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展风采,教学比武促成长——邵师附小数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

岁间弦觞

上周的数学教学比武可以用一个“激烈”的词语来形容,我们数学组一共15位精英教师参加了这次比武,本次活动我们的教师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了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理念,所有的课程都坚持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各方面能力得以发展。本次比赛采取了同课异构教学,在比赛中发现,师徒结对活动提高了教师能的教学能力,也打造了附小数学的高效课堂。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柏平艳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将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各种不同的平移组成一个新的规则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原来无法计算的图形面积,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转化成为一个熟悉的图形计算,体会转化思想的神奇;黄丽丽老师的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曹冲称象的故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凸显教学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体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三角形的内角和》王华锋老师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总结,使学生体验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在验证中,学生利用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多种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的设计自然,语言风趣流畅,值得我们学习;罗媛丽老师话语亲切,平易近人,具有感染力,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课堂的过渡衔接自然完美,让学生的思路紧紧跟着老师,在用测量法推导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中,由于测量的误差,致使学生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让学生理解生活中误差的存在。刘禹宏老师沉着,稳重整堂课体现了导入课题的人文化、活动探究学生的民主化、课后习题的创新与生活化,回答问题的手势化。最后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生活中未知的规律,总结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的知识。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徐开喜老师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以个数不同的一盘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数相同,个数却不相同的实例。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注意过程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周飞琼老师教学准备非常充分,在课堂教具,板书设计等方面, 体现了她出色的艺术天分,在小组活动中,她引导学生分一分,圈一圈,是学生更加轻松理解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分数特点。 《角的初步认识》,高冰冰的课用“发现”一词贯穿整堂课,通过看一看发现角,摸一摸发现角的各组成部分及特点,找一找发现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发现知识,这种思想值得我们学习。李偲课堂流程清晰,整个授课内容环环相扣,设计的非常严谨,板书美丽大方,体现了教师基本功非常扎实,在课堂中通过一个游戏的环节,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使得课堂气氛非常轻松。尹婷课堂中与小朋友亲切地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思路清晰,板书设计大方,除了执教新知,还渗透了用身体组成角,让学生对角有更清晰的认识。 《认识元角分》,刘静老师通过人民币学具让学生发现各种人民币的不同特点,学生很快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用1元人民币与同学们的兑换,轻松解决1元=10角的单位换算问题,突破了难点。胡婷老师是一位年轻并富有活力的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口令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规规矩矩,通过认字的方法认识各种人民币,并在买卖物品情景演示中体现我们在学习有用的数学。 《大树有多高》这是一节实践课,谢老师在小学阶段敢于向高难度教学挑战,课前安排多个学生参与测量与课堂相关的杆长与影长,引导学生控制单一变量,探究杆长与影长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分数,百分数的复习》,谢佳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从再现旧知到构建知识网络,最后提升学生的能力,这堂课体现了复习课的基础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精选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复习的方法,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面积的变化》,姚玉容老师下午的课充满激情,语言抑扬顿挫,整堂课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教学中,她通过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按比放大,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姚老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面积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思想。 本次赛课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数学组课堂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新的格局、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开拓相信围绕核心素养带来的改变会为数学课堂带来新的发展,将数学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期待着,努力着…

学生

课堂

老师

数学

教学

探究

整堂

体现

生活

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