高天鹅石堡。高天鹅石堡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爷爷一世建造的,二世童年在这里成长,受其爷爷的影响,周游世界看遍各种建筑,尤为崇拜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 新天鹅石堡内部不允许照相。但参观的这一天,在结束时,一座凉台的门开放了,允许从这里向外拍照,这才有了这张高天鹅堡与天鹅湖同框的全景照片。 看新天鹅石堡的吊桥还在维修中。 这次去时,看新天鹅石堡的吊桥还在维修,无法拍新天鹅石堡的全景,这里借用宣传照片一用。 这是新天鹅石堡正对面的山坡,要想拍到上图,就要到对面的山上去。 进看新天鹅石堡前在正门前所拍。 人们在天鹅湖畔喂天鹅。 之所以叫新天鹅石堡,因为路德维希二世很喜欢天鹅,在堡中有很多天鹅的雕塑和画。 在阿尔卑斯山之路,我们会路过路德维希二世的另一座城堡——林德霍夫宫(Linderhof),这里虽然规模较小,却是这个国王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林德霍夫宫花园不大,但设计精巧,非常漂亮! 金色喷泉。 游人都喜欢在此留下到此一游的照片。 秋色初起。 铜亭。 从铜亭望过去。 巴洛克式的林德霍夫宫,要买票进入还不许拍照。 摩尔人小教堂。 <p class="ql-block">林德霍夫附近的一座最深峡谷上的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山之路远离大城市的喧嚣,风景如画,秋色初起,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请留意《欧洲拾贝》(十五):巴伐利亚行 —— 浪漫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