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引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桥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道西横,烽台东悬。今天的八河水库西岸包括王连街道办事处赵家山村至东岛刘家村的这一片区域,历史上曾是控扼龙门港海域(今八河水库及以东海域)的咽喉要地和石岛通往成山卫官道上的两处重要关隘。东岛刘家村南深入八河水库的陆岛上,现分别存有一处抵御倭寇的古军寨和烽火烟墩。陆岛西端的古道上,自南向北分布有著名的“四道岗”,其中有两道岗分布于此区域内。抗日战争时期,“四道岗伏击战”即发生于此,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1942年冬,日寇在东岛刘家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崂山惨案”,残杀我军民100多人,将此变成了人间“地狱”。</p><p class="ql-block"> 鼓角隐去,硝烟散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凭着勤劳和智慧,这里的人们“还从物外起田园”,逐渐过上富足安康的美好生活。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石岛管理区以及当地街道和村庄,依托八河水库西岸自然风光旖旎和历史人文遗迹众多的地缘优势,全力打造集休闲、观赏、旅游、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养生旅游特色体验区。展望未来,八河水库西岸必将成为一处人文厚重、风光旖旎的山水胜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3日,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史料学会荣成联络处会员十余人,前往王连街道赵家山村和东岛刘家村采风。行走于乡村田野,探访古村落及历史文化遗迹,感受自然风光之美。身心俱佳,其乐无极。采风归来,各成文字数篇。特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水盈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喃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赵家山村出来,顺着新修的水泥路往东南方向走,越过一个小山头,一片宽阔的水域就在眼前铺展开来。站在山顶上,八河水库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水库位于崖头城区到石岛城区之间,坐落于小落河、王连河下游入海口,原八河港湾处。该水库于1975年12月动工兴建,1978年建成中型水库,2001年实施扩建工程,2006年5月省水利厅对八河水库扩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目前,八河水库是一座集城市供水、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水库,也是荣成目前唯一的大型水库。如今的八河水库是石岛城区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并为滕家镇、崂山街道、王连街道等镇街提供农田灌溉用水。</p><p class="ql-block"> 水库的水原本是东西连贯的一片海域,被拦河大坝分为了两片。大坝以西就是八河水库,我们站立的地方正是水库西岸。站在山坡上,只见河面微波轻飏,春水涣涣。几场春雨,让今年的八河水库丰润充盈,活泛清灵。水库北岸是一排排高楼,南岸远山含黛。靠近水岸从东往西依次为青山,茂山,龙山。小山之后是连绵起伏的甲子山脉,山顶那两块大石头依稀可见。这些静默的山啊,总那么深沉,仿佛隐藏着许多秘密。</p><p class="ql-block"> 走下山坡,立于水边,一股清气扑面而来,真想扑进这碧透的水里,像鱼儿一样自由滑翔,管他谁知道乐与不乐。河水由东南环绕东岛刘家村南面的陆岛一直延伸到西北,与南岸的山相依相偎。“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的词适时在脑中闪现,这山这水,确如王观所说秀丽如美人啊!假如要问我最爱去的地方是哪里?当然是“绿水盈盈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峰拥佳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不远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赵家山村,村碑记载为明朝赵姓建村,取名赵家村,后更名为赵家山村。站在赵家山顶远眺,群山绵绵,层林滴翠,白云缭绕。俯瞰,山路逶迤,阡陌纵横,河水泛舟,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赵家山村周边群峰堆叠,形态各异,具以传说或特点而命名。赵家山绵远,东西延伸,传为邻村单家村赵姓地主的山,故名为赵家山。以赵家山为中轴线,风顶子在北,最为高峭;大顶子在东,因山势起伏如浪,积大而名;牛落山在西南,山脊高平,像一头巨牛横卧于八河水库中。自牛落山向北,突兀着两座小山,形似古代的城砖,分称南砖顶山和北砖顶山。依山分岗四道,山岗相连,一座山一道岗,故称“四道岗”。</p><p class="ql-block"> “四道岗伏击战”就发生在这里。1940年8月16日,盘踞在滕家村西岗楼据点的日伪军去石岛港领给养。驻扎在大泥沟村的东海指挥部独立二营得到消息后,在日伪军返回的必经之地--四道岗处设伏,与周边不落岛、套河、小落等村的自卫团配合成功打了一个伏击战。四道岗战斗的胜利,给驻扎在荣成滕家据点的日军沉痛一击,有力地震慑了日伪军,削弱了日军在荣成的军事力量。