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我唯一存有的一张上海商职二小同班同学合影。我记得大约是1960年间,班主任胡锦文老师(三排右首站立者。她一生未婚,在“文革”中不堪受辱,竟自尽身亡)带我们去“联义山庄”扫墓。</p><p class="ql-block">四排右3便是我。在这张旧照中,有何慧瑛、吴丽莎、张佩龄、方美丽、沈佩娜、陈晓珉、徐秀珍等七位女生于1962年9月和我同时考入上海光明中学,分在一个班。有人戏说,你与七位美女同班,忝为“洪常青”,艳福不小。其实那时我虽暗恋某女生,却是一个自作多情、怯于表白的傻小子。</p> <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光明中学初三(1)班师生毕业合影。</p><p class="ql-block">在小学考入初中时的八位同学,升入高中继续就学的只有何慧瑛、吴丽莎、张佩龄和我四人。其他四位同学却去了中师、中职和其他工矿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与顺航。摄于1967年冬,人民广场。那时正值“文革”期间,父亲又是“小业主”、遭批判的“运动员”,所以,我连当个“红卫兵”都没资格,郁闷苦恼之极。于是乎,只好当“逍遥派”,我经常一头载进上海图书馆,把上海解放以来的老报纸翻阅个遍。</p><p class="ql-block">那时与顺航投契,经常在他家里,“躲进小楼成一统”,与他谈天说地。顺航痴迷于英法和俄罗斯文学,谈起莎士比亚、巴尓扎克、莫伯桑、托尓斯泰等经典作品,竟口吐莲花、眉飞色舞、彻夜不眠。</p> <p class="ql-block">初中时的同窗好友周天云,也是一个好读书的白面书生。他戴着一副深度眼镜,面容清秀,但性格孤僻,内向。有时兴致高涨时,竟也会唱几句麒派戏词和一曲吴侬软语的评弹。可惜,后来得了忧郁症,英年早逝。</p> <p class="ql-block">摄于1969年3月,延安照相馆。从那以后,郭明德、吴国光、虞顺航、盛继抗去了黑龙江,张长平和我去了贵州,张锦江去了安徽淮北,余绍钢病休于上海,宋崇信和李庆章则是一对幸运儿,光荣入伍参了军,令大家同学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在崇信、庆章参军后,顺航和我也即将去黑龙江、贵州插队。我们四人一道在外滩摄下这张难忘的珍影。那时,真还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年轻人豪迈情怀。</p> <p class="ql-block">摄于1971年,上海复兴公园。那年,我刚抽调上来,当了一名紫云县乡村小学教师,而长平却在此时回到了上海,躲过了县里招工这一关,却在第二年,他顺利通过面试,录取在上海师范大学。从此,他永远地告别了远在异乡插队入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蹉跎岁月。</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国光、顺航在黑龙冮、我在贵州插队期间,彼此书信不断,互诉衷曲。特别是国光笔力雄健,立意高远,论述精彩,洋洋洒洒,一写就是十几页,读之十分过瘾。顺航的书写风格则又充分体现莎氏神韵,一连串的排比句十分华丽出彩。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饥荒的年代,真是“家书抵万金”。我每天渴望和梦想最多的是能尽快收到国光和顺航等同窗好友的“千里来信”。</p> <p class="ql-block">继抗、文义、天云、长平和我1972年冬摄于外滩。</p><p class="ql-block">张文义是我初中时同窗好友,毕业后他去了厂矿,后来当了厂长。他不喜张扬,城府颇深,极有智慧。他当厂长,从不事必躬亲,一手揽权,他知人善任,运筹帷幄,是个出色的企业管理者。</p> <p class="ql-block">我与绍钢。绍钢面如冠玉、形容姣好、谦恭儒雅、待人真诚、举止大方得体,守正从政,口碑极好。若有贵人相助,再年轻几岁,必居高位,有更好的作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云和继抗。继抗精明能干,肯做事,会办事,天生就是一位我们光明中学同学群体中的“办公室主任”。无论哪位同学做东请客,只要托到他张罗,从不“捣浆糊”,帮忙清清爽爽,认认真真。仅就发“温馨告知”一例,前后反复通知,并嘱托大家须及时回复,便可窥见其办事值得信托。</p> <p class="ql-block">我与长平。长平可以说是所有女人眼中的“白马王子”。他英俊挺拔,学识超卓。据紫云中学面试他的某老师说,他虽为高中生,但他的数理化水平已自学达到了大学程度。所以,他毫无悬念地被推荐为上海师大录取生。令紫云知青和我们光明中学同学困惑不解的是,竟无从打听,一点也不知他的近况。</p> <p class="ql-block">我与张锦江、王才航。这是1974年才航从吉林回沪、在豫园的合影。才航在我印象中,是个厚道人,忠恳朴实,谦和有礼。年轻时,有一副运动员的好身体。成绩好,字也写得漂亮。我经常在想念他。</p> <p class="ql-block">我与绍钢、锦江、才航在外滩的合影。锦江永远是一个忠厚长者、热心人的“好囡”(据说是乳名)形象。他在外地当过厂长,任事正派公允,从不贪图小利,人缘好,因而朋友圈甚广。对待同学,以诚相处,勉力帮助。同时,他又是一个摄影高手,同学圈的很多精彩瞬间,都是他捕捉到的。他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个特别孝顺的好儿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2009年退休回沪后与同学们第一次相聚的合影。</p><p class="ql-block">时间:2010年12月</p><p class="ql-block">地点:银河宾馆</p> <p class="ql-block">与顺航、崇信在一起。崇信的嘴皮子功夫一点不比顺航差。我记得有一次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他和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高校负责人培训班时同学过两个月)在请我吃饭时,竟听崇信讲故事听得入了迷,连说:故事赞额,闻所未闻,只有在坊间才听得到。