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苏州博物馆随笔

西城老兎子

<p class="ql-block">每到一个地方,博物馆是必然打卡之地。苏州亦不例外。我们在苏州只有三四天的时间,还想多看几个地方,一天最少就要参观三个景点以上,时间紧,硕大的苏州博物馆只能匆匆而过走马看花了。</p><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中只记住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博物馆的设计是苏州人贝律铭。</p><p class="ql-block">贝律铭是苏州人。一般人只知道他是建筑设计师,北京的香山饭店,巴黎的卢浮宫广场,都是他设计的。名声很大,水平很高。但是贝律铭的比较详细情况就不清楚了。所以,想介绍一下贝律铭,介绍一下他的经历。</p><p class="ql-block">第二件是发现了一个新词儿“锔磁”。苏州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王华祥个展“锔磁—-撕裂的修复”。或者叫做一种“涅槃”重生的艺术。</p><p class="ql-block">“锔磁”是修复的意思,原意是修复磁器,修复容器。“锔盆、锔碗,锔大缸”。是百姓民生中流传很广的一种小生意。在中国也有个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艺术当中,在艺术家的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很有意思。是一种破坏的修复,当人们不再追求完美的时候,用锔磁来表现残缺,破坏,用另外一种想象空间表现生活,完全是不同的意境。下面慢慢表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你应该知道的贝律铭,他比想象中更天才。</p> <p class="ql-block">美国媒体报道,2019年5月16日。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就算对其不是很了解,提到他的经典建筑之一,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我们也会都知道,原来是他。这个18岁赴美留学的富家弟子,近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于所爱的建筑事业,终成为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游走于东西方之间的他,坚持现代主义风格,并在作品中注入东方的意境。被誉为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贝律铭的一生,正如他对建筑与生命的感悟般,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p><p class="ql-block">贝律铭1917年出生在广州,祖上,贝家是吴中的名门望族,清朝时期即为苏州四富之一。贝氏祖宅位于苏州的西花桥巷,现在著名的景点狮子林,以前就是贝家产业,后捐给国家。贝氏家族人才辈出,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亲贝祖贻曾长期在中国银行工作,1946年还出任过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总裁。</p><p class="ql-block">贝氏全家福,左一为贝律铭&nbsp;</p><p class="ql-block">贝律铭,亦为光明之意。</p> <p class="ql-block">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远渡重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又读了哈佛。</p><p class="ql-block">不论是天赋还是兴趣,真正奠定其国际建筑大师地位的,即是赴美留学的这段时光。</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贝律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宾大建筑系声名显赫,是梦想成为建筑师的中国留学生首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即是宾宾大学子。但当时的宾大更注重古典主义装饰艺术风格,建筑系课程中有建筑艺术,而无建筑工程课程,贝律铭的强项则是数学和自然科学,他意识到自己如在宾大,可能会一事无成,故而做出转学之举。</p><p class="ql-block">1939年贝律铭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士学位,本想马上回国,但抗战爆发关山阻隔,父亲让他在情况好转再回来,他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后与妻子一起转赴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在哈佛时,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担任他的导师。</p> <p class="ql-block">贝律铭在哈佛。</p><p class="ql-block">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这一点毋庸置疑,也难怪我对立体主义开始发生兴趣,就是感觉到它与建筑之间有某种共生关系的时候,在这方面而言,施布西耶的作品无疑影响了我。</p> <p class="ql-block">在波士顿的日子里,贝聿铭将自己泡在图书馆中,吸收各种现代主义的思潮,而其中他最为崇拜的就是勒科布西耶,雷克布歇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功能主义建筑的态度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1935年11月男神科布西耶造访麻省理工大学,贝利明后来回忆。和科比科布在一起的两天,可能是我建筑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30年后重读这封信依然潸然泪下,纽约地产大亨威廉.起肯多夫在自然中坦承对这位才华会烦,精明过人的东方年轻人,相见恨晚,他曾对贝律铭说,我们将要做的种种事情将大大区别于优越于这个国家其他任何人正在做的一切,而你作为一名建筑师无法拒绝这样的挑战当时并不知道啊。他的这条建议与主义与贝祖诒给儿子的忠告不谋而合。优秀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而且要使他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所以在一九四八年。31岁的哈佛大学建筑系助教贝律铭,离开安静的校园,从他居住的波士顿剑桥小镇,来到大城市纽约。</p><p class="ql-block">对这位东方青年而言这个决定不仅仅意味着自此从安静的学术界投身到一个喧嚣的商业界,也是他人生轨迹就此转变的一个节点,在那里,贝律铭学到了城市规划。