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track="6">西方国家工业起步早,因此在某些技术上我们常被“卡脖子”,比如芯片。<br></br></h3></br><p data-track="7">但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这些年来我们也自主研制并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这些科技除了能极大提高我方生产力外,也是对西方搞技术垄断或限制的反制利器,只是这样的例子相对较少,而本文将谈到的“乌金纸”生产制造,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卡西方脖子”的关键性技术。</h3></br><p data-track="8">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项被国家安全部门列为保密级的尖端技术,却在2008年时被外人勾结内贼所窃取。</h3></br><h3> <h3>“乌金纸”重要生产原料——黄金</h3></br><h3>2008年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南京公安局突然接到一个报案电话。</h3></br><p data-track="14">报案电话是全球金箔制造基地南京金箔厂打来的,厂方向警方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目前市面上竟有大量与南京金箔厂高度近似的“乌金纸”公开出售,厂方在验证这些“仿冒品”后,发现其技术指标与该厂的保密产品几乎完全一致,因此严重怀疑厂内的国家级保密技术“乌金纸”生产工艺已泄密。</h3></br><p data-track="15">此消息非同小可,马上被汇报到北京,科技部迅即派出专家赶赴南京,另一边国家保密局也迅速介入此案,与南京方面的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展开调查。</h3></br><p data-track="16">一个小小的“乌金纸”,很多人估计连这名字都没听说过,何以弄得如此惊天动地?</h3></br><p data-track="17">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制造、现代精密电子、医药美容甚至普通的装饰装修行业里,有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原料——金箔。</h3></br><h3> <h3>金箔</h3></br><p data-track="76">金箔是由黄金反复捶打后形成的极薄薄片,其制作工艺在全世界都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之前,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建筑装饰材料“贴金”或医用价值,没错,它还是一种中药。</h3></br><p data-track="19">进入现代以来,黄金因其优良的延展性、导电性、反射性等多种特性,传统金箔升级为更薄的“超薄金箔”,并成为一种重要工业原料,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中得以广泛应用。</h3></br><p data-track="20">譬如厚度为0.3毫米的金箔膜对红外线的反射率本身已高达98.44%,而更薄金箔的红外反射率可提高到近100%,因此“超薄金箔”常用于军事设施红外设备以及反导装置中。除此之外,航空航天、精密电子等高科技行业里“超薄金箔”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h3></br><p data-track="21">此等关键性技术,已掌握的国家无不视为绝密,密不示人。在上世纪,我国于该技术上受制于人,只能仰人鼻息,当时甚至有海外同行轻蔑地放出话说,“给中国20年时间也搞不出来!”</h3></br><h3> <h3>“红旗”反导系统发射瞬间</h3></br><p data-track="68">1998年,南京金箔厂组织数十位技术人员展开攻关,参考中国古代金箔制作工艺,经数百次试验,于2000年一举突破金箔制造技术,傲视全球。</h3></br><p data-track="23">新技术的关键,便是“乌金纸”。</h3></br><p data-track="24">“乌金纸”与“金箔”不同,它是锻造金箔时垫在黄金下面的一种材料,成分组成极为复杂,可承受千百万次的锤打而不变形,南京金箔厂掌握了此项技术后,由此迅速占领国际市场。</h3></br><p data-track="25">1998年之前中国金箔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不到1%,新技术一出后,中国金箔在全球市场份额猛增到60%,海外竞争对手遭受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h3></br><p data-track="26">原本日本金泽市为世界金箔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南京金箔厂运用新技术后,金泽市最大的金箔生产商不得不将生产环节全部委托给南京金箔厂,日方只负责销售,而意大利、德国过往的那些金箔的世界级供应商,基本上全部倒闭......</h3></br><h3> <h3>金箔下垫着的,便是“乌金纸”</h3></br><p data-track="27">这等技术,自然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01年,新技术“南京金箔锻制工艺”被科技部和国家保密局正式列为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加以保护。