</p> <p class="ql-block">2011年4月17日,我陪同学们游金山海滩。</p> <p class="ql-block">在金山“东林寺”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枫泾古镇•古戏台”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五十载情系光明,今朝日畅叙心怀</p><p class="ql-block">——上海光明中学68届高中(3)班进校50周年主题班会留念</p><p class="ql-block">“班会”于2012年5月3日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滨江厅”举行,共有39名同学参加。马坤蓉、郑辛逸、严钧民、单浩义等同学在会前作了精心策划筹备。班会由班长何慧瑛主持。令人难忘的是,班长致辞后,大家按当年的学号逐一依次发言,恍忽又回到了50年前的中学时代。</p> <p class="ql-block">主题班会结束后大家合影(2)。摄影任务由马坤蓉、张锦江两位同学担纲。</p><p class="ql-block">事后,沙岚受托写了一篇报道,经郑辛逸同学推荐,光明中学校友报很快登载了这篇报道。</p><p class="ql-block">定居在加拿大的鲍逸敬同学写了一首七绝诗,以纪念本次主题班会:</p><p class="ql-block">“坎坷岁月一代人,蹉跎人生不沉沦。慷慨惊叹当年红,光明学子真情深”。</p> <p class="ql-block">颇有男儿豪爽性格、定居在日本的吴丽莎同学在“悦来酒店”宴请大家。</p> <p class="ql-block">2013年8月,张锦江夫妇到贵州安顺旅游并作客我家。</p> <p class="ql-block">有客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陪张锦江夫妇及他们的朋友们观赏黄果树大瀑布及陡坡塘瀑布。</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6日,同学们欢聚于七宝古镇“上海申阿婆连锁餐厅”。和顺航、国光、锦江小学时的同学陈伟达也应邀参加。</p> <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0日,金志杰同学安排大家在奉贤南桥“顺风大酒店”相聚。这一天正是“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2016年2月18日,刚从北京返沪的冯友伟同学驱车来金山石化看我。同车来的还有何慧瑛、单浩义、盛继抗、虞顺航、张锦江同学。</p> <p class="ql-block">2016年6月8日,端午节。部分同学欢聚于雁荡路、南昌路交汇处的“洁而精川菜馆”。菜馆系沪上知名老字号海派川味、扬帮点心菜馆,是不少历史名人、上海文人雅士聚朋小酌佳地。“其味无穷”四字横幅是画界大师刘海粟所书。</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大多住在这附近。</p> <p class="ql-block">继抗对崇信情有独钟,单独给崇信发“红包”?</p> <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29日,母校—上海光明中学举行建校130年庆典。</p><p class="ql-block">光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蜚声中外、文化积淀深厚、孕育无数人才的百年名校。我们作为光明学子引以自豪。</p> <p class="ql-block">部分前来参加校庆的同学在校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教学楼前的操场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三个从小学、初中、高中同窗12年的老同学在校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大哥”郭明德同学安排大家在淮海路“老人和饭店”聚餐。</p><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老上海人都知道它,菜品体现上海本帮菜风味,是糟货界的祖师爷。</p> <p class="ql-block">我与陈伟达。伟达健谈、海量,而且还有一副好嗓子,他唱的一段沪剧“刘知远敲更”,听起来就像是王盘声在唱。</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去过外地回来的人,还是倾心于喝白酒。顺航是海量,喝了白酒后,还要喝黄酒,可以连续作战八小时,非但不醉,而且,高谈阔论,挥洒自如。这一点,我是甘拜下风,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5日,腊八节。同在地铁九号线上的,且烟酒茶三样都不忌不戒的顺航、锦江、崇信趣味相投,来我家小酌至酣方归。</p> <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22日,伟达做东,大家相聚于闵行区“恒隆大酒店”。席间,大家少不了要请他清唱解洪元的“开方”,还真有点解派腔调。</p> <p class="ql-block">崇信、锦江、顺航与我。</p> <p class="ql-block">郭大哥其实也很健谈。</p> <p class="ql-block">何慧瑛班长组织进校55周年纪念活动,地点设在西藏路“顺风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席间,与郑辛逸和从加拿大回来的鲍逸敬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辛逸从吉林返沪后,在“青年报”当记者。