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讨、深度交流 、项目实施再发力

马俊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权县2021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权三中研讨会</div> 2021年5月17日下午,左权县2021年“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研讨会在左权三中举行。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有县教育科技局教育工委副书记,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孙旭明,县教育科技局电教馆馆长程建明,县教育科技局正股级督学霍育红,教育科技局办公室副主任兼教科局网信办副主任王建光,左权三中校长张爱军,会议由程建明主持。 会议第一项由左权三中校长张爱军致欢迎词。 张校长对左权三中“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实施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就学校教研方面来说,我们将时刻以县委石书记对左权教育的“十条指示”精神和王局长提出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七大行动”为指导,依托“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平台,结合我校教研实践,积极开展“七个一”活动,立足课堂教学,继续探索,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方式,促进教师迅速成长,愿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 会议第二项由县教科局工委副书记孙旭明做《跨区域教研精准扶贫助老区教育跨越发展》专题讲座 会上,孙主任全面介绍了我县项目实施情况。我县自项目实施以来,各校积极参与,排列日程进度,聚焦教学、聚焦课堂、聚焦教师、聚焦质量,开展“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互联网+课堂”活动,努力构建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三大改变”:项目改变教研模式,拓展教师视野;平台改变教研区域,搭建教研网络;名师改变辐射方式,引领教师成长。 在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关怀和指导下,我县提出了打造“1+1”左权教研模式,初步实现教研“造血”。即在第一批县名师教研团队的基础上建立起第二批县名师教研团队,进行新一轮的“辐射带动”,团队成员共计290名教师,覆盖全县21所建制学校,32所小学及教学点,实现100%学校进入教研共同体项目运行中。为乡镇41所学校重点培养乡村骨干教师480名,辐射带动1054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53所学校中小学全部建立了有本土特色的教研活动体系。<br> 会议第三项由项目教师交流发言 <div> 我校项目教师张瑜老师做了题为《教学教研并蒂生,教学质量再提升》的交流发言;她和大家共同分享了自己参加项目学习的两点收获:一是理念和思想的更新;二是教研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div><br></div></div> 我校项目教师张红丽老师做了题为《凝心聚力共同体、薪火相传教育行》的交流发言: 在她的交流中谈到如下二点收获:一是高度重视、提高站位 ; 二是以研促教、共同提升。 会议第四项由左权三中教研室主任秦建国做了题为《构建教研共同体 协同提升谋发展》的左权三中教研共同体工作汇报。 他从四个方面全面汇报了我校的项目实施情况 学校教研共同体构建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有效跟进项目实施进程,我们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查阅了项目实施有关资料,对我校的项目活动的开展做了总体部署。以初三和初一二年级分了10个学科项目组,全面实施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 我校项目实施的四个成效:一是学校统一领导,教研室具体实施,初步形成项目活动有效机制;二是依托项目实施,将我校校本研训和共同体项目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我校校本教研新模式;三是教研共同体成为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支点四是教研共同体的实施成为我校教研教改的主要抓手。 我校项目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改进措施 会议第五项王建光老师安排教研共同体相关工作。活动自开展以来,在他的领导和培育下,全员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全方位完成了多项工作。 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实施意义 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实施流程 下一步项目实施工作安排 会议第六项由县教育科技局正股级督学霍育红从创客教育现状,国家重视程度,资源配套使用,培训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第六项由县教育科技局电教馆馆长程建明对信息技术工作做整体安排 会议最后一项由孙主任做了总结讲话,会上肯定了我校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工作,并对我校今后教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提高思想站位,创建左权三中教研共同体“1+1+1”新模式;二是加强教研管理,将项目实施列入教师教研考核之中;三是紧跟项目进程,抓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传递课堂学习,将教研成果辐射至全校。 本次活动既是一次研讨会,又是一次项目推进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识,着力打造学科教研共同体团队;抓住机遇,精准施策,努力提高教师教研教学能力;强化学习,协作提升,挖掘教研教学工作创新点,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教研新模式。

教研

共同体

我校

项目

左权

教师

实施

三中

协同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