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的绝唱让我们流泪,让我们自豪

期望

<p class="ql-block">为了想学会拉《二泉映月》,我费了很大的力气,花了半年的功夫。但还是拉的不好。</p><p class="ql-block">是有多种因素的限制;记忆力不够。手指头也不争气。</p><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是阿炳的创作。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江苏、无锡。三岁丧母,20丧父,34岁双目失明。他生存在一个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年代,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抗日时期。</p><p class="ql-block">国乱当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年月。他的人生坎坎坷坷,命运颠沛流离。背着琵琶、二胡流落街头卖艺渡口。</p><p class="ql-block">然而,一切的……一切,并没有把阿炳压垮,他一然正作起精神。就连当时的恶霸强奸民女,迫害至死。他气愤填胸,自作自演,用他的演艺自唱自拉,揭穿万恶。</p><p class="ql-block">他创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有《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长曲。</p><p class="ql-block">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松寿,孩童时期和阿炳相邻居。年少时也喜好二胡演奏,阿炳常常指示点拔。后来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p><p class="ql-block">一天,黎松寿在老师琴房外活动手指,拉起了阿炳教他的乐曲。曲终,有一人过来讯问:‘这是什么曲子?’当埸,老师告诉他:‘这位问你的先生是从中央音乐学院来的杨荫浏教授。黎松寿说这首曲是我家乡一民间艺人教的,没名字。</p><p class="ql-block">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到江苏——无锡为阿炳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弁音乐长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练习,分两次录取。</p><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中乐系拟聘阿炳为音乐教师,身患重病无力应聘,同年12月与世长辞,享年59岁,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三房”墓地。</p><p class="ql-block">要不是教下同乡邻居少年小朋友黎松寿,却埋没了人才,埋没了经典创作,同时也埋没了他对文艺界的伟大奉献。</p><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在世界享有很高地位,曾经日本著名的世界级指挥大师感动的双膝跪地,泪流满面,这样千古绝唱让中国人的我们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献丑了,想听,打开听听!</p><p class="ql-block">听后多加指示点拔,热烈欢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