由于他勤勉工作,笔耕不辍,最后为历届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慧眼识才,擢于市新闻办工作,至今他宝刀未老,还在指导年轻人撰写地方志。</p><p class="ql-block">逸敬赠我有他的两本诗集。我偶尔也弄个四言八句,只能说是顺口溜。旧体诗词格律极严,非一般功力不能吟诵成诗。逸敬却有这方面的功底和天赋。</p> <p class="ql-block">在聚餐前,吴丽莎和多年未见的吴振发、胡绳己、高林栋等老同学亲切交流。</p> <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14日,何慧瑛、封黎明、冯友伟同学在我泗泾居所合影。</p> <p class="ql-block">今夭饭局设在泗泾“老邻居饭香”,算是过农历小年夜。顺航、锦江、浩义也同时出席。</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25日,在“新开元大酒店”举行毕业50周年聚餐。</p> <p class="ql-block">美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同学也来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初三(1)班老同学合影。我把多年未联系的罗正元同学也约来了。</p> <p class="ql-block">同窗12年的三个老同学的精彩合影瞬间,是邵佩玉同学抓拍的。</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5日,由我当东道主,组织部分同学游览松江名胜之一:广富林文化遗址。</p> <p class="ql-block">多年未遇的初中时陈兴茂老同学也应邀前来“广富林”与大家会聚,这使我喜出望外。</p> <p class="ql-block">由崇信推介,晚餐设在松江“宝燕一号”。环境相当好,价格不菲,但菜品口味似乎不如“老人和”、“洁而精”。</p> <p class="ql-block">2019年2月1日,部分老同学在七宝镇“上海申阿婆连锁餐厅”提前吃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25日,几位美女同学约男同学在“洁而精川菜馆”聚餐。</p> <p class="ql-block">男同学在菜馆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与美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三个人,时隔50年,在绝不相同的地点,又能按同样的站立位置合影,这该是令人多么庆幸的事啊!</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11日,锦江约顺航、伟达和我去他家小酌。</p> <p class="ql-block">能喝酒,能抽烟,能作客,能聊天,说明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夫复何求。</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23日,金志杰同学邀请大家在“顺风大酒店•西藏路店”聚餐。</p><p class="ql-block">高中时,志杰和我同桌,感情甚笃。在贵州插队时,和顺航、小光一样,他和我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通信联系。可惜的是,这些青春记忆、坦诚交流,一封也没留下。</p> <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24日,“三人帮”在我家小酌。</p> <p class="ql-block">我做的菜当然远远不及锦江、顺航两位烹饪大师。</p> <p class="ql-block">“光明邨大酒店”系上海老字号名店。各式自制点心、糕团与熟菜、卤味、本帮菜,为老吃货所青睐,店门外常年有排着长队购买者。</p>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29日,大家相聚于“光明邨大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23日,在顺航家小聚。</p> <p class="ql-block">顺航有一对金童玉女,这在我们这拨老同学中可能是绝无仅有吧。</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4日,郭明德、吴民宇夫妇在上海百年老街—淮海中路上的“老人和饭店”宴请大家。</p><p class="ql-block">该店又与成都南路交汇。顺北走,先到张美云老房子,依次是我、封黎明和吴民宇老房子。以前,大家都住得很近,如今,要想会面,起码要有一个多小时车程了…</p> <p class="ql-block">聚餐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本编印于“1995、12”的班级“通讯录”,体现了班长何慧瑛和刻印、发放者单浩义的良苦用心和深深的同窗情。那时,手机还未问世,就靠打电话联系,勾通信息。要知道,弄清49个同学的电话号、家庭地址和邮编,这要费多大周折啊!</p><p class="ql-block">这本26年前编印的小小的“通讯录”现在也可算得上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同窗是缘,值得永远珍惜;同窗是金,永远光辉燦烂;同窗是酒,永远浓香味醇。半个世纪以来,我们胸怀中华,追求美好,用心灵的笔墨,点缀人生历程的风景,用真诚不懈的付出,收获着人世间最感人的友谊。虽然我们都已步入晚年,但我们都心明眼亮,悟透人生。我们会珍惜生命,注重健康,因为我们是快乐使者,智慧老人。我们会互相关爱、祝福,帮衬后辈子孙,会为社会发挥余热,展现光明学子大爱之心。</p><p class="ql-block">愿明年2022年—纪念我们进校60周年相聚时,再在“班会”上写上这么一副对子:蹉跎岁月学子梦,六十周年夕阳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