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话亲缘 族谱续新篇

两岸文化馆

<p class="ql-block">(阿里山会馆主持人蔡平辉、泉州、362100)</p><p class="ql-block">摘要:海峡两岸血浓于水,族谱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它是维系两岸亲情交流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本文通过回顾笔者老家上坂村两岸辜氏合力修谱和笔者两岸族亲跨海寻亲、四代人密切往来的曲折经历,描述了一部感人的家族史,在福建省惠安县广泛传扬。通过完善族谱文化来彰显两岸“同源同宗”“同种同文”的“亲缘”,不断深化两岸交流。</p><p class="ql-block">关键词:族谱;亲缘;两岸一家亲</p><p class="ql-block">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史载至迟公元230年,大陆就开发、经营台湾了,大批民众先后移居台湾。明清以来,大陆东南沿海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极大地推进了台湾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共同英勇地抗击了荷兰、日本的侵略,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移居台湾的族群、民众至多。与祖国大陆一样,族谱也成为台湾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以亲缘为源,以族谱为载体,来透视两岸亲情文化上难以割舍的血脉情缘,并为助推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参考模式,已成为一个重要渠道。</p> <p class="ql-block">△惠安辜氏族谱</p> <p class="ql-block">△《螺阳三蔡志》发行仪式。</p><p class="ql-block">一、 村志融入谱牒 ,史载旅台名录 </p><p class="ql-block"> 1990年2月,在港胞蔡瑞仁的资助下,由蔡鹏飞主编的《螺阳三蔡<span style="font-size:18px;">誌</span>》正式发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螺阳三蔡誌》记载,在台湾光复时期旅居台湾的三蔡族人有27人,包括笔者祖父蔡来水、蔡蘭枝和蔡玉土等赴台工作人员。[1]《螺阳三蔡誌》</span>在台湾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悄然埋下亲情复萌的种子。三蔡族人无不思念赴台亲人,在台族人也是思乡情切,两岸族亲期盼归宗谒祖,共叙情谊。</p><p class="ql-block"> 1988年6月,居住高雄的蔡和生率先返乡探亲。1990年5月,居住台湾的蔡静中、蔡醒侬等返乡探亲。《螺阳三蔡<span style="font-size:18px;">誌</span>》为两岸交流注入新能量。《螺阳三蔡<span style="font-size:18px;">誌</span>》是泉州市第一部地方村志,亦是民间为两岸发展助力最有力注脚。<span style="font-size:18px;">[2]</span>此后,旅居台湾的蔡蘭枝、蔡一成、蔡玉土等三蔡族人,先后携家眷回乡探亲,造福桑梓。两岸三地蔡姓人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祠堂修复和族谱续新篇等,做了大量确实而有效的工作。蔡瑞仁先生穿梭于两岸三地,促成设立“蔡木生奖学金”(台胞蔡蘭枝独资)、“蔡毓适奖教金”(蔡瑞仁、蔡瑞義共同出资),助力上坂中学的顺利兴建。而蔡来水则一次性领完退休金,资助老家亲友,并隐名资助上坂小学和上坂老协会。他们的内心深处,一直割舍不下对故乡和亲友的深厚感情。这种洋溢赤子之情的可贵举动,一直鼓励着三蔡的年轻一代,也激发了笔者探究闽台姓氏源流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在三通的背景下,两岸往来频繁,促进共同修谱,把两岸族情融合成册,为下代寻根问祖立据。期望在族谱的纽带下,两岸民间交流频繁,从而形成台湾回归统一的主流民意,为促进台湾早日回归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蔡鹏飞主编的《螺阳三蔡志》。</p> <p class="ql-block">△《螺阳三蔡志》刊载赴台族人名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5年蔡蘭枝回乡探亲,参观由他与蔡瑞仁共同出资兴建的上坂中学教学楼。</span></p> <p class="ql-block">△1998年11月1日,蔡鹏飞主持的奖学金奖教金颁奖典礼。</p> <p class="ql-block">△蔡蘭枝出资以其父亲蔡木生名字命名的教育奖励基金会章程</p><p class="ql-block">二 、两岸合力修谱,根系同种同文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惠安县是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与台湾相距仅有97海里,也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历史上有许多惠安人去台湾谋生,早在乾隆四十九年,居住惠安县螺阳三蔡上坂村的辜邦变三子宗就携子共五人赴台谋生,定居彰化鹿港。上坂辜氏赴台宗亲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数著名国学大师辜鸿铭和“汪辜会谈”的台湾代表暨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1993年7月23日,台湾水泥公司回函惠安辜氏宗亲,确认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祖籍为惠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每逢宗族重要事情,两岸辜氏宗亲都会有书信往来,共同商议修建祠堂和族谱等家族大事。早在民国十五年,辜振甫父亲辜显荣还寄来500大银重修惠安洋浦辜氏祠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3]</span>1999年10月3日,惠安辜氏宗亲代表辜金元去信辜振甫,邀请其主持上坂村辜氏宗祠“进主”大典和辜鸿铭纪念馆剪彩仪式,同时寄赠族谱两册,同年10月22日辜振甫回信致谢。1999年12月10日,辜振甫为惠安上坂辜氏宗祠修正《重建志》。