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红枫

靓靓

<p class="ql-block">  宋代赵立夫有一首写枫的诗:“黄红紫绿岩峦上,远近高低松竹间。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用来描绘苏州天平山的红枫恰是正好。深秋初冬,寒风乍起,吹来了寒意,也带来了天平山枫红杏黄的美景。天平山是我国四大赏枫景区之一,古代白居易、唐伯虎、康熙、乾隆等在这里留下过众多的诗词和遗迹。深秋的天平山,你会遇见最美的秋天。它的枫叶带有江南水乡专属的秀美,在古刹旁、溪水间,你总能看到那一抹靓丽的红,山林间枫树的红与银杏的黄相互点缀,格外美丽,真正是醉了看客,美了人间,是一幅难描难画的江南山水画卷,瑰丽壮观。 </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仁宗皇帝手下担任参知政事。一天,仁宗皇帝一开心,就说朕把苏州这座小山赏赐给你了。于是范仲淹便把自家祖坟迁移到这里。范仲淹的先祖范履冰是唐朝宰相。高祖范隋在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他就定居在吴县。五代时父亲范墉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宋太宗端拱二年,范仲淹生于父亲徐州的任所。谁知范仲淹两岁时,范墉病卒,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改嫁淄州朱文翰,范仲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山东邹平度过了他的童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中进士,官居九品。升迁后他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公元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盐仓监可是个了不得的岗位,北宋三位著名的宰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都在这里做过盐仓监。范伸淹就在这个岗位上,奏请沿海筑堤,于是为后人留下了一条捍海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公堤。天平的红枫最早是范仲淹17世孙、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书画家范允临所植。他38岁中进士,历任工部主事、云南推学佥事等职。公元1604年,任福建布政司参议,但他未到任。他把从福建带回的380余株枫香幼苗植于山前,筑室天平山,流连词文,与好友遨游于山水之间,不复在意功名,自称神仙中人。他工书画,时与董其昌齐名。四百多年过去了,枫红时节,天平山麓红霞缭绕、丹枫烂漫。慕名前来观枫赏景的游人如织如云,因而有诗形容"丹枫烂漫景装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p><p class="ql-block"> 天平山早在唐代就是江南旅游胜地,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它其实并不很高,但在江南人们就觉得山高接云了,加上常有白云缭绕,所以古称“白云山”。因山顶平正,又名天平山。唐宝历二年,僧永安在山南麓建白云庵。山半有白云泉,泉水清澈甘冽,陆羽品为“吴中第一水”。白居易赋《白云泉》诗赞曰“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云泉常年不涸,水味甘冽,是天平山镇山之宝。据宋(平江图》所示,山顶原有宝塔,现已无存。从登天平路,经一线天、飞来石、望枫台到可到中白云亭。半山腰的望枫台是观枫最佳地点,深秋登台纵目眺望,似珊瑚灼海,红霞万丈。只见五彩缤纷、锦绣一片,宛如一抹绚丽的彩霞挂在山间,亭台楼榭掩于枫叶之间,露出点点青瓦屋檐,平添诗意。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宛如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用笏板一样,层层叠叠,林立其上,其状“若卧、若立、若搏、蟠拿撑柱、不可名状”,故人们俗称“万笏朝天”。继而向上,有卓笔峰。卓笔峰在上白云,高数丈,下粗上尖,形如笔杆,为天平山最奇特的岩石之ー。及至山顶,环顾四周,近看远眺,农田林网,延绵群山,浩瀚太湖,瑰丽壮观,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天平红枫甲天下”,天平红枫与其它地方不同。叶呈三角状,植株比较高大。明万历年间范允临从福建带回的枫苗,历经四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一株株枫香粗壮挺拔。这些饱经沧桑的枫香树,老而弥坚。有的根部盘突,树干上长着树瘤;有的枝干新展,构成幅幅图画。这些看似老态龙钟的古枫香树,却是生机勃勃。初春,生发满树新枝;夏日,枝叶繁茂如盖。后人栽种的“接班枫”,与古枫林连成一片,时至深秋,景致壮观。这些枫香树,由于树龄、地势、长势不同,以及受山体遮蔽接受的寒气不同,其叶的色彩变化就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甚至出现万绿丛中一株红。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树上同时呈现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色彩,犹如鲜花争艳,人称“五彩枫”。天平山赏枫最好的地方,就是我美篇中红枫拍摄得最漂亮的地方,那就是在高义园附近的小湖边。这里汇集了许多百年红枫,它们的身躯高耸入云,它们的枝干遒劲有力,它们的叶子正在熊熊燃烧……荷塘、古寺、青山、倒影,更增添了枫树的静美。</p><p class="ql-block"> 水平如镜的池塘,池面倒映着远山近树,这个池塘便是著名的十景塘,徜徉于十景塘边,春可看桃,夏可观莲,秋可赏枫,冬可玩雪,一年四季皆有醉人景致。十景塘有九曲桥,红栏曲折。池南是接驾亭与高义园石坊。接驾亭是为恭迎乾隆皇帝驾临天平而建。亭中立有“天平胜迹”碑,碑文为苏州书法名家程可达所书。汉白玉建造的高义园古牌坊,是旧时游览天平山的入口。牌坊为三间四柱云冠冲天式,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属于最高规格。坊额正中镌刻着“高义园”三个遒劲大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当年范仲淹曾捐出自己的私宅和俸禄,在苏州设立义田、义学、义庄,专门用来接济和教育范氏族人,对于范公义举,一代明君乾隆帝也非常敬佩,于是他借用唐代诗圣杜甫的格何“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为天平山庄赐名“高义园”。高义园原为范仲淹祠堂,后院是高义园正殿,里面藏有1751年乾隆初游天平时所题“高义园”蓝底金字盘龙匾,和他手书的“游天平十六韵二首”诗碑两方。高义园西是始建于唐宝历二年,以白云泉得名的白云古刹。现如今古刹前树立着一尊范仲淹铜像,仪态生动,形神兼备,是当代著名雕塑大师王卓予的封笔之作。范公像对面是一片古枫林,林中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御碑亭。建亭的时候,正值大诗人白居易归山隐居,于是亭子得名长生亭。</p><p class="ql-block"> 秋到江南何处去,天平观枫正当时。每到深秋红叶漫天,玉泉轻吟,景色美不胜收的时候。很多游人就络绎不绝来到这里,只为那惊艳世人的一抹秋色。在天平山,顺着山路信步而行,随处都是观赏枫叶的好地方。天平红枫的美,美在诗情画意和人文历史亭台楼阁、曲桥古刹等古建筑,错落有致地掩映于山林之间,增添了枫林的雅致,蕴含着历史悠久的人文故事。枫红时节,天平红霞缭绕,丹枫烂漫。漫步在枫林中,五彩枫叶在舞动中轻轻飘落,遍地斑斓的落叶静卧于脚下,穿行于此,感叹萧瑟秋风今又是,生命在季节的轮回中期昐重生,感悟生命的自强不息。枫叶年年红依旧,不见当年栽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