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宋乡校与明清辖区</p><p class="ql-block"> 明《永乐乐清县志·翁敏之传》(见下图)记载:“(翁敏之)所居旧有乡校,乾道丙戌(公元1166年)海溢废,敏之与族人旁址辟新学,匾曰:‘图南书院’。”图南书院是南北宋之交永嘉学派在柳市的一个平台,故址在今柳市镇后街村横街的东昌屋(清末商贾方博臣所建),与原周老爷殿相望。其“所居旧有乡校”是乐清历史上第一名进士郑邦彦(1091—1141)主持的,“宣和间(1119—1125)邑大夫兴乡校,以乡先生郑君邦彦主之。”(见王十朋《王梅溪集》)乡校在1166年遭“海溢”,说明当时的柳市(今横街)东南方濒临大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嘉靖《温州府志》记载的海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乡校,古代地方学校。 周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子产不毁乡校的记载:“郑人游於乡校以论执政。” 杜预注:“乡校,乡之学校…… 郑国谓学为校。”晋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更拜恂(寇恂)为汝南太守。郡中无事,乃修乡校,能为《左氏春秋》者,亲与学焉。” 宋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 关子开 ,颇有前辈风,尝为乡校直学。” 明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及游乡校,擩嚌羣经,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乐清的乡校,翻遍历代县志,唯一的记载在柳市,即《永乐乐清县志·翁敏之传》中所述。这里说乡校在乾道丙戌遭海溢,是指历史上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八月秋分日的晚上,温州沿海,月色消退,突然海面怒涛汹涌,海水冲上陆地,瞬间,冲垮了城镇和村庄,冲毁了盐场和农田,海上和江中的船只纷纷倾翻。不过一顿饭工夫,温州沿海几万人殒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乡校只此一处,且在柳市。可见,郑邦彦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丁父母忧时所主持的乡校应该就是这里,即七八十年代的柳市烟糖酒公司的所在地。后来南宋翁敏之在乡校西面创办的图南书院(乐清县志记载<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翁敏之号“图南”),</span>故址在今天的柳市镇后街村横街东昌屋,现在清末建的东昌屋还比较完好,大门上的石刻对联依旧:“天上无星不拱北,门前有路可图南”。在乡校东南方,横过街就是元丰九先生之首的周行己的府第,即后来的周老爷殿。下左图为如今的东昌屋大门,手机摄于201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郑邦彦(1091——1141),字国财,乐清县(市)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柳市凰屿人,是长(象)山郑氏始祖五六公的孙子,曾经跟从“永嘉九先生”之一的瑞安白门人许景衡(宋高宗赵构的尚书右丞,即副相)学习,博综经籍,尤长于《易》,书法遒劲。才闻名于史,被载入明《永乐大典》等史册。宋政和初(1111)入京学,介特慎交。解褐,登重和(1118)进士,授沧州教授,再授台州教授,皆以母、父先后亡故而丁忧六年不赴,后教婺州。高宗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卒于婺州教谕任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永乐乐清县志》上记载的郑邦彦传</p><p class="ql-block"> 郑邦彦在家乡<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丁忧的六年正是</span>宣和年间(1119——1125),主持乐清乡校,儒生从之游者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学生是<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瑞安曹村的曹逢时(约1113——1170),历史上曹村出了82位进士,第一位就是这个和状元王十朋同榜且是同窗好友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曹逢时。</span></p><p class="ql-block"> 郑邦彦是郑惟玘之子,父子两人名字皆刻在乐清丹霞山白鹤寺寺钟上,此铜钟现存乐清博物馆。清·戴咸弼《东瓯金石志》卷五有郑邦彦作的《白鹤寺钟铭》(见下图),这是目前郑邦彦唯一留世的文章。