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将赵云

星火中队

<p class="ql-block">  各位同学们,很高兴能够跟你们一起分享《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这一人物形象。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赵云是良将呢?今天我们就分为四个部分来讨论分析:1.立身有节2.忠诚勇武3.人格高尚4.顾全大局。请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探究赵云吧。</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赵云的生平:赵云(?-29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有诗是这样形容赵云的:“长山有虎将,智勇匹关羽。汗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服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p> <p class="ql-block">一、立身有节</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赵云的出场,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堂堂正正呢?:“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语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正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靡下,不期于此处相遇。”</p> <p class="ql-block">二、忠诚勇武</p><p class="ql-block"> 写他忠诚勇武有三个故事可以体现他的这一特点。分别是:单骑救主、截江夺斗、汗水临江。</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单骑救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拨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只突出重围,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答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逐令飞马传报各处&nbsp;:“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赵云怀抱后主,直突重围,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p><p class="ql-block"> 有诗曰:“血染片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龙。”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一人一枪一马,冲进曹操最精锐的部队虎豹骑中,硬是把刘禅以及他母亲救了回来,你说牛不牛?帅不帅?飒不飒?</p><p class="ql-block">截江夺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孙尚香带走了刘禅,如果孙权这一阴谋得逞,将给刘备带来很大的麻烦。幸亏赵云巡哨回来,一听主母带着阿斗回江东,大惊失色。此时孙尚香与阿斗早已上了船,由于事出突然,赵云只得让一个渔船带着自己追赶。赵云跳到船上,与孙尚香理论,要求将阿斗留下。可是孙尚香丝毫不把赵云放在眼里,并辱骂赵云“这般无礼”。赵云情急之下,一把将阿斗夺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这段书描写出赵云对刘备赤胆忠心,是其最值得信赖的大臣。这更使得我认为赵云品质中的忠诚要排在勇武前面。</p> <p class="ql-block">  别急,还有第三个故事呢?:</p><p class="ql-block">汉水临敌</p><p class="ql-block">&nbsp; 孔明令赵云、黄忠去米仓山劫粮,两人分工,一个劫粮,一个守营,两人以抓阄决定,黄忠抓着了劫粮,与副将张柱。不想曹操命徐晃张合埋伏,围困黄忠军。赵云见黄忠久去不归,乃令张翼守城,去接应黄忠,一路杀死曹将两员,惊退徐晃张合。救下黄忠张著后,赵云归营,命令张翼打开营门,率500弓箭手埋伏,自己立于营门前,曹操军到,赵云营前百箭齐发(仅500人),曹操以为有埋伏,立即撤退,此时天色已晚,践踏而死者无数。赵云遂胜。&nbsp;</p><p class="ql-block"> 赵云力救黄忠,据汉水,寡胜众。可为是有勇有谋,怎能让人不钦佩?在体会到了他的忠诚勇武后,我们可以继续体会一下他的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三、人格高尚</p><p class="ql-block">赵云拒嫂</p><p class="ql-block"> 桂阳太守赵范开城投降,在赵范宴请赵云时提出,将其拥有倾国倾城之色的寡嫂送给赵云,赵云拒之。</p><p class="ql-block">劝主归田于民</p><p class="ql-block"> 在刘备平定了益州时,他本来想将成都的田地宅院,赏赐给那些有功劳的臣子将士。但是此时赵云却站出来了,他认为战争刚刚结束,益州的百姓也都一直在被战火波及,应该将田地宅院归还给百姓们,以收复民心,也便于刘备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赵云真的是忠诚啊!赵云不仅人格高尚,并且顾全大局。</p><p class="ql-block">四、顾全大局</p><p class="ql-block">劝谏刘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刘备称帝后,坚持兴兵讨伐东吴,赵云等大臣均反对。赵云劝刘备说:“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先灭掉魏,则孙权自然归服。如今曹操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的儿子曹丕窃夺了汉朝的皇位。我们应当顺应民心,尽早夺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利于征讨凶顽叛逆,函谷关以东的义士,一定会自带军粮,驱策战马迎接陛下的正义之师。我们不应置曹操而不顾,先和孙权开战。两国战端一开,不可能很快结束,这不是上策。”</p><p class="ql-block"> 唉,真的很可惜刘备未听取反对讨伐东吴的谏言。</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有一点感想以及我提出的一些小问题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参与进来讨论并学习。</p><p class="ql-block"> 赵云是典型的全面人才,在《三国演义》里,和张飞相比不莽撞和关羽相比不骄傲,和吕布相比不反复,和马超相比有智慧。</p><p class="ql-block"> 看了上面的几段话,给大家提两个思考题:</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赵云这么忠勇的良将却职位不高?</p><p class="ql-block">2、在魏、吴两国,哪些名将可以配得上良将的称号呢?(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