</h3></br><h3>所以南京金箔厂的报案,才显得如此重要。</h3></br><p data-track="28">国家级重要保密技术泄漏,尤其是独步全球的、与军事工业等产业密切相关的关键性技术泄漏,其引发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仅如此,刚刚如朝阳般升起的中国金箔产业也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h3></br><p data-track="29">当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新技术才能制作出的“乌金纸”,很显然,“乌金纸”的秘密已然泄漏,此时只有尽快破案,抓到犯罪分子,国家的损失才能降到最小。否则技术一旦在犯罪分子手中扩散,后果不堪设想。</h3></br><h3> <h3>南京金箔厂,现为南京金箔集团</h3></br><p data-track="30">负责调查的南京检察机构迅速排查嫌疑人,当时全中国对“乌金纸”具体配方和工艺知情的只有5个人。</h3></br><p data-track="31">但这5个人都是参与研发“乌金纸”的重要人员,是功臣,不宜随便怀疑,而且这5个人里,部分人也只了解工艺流程的一部分,对于全套技术却是不知情的。但市面上却连成品都出现了,这说明失窃的应是全套技术资料。</h3></br><p data-track="32">很显然,追查市场上仿品的来源,顺藤摸瓜找到生产方,才是破案的关键。</h3></br><p data-track="33">从2008年8月开始,南京市下关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的吴局长(化名)和特意挑选出的侦查员潜伏入南京龙潭古镇金箔市场,装扮成金箔采购商进行秘密调查,以追查市场上“仿乌金纸”的来源。</h3></br><p data-track="34">这场“卧底”行动应该说是有相当风险的,因为当时南京检察机关还不能确定“乌金纸”技术的失窃,是否和境外势力有关,如果确为境外情报部门特务指使,那么吴局长等一行人的“卧底”行动很可能会有极大危险。</h3></br><h3> <p data-track="99">历经1个月的走访调查,吴局及侦查员们终于摸清了市场上销售“仿乌金纸”过程中复杂的“上下线”情况,并最终追查到秘密销售“仿乌金纸”的源头——隐藏于江苏句容市宝华镇铜山半山腰上的一家叫作“方圆博叶”的秘密工厂。</h3></br><p data-track="36">经过侦查,检察院发现了这家工厂极为蹊跷,不但厂址隐藏在人迹罕至的山里,而且长期铁门紧锁,里面还饲养有凶猛的狼狗看门。据“知情人”透露,这家工厂的负责人外人只知叫“徐老板”,行踪诡秘,厂里从来就不允许他人进入,连看货都不行。</h3></br><p data-track="37">毫无疑问,这家销售“仿乌金纸”的工厂具有重大嫌疑,侦查员们随即以买家身份,通过从“知情人”身上获取的电话与这位“徐老板”取得了联系,表示希望购买一部分“乌金纸”。</h3></br><p data-track="38">生意上门,“徐老板”自然不会拒绝,双方在电话中约好在南京栖霞区交货,每包售价1800元。但是当侦查员赶到交易地点后,“徐老板”却并没有现身,而是通过电话告知侦查员,要临时变更交易地点到南京新街口。</h3></br><h3> <h3>句容宝华深山雪景,秘密工厂藏在山腰</h3></br><p data-track="80">侦查员又赶紧去往新街口,谁知到了后,“徐老板”还是没有出现,他又把交易地点换为了中央门,之后又换到南京车管所大门。</h3></br><p data-track="40">这个神秘的“徐老板”,仅一次交易,便4次更换交易地点,其谨慎小心之处丝毫不亚于毒贩。</h3></br><p data-track="41">侦查员最终在车管所门口拿到了“货”,随即这包“仿乌金纸”被送到南京大学检测,很快检测结果出来,这包“仿乌金纸”与南京金箔厂的产品成分几乎完全一样!</h3></br><p data-track="42">目标就此锁定,“方圆博叶”纸厂,正是市场上“仿乌金纸”的秘密生产窝点!</h3></br><h3> <h3>南京大学</h3></br><p data-track="82">仅仅查出生产窝点还不够,调查的最终目的,是要查清“乌金纸”这一国家保密技术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还有这起泄密大案背后的主谋究竟是谁,这,才是侦查的关键。</h3></br><p data-track="44">由此专案组决定,暂不打草惊蛇,继续暗中监控,以待时机。</h3></br><h3>而另一边,有关排查泄密嫌疑人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h3></br><p data-track="45">前文已粗略讲过,“乌金纸”的生产技艺全国只有5个人知情,他们分别是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4号技术员以及5号技术员,在没有查清谁窃取了机密之前,应该说这5人都有作案嫌疑。</h3></br><p data-track="46">很快前线就传来重要情报,5名掌握工艺流程之人中,4号技术员陆某和5号技术员黄某,竟然先后现身于那个隐藏在半山腰里的那个秘密制造工厂里!</h3></br><h3> <h3>检察院办案车辆</h3></br><h3>4号技术员和5号技术员,与这起惊天泄密大案,必定有重大关系!</h3></br><p data-track="47">案件侦查至此,抓捕时机已然成熟,南京下关检察院迅速向上级汇报了情况,上级随即同意实施抓捕。</h3></br><p data-track="48">2008年10月8日,南京下关检察院会同警方,组织3个抓捕小组、1个搜查组、1个机动组共计30余人,分乘6辆车赶赴句容半山腰里的那家秘密工厂,实施抓捕行动。</h3></br><h3>吴局与句容警方以登记外来人口为名,敲开了这家秘密工厂的大门。