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巍峨太行,检验体能为独库(1)

温馨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群骑友相伴骑行将近二十年,年龄均在七十上下,人老心不老,打算今年六月下旬再度骑行新疆独库公路。独库公路海拔高,骑行难度大。但独库公路的景色实在诱人,值得再去骑行。岁月不饶人,不知道体能是否允许再去冒险,<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是,我们一行七人(可惜吴队出发前一天晚上发烧不能随行),有茂哥、老冯、张国华、喜荣、刘智珍、小李和我,决定骑行巍巍太行山,检验我们骑行体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我们2021.5.17号早上6.30在郑州江山路和天河路交叉口西北角集合。刘智珍离集合点最远,需要骑行20公里才能到达,为了不迟到,四点多就起床,准时到达集合点。</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骑行85公里,最远的刘智珍骑行一百多公里到达薄壁镇吃午饭。郑州到薄壁为平原,路况较好。</p> <p class="ql-block">  在薄壁午餐,好好吃一顿,攒足力量下午爬15公里的盘山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强驴小李,是我们队的年轻人,1964年出生,今年57岁,身高158cm,体重只有90斤,刚骑行太行回家两天,又随我们出发,在女队员中,只有她的自行车不带助力,全靠体力和毅力再次骑行征服巍巍太行。十五公里盘山路,她气不喘,汗不出,轻轻松松抛到身后。</p> <p class="ql-block">  茂哥(右一),52年出生,今年69,军人出身,四次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全程骑行进藏,期间的困苦艰难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验。这次骑行我们七人,只有小李和茂哥自行车不带助力。茂哥是我们队的核心,人称王万能,只要茂哥在,无论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什么样的人都会成为他的好朋友,是宰相肚里能撑船。</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刘智珍。1957你出生,今年64岁,天生一副娃娃脸,再加性格开朗,遇到六十免票的景区时多次遭验票员拦截,验票员总是拿着身份证多次核对,再追问“是你本人吗”。看来,面貌太年轻也有苦恼。</p><p class="ql-block"> 热心肠的刘智珍。每次骑行,总是为队友带吃带喝,跑前跑后帮助别人。</p> <p class="ql-block">  老冯,56年出生,今年65,他参与骑行是因为多年前心脏不好,多次黑蒙晕倒,最重的一次是心脏停跳时间过长,人处于死亡边缘,医生在进行各种方法抢救无效的情况下,用电击的方法把他从阎王爷手中夺回来,儿子为了他的身体,帮他找到了我们队,他一下子就爱上了骑行,通过这么多年的骑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培,身体得到了恢复。</p> <p class="ql-block">  喜荣,大病初愈,没想到这次骑行太行,难度这么大,她能参加。今天才知道是被老公张国华“骗来”的。爱好骑行,一旦坐上“宝马”,早已吓退病魔,一路骑行游玩,她为队友留下无数靓影。</p> <p class="ql-block">  张国华,56年出生,今年65,据他说,他也是九死一生。他与喜荣是恩爱夫妻。张国华身体欠佳时,喜荣独自一人承担去西安儿子家照顾孙子多年,让张国华骑行锻炼毫无怨言。这次喜荣有病,张国华床前无微不至关心照顾,为了喜荣康复,他为喜荣买了新自行车,装上最好的助力,陪练多天,这次把喜荣“哄骗”骑行太行。这两天的骑行,让喜荣重拾信心,把病情早抛到九霄云外,天天都能听到喜荣的笑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我精神吗?二十多年前,我也是被医生宣布说“随时都有死亡可能”的人。我坚持骑行十多年,朋友都说我像换了一个人,是骑行改变了我生活轨迹,是骑行让我获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  骑行第一天,上午平路百十公里,下午爬山十五公里,然后途径山西陵川武家湾景区,赶到陵川双底村住民宿,讨价两晚五餐,每人一百元。总骑行130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下视频是我们在双底村住宿的农家院和周围环境</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双底村停留一天,主要是这里有两个景点,白陉古道和红豆杉大峡谷。这样一来可以满足几个没有来过的骑友愿望,也可以休整,以备爬难度系数更大的坡。</p> <p class="ql-block">  18号上午,两个自行车没有助力的骑友在住处休整,我们五人去白陉古道景区。往年,此景区只要主家写条,不收门票,谁知道,今年全票20元,有主家条子优惠十元。我们已经缴费,才知道年过六十岁免票,因刘智珍看上去太年轻又没有带身份证,费了好多口舌,还好,工作人员又把费用退回,而且,没带身份证的两个队友也让进了景区,为工作人员点赞。</p> <p class="ql-block">  白陉古道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历史。我在以前的美篇中已有叙述。现在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是双底村起点,翻越陡峭的大山,为了翻越陡峭大山,古人采取用乱石铺路,立石防滑,之字形上下陡峭大山,每个拐之间只有几米,上到山顶,共有七十二拐,到山顶几乎是平路。在古道石头上还能清晰看到马蹄留下的痕迹。穿越古道,来回耗费四个小时,如果年轻人走的快,也需要三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18号下午,除我之外,六个骑友又游览双底村红豆杉大峡谷,想去寻觅珍贵植物野生红豆杉,结果只是循着峡谷走了很远,一位队友弄丢一副九十元的太阳镜,也没有见着野生红豆杉的踪迹。回到住处,主家说,峡谷尽头才有几十棵,原来农民不知道红豆杉的珍贵,都给砍了。这张红豆杉照片来自主家院子里的一棵。我暗自幸灾乐祸,你们今天山路走三万步,看你们明天咋爬坡!</p> <p class="ql-block">同学金春喜阅后感:</p><p class="ql-block">莫言駑驢行路難,莫言老驥為時晚,行得十年滄海路,血糖百病不得見。主席話兒記心間,不懼艱險不懼難,苦點累點算什麼,青山綠水將我伴。向哥哥姐姐們學習。👍👍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