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 大义峥嵘

尹景羽

北国冰城哈尔滨初夏的兆麟公园,丁香芬芳,绿柳滴翠。这座与松花江隔道相望的公园,因著名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将军在1946年3月9日安葬于此,而得名。<br>2021年5月17日,兆麟公园迎来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特殊“游客”——94岁的抗联老兵罗运海。老人肠癌术后不久,就央求子女们带他去哈尔滨祭奠自己的老上司李兆麟将军,这是老人大病初愈后的最大心愿,并得到了儿女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天终于来了,他在儿女们的搀扶下,缓缓地走到李兆麟将军的墓前,献上两束鲜花,并艰难地举起右手,默默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之后便颤抖着伫立在将军墓前不肯离去。当年,罗运海跟随着首长参加过李兆麟将军的追悼会,到如今,已经过去整整75个年头了。此刻,老人早已泪眼模糊,但自己12岁时,懵懵懂懂地被地下党常叔叔带到东北参加抗联队伍的峥嵘往事,却刻骨铭心,恍如昨日。 <div><strong></strong><br></div><div><strong>常叔叔把他带到“革命的航船上”</strong></div><div><br></div><div>罗运海于1928年5月,出生在北京丰台区西罗园。7岁那年,他的父母双亡,苦命的小运海便在北京四处流浪。他白天乞讨,晚上睡在桥洞里、天桥上。北京当年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他流浪乞讨的身影。<br>罗运海10岁那年,他打听到哥哥罗运褔在卢沟桥当兵的消息,就把在垃圾箱里捡来的白面袋子豁开,围在腰上遮羞,一路打听去投奔哥哥。但是,当他来到卢沟桥的时候,却得到了哥哥“被日本鬼子挑了”的噩耗。正当他绝望的时候,好心的邻居姚凤祥,把他带到永定门的一家饭店,央求老板收留这个苦命的孩子打杂混饭。扫地洗碗挑水的活虽然又脏又累又没工钱,但毕竟有了吃住的地方。然而,好景不长,1941年春上,也就是罗运海12岁那年,因为不小心打碎了师兄婚宴上的几个碗碟,被老板一顿毒打。此时,一位沉默而神秘的正在饭店吃饭的客人,请求老板让小运海出去给他买盒香烟。随后,这人便跟了出去。当他追赶上小运海,详细了解了他的身世之后,便说:“孩子,我姓常,跟我走吧,供你吃穿,饿不着你!”小运海一听说有吃有穿,二话不说,便悄悄地跟在常叔叔的后面,不停地走啊走,一直走到天津码头。这时他发现,这里陆陆陆续续聚集了一百好几十人。这些人在常叔叔的安排下,分乘两艘帆船,往远方开去。后来罗运海才知道,常叔叔就是地下共产党,自己实际上已经被常叔叔带到革命的队伍中来了。</div> 这是罗运海人生的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个革命性的蜕变,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从此,他不再是孤儿。<br>两条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小运海和常叔叔同坐在一艘船上。不料的是当船航行到秦皇岛海域,遭遇了埋伏在芦苇荡里的日本鬼子,小鬼子用机枪疯狂向船上扫射,其中的一艘船被打沉,船上的人都被机枪打死或落水淹没。罗运海坐的这艘船,被鬼子用机枪打压着截获上岸,再用绳子,把一船的人都串连起来,把他们赶到山海关,塞到闷罐车里,一直拉到了哈尔滨。其实,鬼子是把他们抓来当劳工,架桥梁、铺铁路、修公路的。<div><br></div><div><strong>白天出苦力 晚上搞破坏</strong></div> 在哈尔滨,日本鬼子给他们上的第一课是,把强行抓来的这些中国人,拉到狗圈去“杀鸡给猴看。”他们把逃跑又被抓回来的中国劳工扔到狗圈里去,任这些狼狗撕扯啃噬,惨叫着气绝身亡。<br>当时,只有12岁的罗运海吓得直哆嗦,就琢磨着想利用夜色掩盖逃走。常叔叔早就看透了小运海的心思。他把小运海叫到跟前,悄悄在他的耳朵上说:“你跑出去也是个死,咱们是北京老乡,你就跟着我,听我的。” 就这样,白天他们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出苦力;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叔叔就领着小运海和其他几个人,悄悄溜出去,撬铁轨,挖公路,摘挂车,有点像“铁道游击队”。所谓摘挂车,就是把日本鬼子的军用货车后面的一节或者几节车皮连接处的挂钩摘下断开,让它与整个列车脱离,等整列火车开走时,摘挂的车皮原地不动,车皮里的军用物资,就成了他们的战利品。由于年纪小,力气不够,有一次小运海在摘挂时,他从车上掉下来,左肋骨被撬杠戳断,流血不止。常叔叔就用手抓几把沙土抹到伤口上,再用草帘子捆住。由于他是个小孩子,没有引起日本鬼子的注意,顽强的生命力,也让他躲过了这一劫。及到后来他参加辽沈战役,身上多处负伤,他也都死里逃生。 罗运海后来才知道:“常叔叔带领我们搞破坏的这一伙人,是一支抗日游击小队。1941年的3月中旬,我们这支游击小队就被改编成抗日联军第一支队,是由赵尚志,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后来我跟着常叔叔他们,从劳工棚子里逃了出来,一直跟着老兵队伍,开展了一些小型游击战。”<div><br></div><div><strong>鬼灵精怪的侦察班长</strong></div><div><br></div><div>“1942年8月间,我们东北抗日联军组成教导旅,听说当时的旅长叫周保中,李兆麟那时都管他叫队长。我因年龄较小,听喝,管我的班长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br>当时,由于日本侵略者对于东北抗联的残酷围剿,主力部队大部分都撤到黑龙江对岸的苏联去整编,坚持继续和鬼子战斗和周旋的这支小分队艰难困苦的程度,常人难以想象。但是,由于罗运海年龄小,身子骨又弱,鬼灵精怪,活脱脱的一个“三毛流浪记,”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便于伪装,这又恰好成了优势。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按上级的要求,化装侦察,深入敌营,探察敌情,传递情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侦察任务。</div> 1944年,这时他已经16岁了,正式被分配到侦察班了,他们配合八路军,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同时剿匪锄奸。击毙双城汉奸“姜大麻子”等等这些胜利成果,侦察班功不可没。<br>1945年的8月份,罗运海已被提升为侦察班的班长了。此时,罗运海已经是老资格的侦查尖兵了。