</h3></br><p data-track="49">只见里面工人正在生产“乌金纸”,而4号技术员陆某,当时正在厂内指导生产,吴局长立刻发出抓捕信号,行动组与警方随即冲进了秘密窝点,当场人赃俱获。</h3></br><p data-track="50">而另一边5号技术员黄某得知4号被逮捕后,闻风而逃,随即被公安部通缉,当月下旬,其人在强大的法律威慑下,投案自首。</h3></br><p data-track="51">经过对陆某、黄某以及“徐老板”等人的审讯后,此案的来龙去脉最终浮出水面。</h3></br><p data-track="52">陆某和黄某当年是南京金箔厂“乌金纸”研究小组中的核心成员,与此同时,陆某丈夫陶某同样也在该厂工作,担任仓库保管员一职。</h3></br><h3> <h3>南京金箔厂员工用鹅毛将金箔从乌金纸上取下<br></br></h3></br><p data-track="53">2001年,“新型乌金纸”技术研制成功后,陶某见新技术市场如此广阔,便向妻子陆某提出,希望能搞个“第二职业”,也生产“乌金纸”,多赚点钱。</h3></br><p data-track="54">陆某被说服了,但她只掌握了部分配方和工艺,由此她又拉掌握了另外部分配方的黄某入伙,二人掌握的技术相加,正是“新型乌金纸”的几乎完整的配方和工艺。</h3></br><h3>陆某和其丈夫陶某、以及黄某等人就此走上犯罪道路,其中陆某和黄某负责技术层面,陶某则负责生产以及销售。</h3></br><p data-track="55">但想要生产“新型乌金纸”不是那么简单的,陆某和黄某加起来,虽然掌握了绝大部份技术,但还有一项关键性技术她们是不知道的——生产“新型乌金纸”,必须添加2种至关重要的添加剂,而这2种添加剂的成分,陆某和黄某并不清楚。</h3></br><p data-track="56">由此陆某和黄某利用自身技术员身份,从厂里实验室中盗取了这2种添加剂实物作为参照物,3人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在陆某家阁楼上刻苦攻关。</h3></br><p data-track="57">3人历经5年时间,100多次试验,累计花费5万元,最终于2007年破解了添加剂的成分。</h3></br><h3> <h3>附着在乌金纸上的金箔<br></br></h3></br><p data-track="58">3人欣喜若狂,共同出资在句容山里建了那间秘密工厂,为掩人耳目,3人又以陶某哥哥名义办理了相关生产执照,由陶某负责经营,为隐藏身份,陶某对外谎称自己是“徐老板”。</h3></br><p data-track="59">这家工厂或者说作坊,建好后1年内,就生产出600多包“乌金纸”,对外低价售出100余包,回款15万元。幸得南京检察院和警方迅速查出根源,斩断了其后续泄密的可能,否则“乌金纸”这项国家级保密技术一旦从其手中扩散甚至售予境外,后果不堪设想。</h3></br><h3>2009年5月,陆某因泄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陆某丈夫陶某判处有期徒刑2年,黄某另案处理。</h3></br><p data-track="60">这起13年前的泄密大案,就此尘埃落定,但它所折射出的2个重大问题,在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3></br><p data-track="61">毫无疑问,此案中的陆某和黄某虽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但其科研水平是相当过硬的,二人不但是“乌金纸”研制过程中的核心成员,后来还凭一点样品就破解了关键的添加剂成分,具有卓越的研究能力。</h3></br><p data-track="62">这样的科研人员,最终却为了一点钱而以身试法。这其中固然有二人将身外之物看得过于重要的原因,但这也反映出某些客观现状,国内的某些企业或机构,确实应该关注一下掌握核心科技人员的待遇了。</h3></br><p data-track="94">最近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张荣桥总师在央视期待“希望给团队的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恳切真诚,言犹在耳。</h3></br><h3> <h3>张荣桥总师接受白岩松专访</h3></br><p data-track="2">而另一边演艺圈的“天价片酬”现象却不时显诸于报端,某女星3个月1.6亿收入,完全超过了普通人对“薪水”这一概念的最大想象,科学家和演艺明星,究竟谁对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重要,不言而喻!</h3></br><p data-track="3">另一个问题是迫切需要对科研人员加强保密意识宣传。不少科研机构或企业的重大技术研究人员,掌握着国家关键技术,这样的人一旦泄密甚至叛变,其破坏性较之普通人更为严重。</h3></br><p data-track="4">此案中的陆某、黄某,假如其手中的“乌金纸”技术泄露到国外,那对中国的金箔制造产业,毫无疑问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h3></br><p data-track="5">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上的关键人员,高收入无可厚非,但给他们的高收入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度,假如掌握了核心技术,却拿去给对手服务,这样的人,破坏性更大。</h3></br><h3>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本人,却一定是有国界的!</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