如何进行高端融资,政府的相关法规及商界的实用主义等。对于成功的建筑师来说,这是除了建筑设计外必备的职能技能。</p> <p class="ql-block">贝律铭向齐肯多夫介绍四季酒店</p><p class="ql-block">在这一时期贝律铭完成了许多设计项目。但在建筑上的品质,大多平庸,不出彩其为建筑师协会所不地的标签,让贝立明对前途开始了新的思考,虽然其很多夫对贝里明非常肯定,贝里明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齐肯多夫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习近平多次曾给贝利明和他的合伙人写了一份很动情也很伤感的告别信贝利明后来说30年后重读这封信,依然潸然泪下。我更加耐心,因为我是个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贝律铭。 1956年</p><p class="ql-block">没有人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贝律铭著名的职业生涯中也曾也曾遇到过诸多挑战和难关,但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p><p class="ql-block">终于贝律铭在1963年迎来了它第一次真正成名的时刻。那一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他的家人决定在波士顿修建一座私人图书馆,以表纪念。</p><p class="ql-block">当时和贝律铭共同竞争这一项目的建筑师包括: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然而,杰奎琳肯尼迪却选择了几乎没什么名气的贝律铭。</p><p class="ql-block">在接待杰奎琳时,贝律铬重新布置了事务所。并摆放了一些她喜欢的花草,而且也准备了非常专业细腻的设计方案,他很考虑肯尼迪家族的风格。相比之下密斯很骄傲,路易斯康不修边幅,办公室更是乱糟糟的。</p><p class="ql-block">杰克林本人说:</p><p class="ql-block">“这是个非常动情的决定......他满是自信,让我想起了杰克(约翰肯尼迪的昵称)。他们是同一年出生的。我决定和他一起迈出大胆的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更加耐心,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假设我说,某个业主不喜欢我的设计,我不会在意。我会换个日子再来。”</p><p class="ql-block">———菲律宾</p><p class="ql-block">“我不相信这些(称谓),他们如过眼烟云而真正留存下来的那一个还是建筑本身———各个时代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律铬和肯尼迪夫人杰奎林</p> <p class="ql-block">贝律铬和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新闻发布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肯尼迪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肯尼迪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肯尼迪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贝律铭在苏州</p> <p class="ql-block">八十80年代贝律铭在苏州。</p><p class="ql-block">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秀美美术馆。贝律铭用自己的作品征服了世界。</p><p class="ql-block">曾有人这样评价他。贝律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的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吸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的在两个世界里穿越。</p><p class="ql-block">1981年法国推出巴黎卢浮宫重建计划。贝律铭说。要么给我做。要么我放弃。年龄大了不想竞争。在一个国家工程中指定而非竞争舆论,压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玻璃金字塔方案公布后更引起轩然大波。据统计,有90%的法国人反对金字塔方案。</p><p class="ql-block">“贝律铭会毁了巴黎!”</p><p class="ql-block">有巴黎市民见到贝律铭后朝他吐口水。包括米兰昆德拉。尤尼斯库这样的名流都反对。他们评价方案是“光洁黑板上的指甲划痕”、“法国脸上的一道疤”、“破坏了我们每天的遛狗路线”。</p><p class="ql-block">后来的结果自然证明了贝律铭的正确。并进一步成就了他的大师地位。</p> <p class="ql-block">后来的结果自然证明了贝律铭的正确,并进一步成就了他的大师地位。</p> <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贝律铭于卢浮宫前</p> <p class="ql-block">八十80年代贝立明在苏州。</p><p class="ql-block">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从中国的香山饭店。再到日本的秀美美术馆。被李明用自己的作品征服了世界。曾有人这样评价他。这里面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的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吸取了精华。又以游刃有余的在两个世界里穿越。1981年法国推出巴黎卢浮宫重建计划。被李明说。要么给我做。要么我放弃。年龄大了不想竞争。在一个国家工程中指定而非竞争舆论,压力可想而知。玻璃金字塔方案公布后更引起轩然大波。据统计,有90%的法国人反对金字塔方案。被李明会毁了巴黎。有巴黎市民见到贝利明后朝他吐口水。包括米兰昆德拉。尤尼斯库这样的名流都反对。他们评价方案是光接黑板上的指甲划痕。法国脸上的1~8破坏了我们每天的6个路线。后来的结果自然证明了贝立明的正确。并进一步成就了他的大师地位。</p> <p class="ql-block">日本美秀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贝律铭与其设计的苏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向他致敬</p> <p class="ql-block">王华祥个展,锔磁展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