2001年5月15日,辜振甫回信惠安辜氏宗亲辜世辉,表示要共同致力于为辜氏存信史,潜心于族史之沿革与发展,合力修谱。2001年6月4日辜振甫致信岳荣宗亲,对宗亲编撰辜氏源流总汇深表佩慰,并奉上港币伍万元,聊表饮水思源之意。此后,辜振甫又于同年6月22日去信辜世辉,并为《中华辜氏源流总汇》题写序言。2003年8月14日,辜振甫致信上坂辜氏宗亲,确认收到《中华辜氏源流总汇》两册,感谢诸贤达宗亲群策群力,日月不怠,终告竣成盛事,使辜氏后代子孙得以探本溯源,知所遵循,殊深佩慰。<span style="font-size:18px;">[4]</span>两岸辜氏宗亲合力修谱,十几年通信不断,有力地佐证了割舍不断的两岸亲缘,也对两岸交流融合产生独特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04年2月10日,受辜振甫先生嘱托辜严卓云携子女到泉州看望辜氏宗亲,并带来辜振甫亲笔信和自作画贺年卡,辜严卓云还在辜氏宗亲们准备的族谱资料上题写“脉承惠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18年8月15日,上坂辜氏祠堂迎来了台湾亲人辜仲立,辜仲立专程回上坂辜氏祖庙认祖,重寻摇篮血迹,并为辜氏祖庙捐款2万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3年10月,台湾辜氏通过泉港区委台港澳办联系惠安县台港澳办和上坂村辜氏代表,表达了冬至回上坂村祭祖的意愿。后因故取消冬至祭祖,延期举办。2024年5月23日,台湾辜氏集团开发金控旗下华开(福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友松莅临上坂村辜氏宗祠,商讨辜仲莹等台湾辜氏一行回上坂村辜氏宗祠祭祖的具体事宜。台湾辜氏的寻根祭祖,重新续上了台湾鹿港辜氏和惠安辜氏的根脉联系,实现了上坂辜氏200多年来盼望亲人回归的心愿,体现了两岸辜氏宗亲的认同感,也增强了惠台辜氏宗族的亲和力。</p> <h3>△惠安辜氏族谱</h3> <p class="ql-block">△中华辜氏源流总汇</p> <p class="ql-block">△上坂村辜氏分居鹿港、槟城世系图。</p> <h3>△台湾水泥公司来函,董事长辜振甫祖籍确认为惠安。</h3> <p class="ql-block">△辜振甫给惠安辜氏宗亲的信件</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4日,台湾辜氏集团开发金控旗下华开(福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友松莅临上坂村辜氏宗祠,与上坂村辜氏董事会商讨台湾辜氏回乡祭祖的具体事宜。</p> <p class="ql-block">三、 闽台亲情交往 ,族谱再续新篇</p><p class="ql-block">(一)跨海寻亲、再续亲情 </p><p class="ql-block"> 1946年初,蔡来水赴台工作。后来,因故被隔绝于海峡两岸。几十年里,蔡来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常望着从惠安带来的发黄的旧族谱发呆叹气!</span>三十四年间,蔡来水在台湾出生的次子蔡惠民于1980年成为第一批开放赴美留学的公务员。在异国学习之余,他时常怀念父亲蔡来水。那时,他才真正理解父亲对于惠安老家的思念,如同自己身处美国对父亲的思念一样。感同身受的蔡惠民决定写一封寻亲信,寄到父亲的老家惠安,寻找名字叫“蔡开泉”的亲人。这封信件几经辗转终于交到蔡开泉的手中,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大哥!你好!我是你的弟弟惠民,现在美国进修。父亲一直惦记着大哥与您的孩子,多少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们。父亲自1946年离开家乡到台湾工作后,时常思念家乡亲人,乃至家乡的一草一木。他说,离开家乡时与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历历在目,惠安家中年幼的儿子和年老的母亲,都是父亲最牵挂的人。不知道家人现在生活还好吗?不知道孩子长高了吗?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看看?有时就这样想着想着,他就睡着了,梦里常常有家乡熟悉的模样,亲人朝夕相处的场景。 这么多年了,大哥的生活可好,家乡有什么变化?虽然我们生活在海外,但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总是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渴望祖国统一,盼望亲人团聚。”</p><p class="ql-block"> 蔡开泉感慨万分,当即予以回信,信中写道:“亲爱的惠民弟弟!收到你的来信,家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见到来信就如同见到你的人,心里倍感宽慰。父亲离开家乡,几十年来杳无音信,奶奶因此非常的痛苦,整日以泪洗脸,望眼欲穿,全家人都非常想念他……两岸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我坚信海峡两岸的亲情是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力量都阻断不了的,我相信有民意的助推,两岸和平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期待早日与你们在惠安老家相聚,再续父子之情、手足之情。” </p><p class="ql-block"> 收到蔡开泉的来信,蔡惠民欣喜若狂,激动万分。此时,蔡惠民即将结束美国的学业,返回台湾前,蔡惠民又给大哥蔡开泉回了一封信:“亲爱的大哥!知道您幼年的遭遇,我十分难过,幸亏有两位伟大的叔叔扶养了您。我会把联系上大哥,以及家乡的情况告诉父亲,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很多事情也许我们永远无从探知,但是永远无法抹灭父亲在我脑海里叙说族谱的故事,教我们要饮水思源, 还有他幼时的成长过程与祖母的严格教育。随着时间流逝,父亲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同时,惠民向大哥详细介绍着每一位在台亲人。</p><p class="ql-block"> 从美国寄来一封寻亲信,开启一段新的两岸情缘,同时让在台湾的族人名录得以录入族谱,他们终于找到自己的根。</p> <p class="ql-block">(二)族谱续新篇,两岸话亲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闽台姓氏源流的研究,发现台湾姓氏主要来源于福建省。[5]</span>2001年3月,三蔡港边村六家族谱整编成册,并寄往台湾交付赴台二代族人手中。