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入夏以来,天气逐渐变热,因青少年儿童冒险玩水导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已是孩子的头号杀手,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 周末、假期带孩子出去玩,或者是孩子单独外出游玩时,请各位家长一定提前做好安全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迫切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履行孩子的监护人职责,不论您有多忙,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现将有关知识提醒如下: </p> <b>一、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b><br> 1. 下午放学后。2. 双休日。<div> 3. 节假日。 4. 暑假期间。 <br><b>二、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b><br> 1. 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div> 2. 孩子擅自下河玩水。</div><div> 3. 三五成群结伴游泳。 </div><div><b> 三、“四个牢记”</b> <br> 1.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div><div> 2.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div><div> 3.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div><div> 4.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div><div><b>四、“四个知道”</b><br></div> 1. 知去向。2. 知同伴。</div><div> 3. 知归时。4. 知内容。</div> <b>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b><br>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br>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r>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br>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br>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h1></h1><h5><b>如何预防?</b></h5>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br> <b>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b><br>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br> 2.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br> 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br>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br> 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br> 6.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br> 7.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br><h5> 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h5> <b>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b><br>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水渠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br> 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b>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b><br> <b>要教育孩子:万一溺水如何自救?</b> <b>那么,如果遇见有人溺水,该如何施救?</b>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br>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的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br>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br>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p class="ql-block"> 皋兰县三川口学校</p><p class="ql-block"> 202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