他明白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更懂得了侦察兵的作用和准确情报对于战斗胜利的意义。他浑身是胆,也把侦察班训练成了“敢死队,”个个都具有过人的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他们这个侦察班当时的编号是147班,被誉为“特种部队”。他带领侦察兵扒铁轨,毁桥梁,炸军列,搞得鬼子心惊肉跳;虎林、宝清、富锦侦察敌情,每次都满载而归……白山黑水间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身影。就这样,他们配合大部队,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最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党和人民也给抗日联军很高的评价,东北局表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后来给他们颁发了解放东北的纪念章。 “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鬼子可下子无条件投降了。这时我们的抗日联军也没消停,很快就占领了长春、哈尔滨、沈阳、吉林等很多城市。9月份,东北局成立了。11月份把我们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周保中仍然是我们的副总司令。记得46年的1月份,我们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这时我才知道,我们是归以前的88旅营长王效明领导的。”<div><br></div><div><strong>“小鬼”带出来的模范班</strong></div><div><br></div><div>部队改编之后,罗运海随部队驻扎在双城。因为他瘦小,当地老百姓也都戏谑地管罗运海叫“八路崽子,”一些半大小子,也时常来找他玩,他就因势利导,借机宣传群众,动员他们参军,扩充队伍。<br>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后来的“第四野战军”的指挥所,就在双城昌盛街优干胡同6号。罗运海执行任务时,经常能见到林彪和刘亚楼两位首长。有一次罗运海和战友们一道去双城南街边去执行任务,回来的时候,罗运海哼哼呀呀蹦蹦跳跳的路过前线指挥部时,正好林彪从指挥部出来,就走到罗运海跟前拽着他的耳朵,很亲切很疼爱地说了一句:“小鬼!”<br>林彪的一句“小鬼,”温暖了罗运海一生,激励了他一生。</div> 1946年冬至1947年春,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依仗军事优势,继续推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向以临江县为中心的南满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乘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在临江地区立足未稳、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之际,歼灭或困绝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于长白山地区,然后转兵北上,夺取北满,占领全东北。为策应南满部队保卫临江,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三次渡过松花江南下作战,史称“三下江南。”北满部队与南满部队紧密配合,打退国民党军对南满的重点进攻,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战略转折。 <br>“记得民国35年,也就是1946年的4月到5月,我们东北民主联军参加了解放四平的战役。那时,我已经火线入党(1947年转正),我所带领的侦察班的任务是配合大部队作战,弄清四平城北三道林子的敌情,然后再转到四平以东的哈福、火石岭一带摸清情况。经常是一边侦察一边和敌人短兵相接,拼死搏斗。白天敌机轰炸,地面炮火连天,晚上抢修工事,人死老了,有时就把尸体摞起来当掩体!”每一次战斗,罗运海和战友们都是踩着死尸、蹚着血水冲锋。獾子洞一战敌人轮番进攻10多次,都被民主联军击退。四平火车站争夺战,最为惨烈,敌人隐蔽,罗运海指挥的侦察班,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但是他们迎着炮火冲,前仆后继。当时副班长肺被炸碎了,罗运海左胳膊被打伤,他自己用绑腿把胳膊缠上止血,继续战斗。最后全班18个人,只活了3个,都身负重伤。因为英勇顽强,拼命夺取了四平火车站,罗运海指挥的侦察班被评为“模范班”。为保存战斗力,6月份初,上级命令他们撤回到松花江北岸休整。 时间到了1949年的7月份,由于部队重新整编准备南下,这时罗运海因负伤,又身患重病,被留下来医治,去了东北后方。伤病初愈,又在沈阳、丹东等地,培训一段时间后,于1949年的7月末复转回到了哈尔滨。组织上出钱,帮助他成了家,之后安排他到工厂当厂长。后来他都以没文化、家里拖累为由请辞。最后安排双城县万隆公社,当了一段公社食堂的管理员之后,到建新大队,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安分守己的当农民的他,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野。 <div><br></div><div><strong>压在老人心头的一块“心病”</strong></div><div><br></div><div>“我在部队多次立功,得了10多枚奖章,大部分都被孩子给玩丢了。但是中央习主席发的,建国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我天天戴在身上。你们问我,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一身伤,还得了胃溃疡、肺结核、肾炎,吐血尿血,咋还能活到90多岁,有啥长寿秘诀?我掏心窝子说吧,比起那些死去的战友,我能活到今天看到新中国,过上好日子,想吃啥有啥,老知足了!我们那个侦察班,算我活3个,有两个缺胳膊少腿,我只是受了点枪伤,但党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我,生活各方面也给予了照顾,我很知足。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建党100周年,把我党员的组织关系给落上。我原来想搬家,把党员的关系开出来了,后来没搬成,压到箱子底下,老了,忘了再落回来了,我有77年代党龄啊!这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啊!”(景羽 孙莉)</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