</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赵家山村,正以优良的山水禀赋,厚重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全力建设新农村。村南处,自山脚向东,修建了一道长长的明渠,河水清澈见底,鳞浪随风,鱼儿穿梭往来于其中。高的银杏、低垂的柳树,俯仰生姿。远处,绿草如茵,樱花飞舞,硬化了的乡村小路旁成片成片的芝樱将大地渲染,成为打卡的网红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寨遗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翱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自己的姓氏一直有着特殊的崇拜。迄今散布于故乡土地上的许多村落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山后张家,东岛刘家,望海曲家……</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东岛刘家村古军寨的遗址上,极目四望,沃野千里,瓜果飘香。回想过去这里曾是战鼓四起、狼烟滚滚的古战场。我们真的要感谢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戍边将士们。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神,也是这片土地的拓荒牛。他们屯田、戌边、知书、尚礼。正是这样一代代的坚守、传承,才有了今天这般美丽祥和的生活。如今他们留下的印记除了这个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外,其他早已踪迹难寻。就像此时蔚蓝的天空上,没有留下一丝白云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芦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乡村之行,我的目光总被那些零碎的墙石和柔弱的墙角花所吸引。</p><p class="ql-block"> 那一块块陆离斑驳的碎石,探不出渊源,看不出年代,可曾帮娲皇补过天?亦或帮精卫填过海?无论有怎样的前生,它们都接受了今世的安排,随圆就方地和同伴一起,被砌成一堵极具画面感的碎石墙。上百年来,甚至数百年来,它们默然肃立,看尽世事沧桑,历经光阴变换,送走一代又一代屋主,却从不言说,虽然每一块石头都能讲述一段岁月变迁的故事——时间让它们自身就站成了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与碎石墙最搭的永远是这些看似柔弱的墙角花。它们从不邀功受宠,也从不登堂入室,每年只是应着节令、守着本分悄悄地生发,不经意间,就绿了屋角,香了墙夹。草本柔弱,没有石头的永恒,秋枯春荣是它们的宿命,它们却欣然接受,只要春来就会发芽,只要花开就会结子,再播撒天涯。墙角花虽弱小,却从不失信,总是迎着第一缕春风,把自己的问候送达,然后恣意生长、尽情绽放,绝不辜负每一寸春光、每一滴雨露,来过,就长得无所顾忌、就开得潇潇洒洒,走得也了无牵挂。</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碎石墙与墙角花,它们一静一动,一恒久一刹那,瞬间让我参透生命,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人类之微憾宇宙之浩渺,甚愚,又何必悲秋伤春?那一堵碎石墙,那一丛墙角花,与我相对,就是年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养胜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麦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河水库西岸的春天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村庄被起伏的小山丘环绕如世外桃源一般。山间除了麦田便是果树和绿化林子。油绿的麦苗长势旺盛,从这座山脚连绵到另一座山脚,被风吹起了滚滚绿浪。现在的地瓜品种早已经过数代改良。眼前村民们在栽植的是蜂蜜罐,其个头不大,甜度很高,冬天烀熟后用来晒地瓜干,特别畅销。老人们说他们家的地瓜干不用出门卖,熟人都是老客户,种地瓜时就都预定出去了,收益也不错。山坡处到处是苹果树园,园子被打理得很好,枝剪得均溜,花开得疏密有致,树下也鲜有杂草,暄软土地上均匀撒着薄薄的新肥,一阵大风吹来粪肥强烈的味道,却也是丰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八河水库西岸的村庄积极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千方百计去建设好家园、改善生活质量。村里的街道虽然不甚宽敞,却干净、整洁,各种花卉、绿植、果树或植于门前,或掩于街角,每一处都与周围的景致相得益彰。为打造这一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品牌,实现经济与精神文化的双赢,石岛管理区各级政府依托八河水库沿岸自然风光旖旎和军事遗迹众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全力打造自然与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和红色教育基地。先后与多个著名企业合作,大力发展绿色康养、历史和红色文化旅游业,打造集休闲、观赏、旅游、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养生旅游特色体验区。不久的将来,在这个三面环水的陆岛上,一定会崛起一座让人瞩目的,集环境美、生态美、人情美、生活美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新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