寺钟上还刻有其妻“林四六娘”和“郑惟玠”的名字,后者疑为其父昆仲,但宗谱上没有记载,只有与郑惟玠的“玠(jie)”普通话音近、柳市话却截然不同的郑授戬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戬”(</span>jian)。郑邦彦子郑挺字孟学,南宋两优释谒,失纪年;曾孙郑经贺(字介福)从凰屿迁居七里浦口,是乐清柳市镇七里郑氏始迁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郑邦彦还曾在家乡创办凤山书塾(又称凤凰书院,《道光乐清县志》载:“在五都凤屿,长山郑氏建。”),主持乡校(故址在今柳市横街东昌屋东),亲自教授弟子,声名远播。寓居柳市的瑞安才子曹逢时(约1113——1170)亦来求学,跟郑邦彦学习《易》。曹逢时好友、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其《王梅溪集》(收入《 乐清谱牒文献选编 》为“亨二十二府君行状 ”篇)中写道:"宣和间,邑大夫兴乡校,以乡先生郑君邦彦主之。郑学术渊粹,为时名儒,从之游者以百数。"可见王十朋对郑邦彦的学问和教育成果是很尊重的。《隆庆乐清县志》对郑邦彦的事迹也予认可,并加了一段评论,说自我标榜一直是有才学者的通病。如果都像郑邦彦这般孤高而不流俗,怎么会产生东汉党人这样的祸害呢!既博学多才又遵循大礼真是难啊!赵鼎作为良相,虽赏识其贤才却没能重用他,真是太可惜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修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四月的象山郑氏宗谱,明确记载了郑惟玘、郑邦彦父子。</p><p class="ql-block"> 博学多才的郑邦彦长于经学,尤其擅长于《易》,当时钻研《易》者很推崇仿效他。宋徽宗政和(公元1111——1117年)初年,郑邦彦进入京师太学,根据每月考试登记表,曾接连五次名列第一,声名一下子响亮起来。太学和国学两个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想见他一面,却有得不到机会的。在他中重和年(公元1118年)进士后被委任为沧州的学官,后来转授台州学官,都因为父母病故守孝而不能前去上任。公元1126年孝服满后,郑邦彦到主治湖南的席益那里做了幕僚。当时赵鼎当丞相,席益极力把郑邦彦推荐给赵鼎,赵鼎对检正官林季仲(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平阳人,宣和进士,和他的三位兄弟也都是许景衡的学生)说:“郑邦彦乃两学(国学和太学)名士,怎么安排他呢?”林季仲说应当恢复郑邦彦的旧职,于是就安排郑邦彦做了婺州(今金华)的学官。到了婺州后,郑邦彦一心一意培养人才。过了几年,当地的士大夫都以他作榜样。因积劳成疾,绍兴辛酉年(1141)郑邦彦病逝在任上。他操行端正,行为举止稳健,注重礼节。他的经史书籍都是自己动手抄写,笔划遒劲有力,没有一个字写成行草,看到的人没有不叹服的,可谓字如其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永嘉元丰九先生是指,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蒋元中、沈躬行、戴述、赵霄、张辉等九人去中原汴京太学学习,研究“伊洛之学”,史称“元丰太学九先生”。郑邦彦就是师从九先生之一的、北宋和南宋交替期的朝廷大臣、瑞安人许景衡学习。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氏后来升任尚书右丞,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忧国忧民,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位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其中《横塘集》诗文并茂,后人赞其文“坦白光明,粹然一出于正”,称其诗“吐谈清拔,不露伉厉之气”。《横山阁》、《池上》等诗作,清新隽永,文采生辉,是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光绪乐清县志》上载有许景衡写给郑邦彦的一封信(见上图),从内容来看,许景衡对郑邦彦的学问十分赞赏,对郑邦彦的好学颇为推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从《永乐乐清县志》可以大致查到明初柳市的辖区范围,长安乡下辖五都、六都、七都、八都4个,包括图28、里39,柳市在八都。卷六桥梁篇中记载:“峡门桥去县西一十三里,在永康乡一都,通柳市路。”“河岙桥去县西二十二里,在永康乡一都,通八都柳市。”“后洋桥即柳市桥,去县西三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一都。赵庄桥(今后街龙首桥)去县西三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东头桥。东头桥去县西四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柳市。