一本族谱开启了一段新的两岸情缘,为两岸亲情交流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 style="font-size:18px;">[6]</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08年12月15日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两岸三蔡族人之间的联系和商贸往来更加紧密,在台亲人多次回乡祭祖、探亲,居住大陆的亲人亦多次赴台看望他们,感情益深。蔡来水的在台子女们没有忘记父亲的嘱咐,常常回乡探亲、查阅族谱、祭拜祖庙,游览洛阳桥、蔡襄宗祠等名胜古迹以及蔡来水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地方,家国情怀历久弥新。至今,蔡惠珍每年都回惠安老家探望亲人。2017年7月,居住厦门的蔡再辉携子泽奥赴台参加活动,并看望在台亲友,开启赴台第四代之间的亲情往来,蔡家四代人其乐融融的背后是一段两岸情深的佳话。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心相印,感情相融。如今,很多老一代亲人或已离世,或者年迈,然而,他们的后裔依然关心家乡建设,而家乡亲人亦对旅居宝岛的亲人始终倾尽真诚!让近乡情怯的海外二代三代乡亲们敞开心扉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16年11月,蔡建新编著三蔡蔡厝蔡氏族谱。<span style="font-size:18px;">[7]2016年12月5日,蔡锦聪与笔者携新族谱赴台看望姑姑蔡佩玲等在台亲人,再续亲情。</span>2019年3月21日,出生于台北的蔡佩玲、蔡佳蓉再次回蔡厝村看望大哥蔡建新一家人,回台亦带回《螺阳三蔡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族谱是子孙的根系所在,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也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宝库。由于家族人丁兴旺,为了促进家族的和谐与团结,三蔡港边六家五房着手续编新的族谱,新族谱将收录所有在台亲人的资料,让族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到良好的祖系传承的亲情教育</span>。新的族谱,是新时代两岸亲情交流的载体,即将书写两岸是一家人的新篇章;新的族谱,给了笔者推广两岸亲情交流以更大的平台;新的族谱,既记录了“两岸一家亲”的特殊情缘,亦是笔者力促两岸亲情文化交流的不竭动力。</p> <h3>△三蔡港边六家家谱</h3> <p class="ql-block">△三蔡蔡厝蔡氏族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族谱是两岸亲情复萌的“牵线人”,族谱以翔实的资料、淳朴的风貌,展现海峡两岸人民交流与沟通的真实印证与心路历程,有助于台胞溯源追本,寻根访祖。完善族谱文化,通过深化两岸族谱交流,可进一步推动两岸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蔡惠民回惠安祭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蔡鹏飞 .《螺阳三蔡志》199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2]《闽南科技报》[N].199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3]陈锦珊.《亲情话辜家》[N].2004</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4]<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华辜氏源流总汇》2001</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5]郑金洪 .《谱蝶文化》[M].福建:南湖出版社, 201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6]蔡成金.《惠安县螺阳镇三蔡港边六家五房刊世系表》200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7]蔡建新.《惠安螺阳三蔡蔡厝蔡氏族谱》2016</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作者:蔡平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阿里山会馆主持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东莞智洋贸易有限公司(台资)副总经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福建姓氏志·蔡姓篇》编纂委员会编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柯蔡委员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第六届理监事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八届海峡两岸区域发展论坛代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第十届海峡两岸区域发展论坛代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十三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十四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校友会副秘书长、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泉州校友会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第八届会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泉州华侨历史学会第四届、第五届会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惠安县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惠安县侨届青年委员会首届委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蔡惠珍、蔡惠育姐妹回惠安探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