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引导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而且更能激励学生自觉高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普及的电脑操作技术课程,有些概念很难理解,一旦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容易出现抵制情绪,对老师的课堂讲解不闻不问。<br><br>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的理论结合实践课呢?我们龙联学校的信息技术杨钦贵老师一直在寻找最佳方法。<div><br></div> 杨老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的难点问点,提前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准备。在学生实践操作中,多次走进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见的疑问。<div> </div> 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div> </div> 杨老师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合适的教学方法。<div> 他深知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趣味学习法、探究尝试法、合作学习主题活动法、观看演示讲练结合学习法等等,这些都是杨老师让学生喜欢上课的有效方式之一。</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课后,艺术组对杨老师本次的公开课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评价,点评了课题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有利于杨老师对本堂课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也调动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任务驱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杨钦贵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做的总结性发言。<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对于课堂而言,教师最需要关注的自然是学生是否积极思维、有效进行思考。 做到巧妙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数量,激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引导学生创造思维。 <div> 在这堂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们恨不得时间可以走得慢一些,课下仍然追着老师问这问那,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说他们对信息课的热爱,用细心聆听和踊跃发言尊重这堂教学活动课!</div><div><br></div><div><br></div><div>【作者】刘霞</div><div>【摄影】马永利、刘霞</div><div>【单位】深圳市龙岗区龙联学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