西头桥去县西二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屿岙桥。”“西金桥去县西三十里,在长安乡八都,通柳市。”则柳市当时北至峡门桥、河岙桥、后洋桥,东到赵庄桥,南通屿岙桥,西达西金桥。</p><p class="ql-block"> 到清《道光乐清县志》记载,更明了:“长安乡八都,旧十图,隆庆《志》九图,今二图。一图:西垟、上金垟、上来桥、龙绕浃、横带桥、尚家垟、西金、金丝河、泮珠垟、蒋家桥、洋田;二图:柳市、新桥、仁宕、尚家垟(与上重复,可能与一图各占一半)、楼下、排岩头、山后。”其桥梁篇,记载了八都境内的二十四座桥:“柳氏桥一名柳市后垟桥(永乐《志》:“即柳市桥,去县西三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一都。”光绪《志》作包宅桥,宋政和元年建造);赵庄桥一名担水桥 (永乐《志》:“去县西三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东头桥。”是南宋宗室随宋高宗赵构避金兵,居柳市赵庄时所建);东安桥即东头桥,宋翁图南建,嘉庆己卯里人重建砌以石栏(又称武桥,即今后街大桥。永乐《志》:“去县西四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柳市”);西安桥即西头桥(又称文桥。永乐《志》:“去县西二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屿奥桥。”),宋翁图南建;坊桥(即今方桥)通上金垟;龙首桥一名火烧桥,在柳市,胡琨建(光绪《志》:明弘治元年八都刘雅、包泰同重建);新桥在新桥村;陈荡桥东西各一(永乐《志》:“仁荡桥去县西二十八里,在长安乡八都,通横带桥。”光绪《志》:今改为迎带桥,清乾隆壬午尚家垟黄氏重建);白岩桥(光绪《志》:即祥瑞桥,宋嘉泰元年,南滋囗同男克科建);锦带桥(光绪《志》:在楼下福泉寺前。明嘉靖庚戌,本都赵玻同族倡建,本都胡惠、胡裔同男金斌助建);楼下桥,嘉庆戊辰陈文井(误,当为轩字)建(光绪《志》:即福泉桥,清嘉庆二年,本里陈文轩同侄尚祯助建,陈尚微、弟尚泳、侄秀棣助钱五千);五婆桥,余世珍建,嘉庆庚申赵波重建(光绪《志》:在金家岙。宋元祐庚申,曹川胡宪曾、林子、林孟旭、孟霈鼎建。明嘉靖三年郑赐重建);陡门桥在七里;东庆桥,道光癸未郑有三、张卓光、张卓岳建;西庆桥,嘉庆己巳叶位南、叶祥光建,道光甲申庠生叶兆槐、叶永华重建;西金桥在西金(永乐《志》:“去县西三十里,在长安乡八都,通柳市”);尚郎桥(永乐《志》:“去县西二十八里,在长安乡八都,通察岙桥”);横带桥在横带河(永乐《志》:“去县西二十八里,在长安乡八都,通仁荡路。”光绪《志》:明万历四十二年重建);升仙桥在仙垟(永乐《志》:“去县西二十八里,在长安乡八都,通西金桥”);刹社桥即察岙桥(永乐《志》作察屿桥),嘉庆己未薛佳春重建(永乐《志》:“去县西二十七里,在长安乡八都,通白岩头路”);山下桥通河头路;屿岙桥(永乐《志》:“去县西二十五里,在长安乡八都,通七都”);蒋家桥(光绪《志》:明万历己卯本里蔡商重建);上来桥。以上俱八都。”这样大致能说明,八都包括今天的包宅、后垟、前街、后街、上园、新桥、东仁宕、西仁宕、木山后、白岩头、楼下、金丝河、西金、横带桥、上来桥、尚家垟、仙垟、西垟、上金垟、泮珠垟、蒋家桥、洋田等村落。</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扫祭祖先坟墓,看见我高祖的墓碑上刻着:“清 八都四 柳市村”,落款是民国十年(公元1921)。而我1986年在柳市镇木山后村驻过,曾在村东山上看到过古墓碑,刻着墓主的住址“清 八都二 雾山下村”。柳市话中的“雾”就读如“暮”,说“雾露”听来就是“暮露”,因“暮”笔划多,又简化成“木”,雾山下村后来就简化雅称为“木山后村”了。</p> <p class="ql-block"> 再观山脉,八都之内,《道光乐清县志》只记载有白岩头山,曰:“在八都,五星斗迤西为覆船山(隆庆《志》:一名凤凰,白岩头之支山也,附连有楼下山。) ,又西为白岩头山,【山蹇】嵼碪【石咢】,石质纯白,故名白岩(俗称排岩,以其岩峦排列也)。北折为睦睦山,山西有长安乡,乡名以此。又有刹屿(即察屿)。”</p><p class="ql-block"> 又观埭:七里大埭在七都,八都有洋田埭、卢屿埭(在海边)、新河埭(在海边)、猫儿埭(在洋田)四条。因此,七里大埭和陡门桥是七都、八都的分界。</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八都东至赵庄桥(今后街龙首桥)、火烧桥,与蔴园为界;南至七里大埭、陡门桥;西至蒋家桥、西金桥;北至后垟桥、荷岙桥,与荷岙村、方斗岩村(古称横径,今龙泾村)为邻。</p> <p class="ql-block"> “探究柳市”系列篇由温州市郑成功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郑氏联谊中心温州市联络处乐清郑氏联谊会秘书长郑向群,因响应乐清市社科联开展“研访乐清”活动,而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编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