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示表》 钟繇 《宣示表》是三国时期钟繇小楷的代表作,初见于宋代的《淳化阁帖》,一般认为是王羲之的临本,而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有刻本,无墨迹。<div>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曹魏重臣、书法家,官至太傅,与王羲之合称为“钟王”。其曾祖钟浩“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人,为郡功曹”。因为是朝廷重臣,他的政治功绩不容忽视,曾经有一事可以看出钟繇在群雄并起的时期,善于审势度时,在曹操与袁绍官渡大战的危及关头,送给曹操一千匹战马,从此在曹魏时期受到重用,并兢兢业业辅佐曹操。抛开他的政治作为,被人们深知的是他的书法成就。唐代虞世南《书旨述》中云:“钟太傅师资德升,驰鹜曹(喜)、蔡(邕)。仿学而致一体--真楷,独得精研。”从这里可以看出,钟繇行书师从刘德升,笔法师承曹喜、蔡邕。唐代张怀瓘曾评“太傅虽习曹、蔡法,艺过于师,青出于蓝,独得神妙。”从历代书评家对钟繇的品评上可以看出,楷书是钟繇自己的选择,是极其自觉的目标,他从隶书中独辟蹊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机的,却恰好顺应了文字发展演变的潮流。这有意无意间也成就了钟繇的“楷书之祖”的地位。<br> 刘宋时期的羊欣曾记载:“钟有三体:一曰铭石(即汉隶)之书,最妙此也;二曰章程(即小楷)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即行书)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善。”他的小楷,备受推崇。现传钟繇书迹,无意见真迹,《宣示表》虽是王羲之临本,但是我们能从后世的其他书家临本中寻到他所创书体的踪影,铭石之书无踪迹,但章程书和行狎书可以看见。如《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贺捷表》《力命表》《还示表》《雪寒帖》等,这些碑帖里楷书多于行书,所以被人称为“楷书之祖”不无道理。钟繇将隶书的标志笔画—雁尾省略,撇,钩等楷书的特有笔画形成,字繇扁方向长方过度,也遗留隶书的痕迹。他古朴的结字,横势的章法,为后世开辟另一条可行之路,与王羲之父子书风迥然相异。宋代苏东坡,元代倪云林,明代黄公望,都有不同程度接受了钟氏这种拙朴的风格,钟繇不仅开启了开始的时代,更具有独特创造力,把书法可以有多变的风格发展成可能。正是因为有了钟繇的努力,才让二王新体书有源可依,才有了晋代行书、唐代楷书的繁荣局面。<br></div> 《宣示表》局部 《宣示表》局部 <h1>且说《宣示表》</h1> 言归正传,看看《宣示表》所书的内容,是关于钟繇因孙权向魏国皇帝投降一事,而专门上书给皇帝所表达的观点。这件书法共有18行,从内容上说,劝曹丕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曹操死后的钟繇十分谨慎谦恭,此表可见一斑,一个忧国勤君,患得患失的老臣的形象呼之欲出。就其书法风格而言,章法较为均匀,字字独立,上下排列停匀恰当。就其结构而言,整体偏扁,尚保留有隶书的结构特点,但具备了楷书的全部特点,比如整体字势略倾斜,点画特征明确,出现了钩、撇等楷书代表性的笔画。就其用笔而言,以敦厚为主,但又极为见笔。所谓见笔,就是能够在笔画中,看得到笔锋的存在,古人写字,只有中侧锋,没有藏露锋。这件作品标志着小楷的成熟,而小楷真正定型于二王父子。<br> 《宣示表》原文:尚书宣示孙权所求,诏令所报,所以博示。逮于卿佐,必冀良方出于阿是。刍荛之言可择廊庙,况繇始以疏贱,得为前恩。横所盱睨,公私见异,爱同骨肉,殊遇厚宠,以至今日。再世荣名,同国休戚,敢不自量。窃致愚虑,仍日达晨,坐以待旦,退思鄙浅。圣意所弃,则又割意,不敢献闻。深念天下,今为已平,权之委质,外震神武。度其拳拳,无有二计。高尚自疏,况未见信。今推款诚,欲求见信,实怀不自信之心,亦宜待之以信,而当护其未自信也。其所求者,不可不许,许之而反,不必可与,求之而不许,势必自绝,许而不与,其曲在己。里语曰:何以罚,与以夺;何以怒?许不与。思省所示报权疏,曲折得宜,宜神圣之虑。非今臣下所能有增益,昔与文若奉事先帝,事有数者,有似于此。粗表二事,以为今者事势,尚当有所依违,愿君思省。若以在所虑可,不须复貌。节度唯君,恐不可采,故不自拜表。 《宣示表》局部 大意:尚书在朝廷上宣读了孙权的请求,之所以公文通告,是为广而告之,让大家都知道。下传给群臣,想必是希望臣子们能够献计献策。古代贤君治国,朝廷也可采纳平民的建议。我本是贫贱之人,却受到先帝不少恩惠。意外受到宠爱,于公于私都颇得重视,这种优厚的待遇一直至今。钟家两世荣华,蒙受国恩,与国家共同承受祸福忧喜,(这样重要的国事)岂会不思量。想到自己愚钝疏浅,未能报国,常常夜不能眠。陛下似乎对孙权的投降的请求不以为然,想到这里我又犹豫了,不敢再申述自己的意见。但又想到,如今的天下,大部分已为我魏国平定,孙权之所以来献礼投诚,想必是震慑于陛下的天威。想来他是有诚意的,因为除此之外,并别无他法。高高在上者本就容易与人疏远,况且我们也未让他们先见到我们的诚信。如今孙权拿出诚意来,想要我国相信他,其实是怀有我们不委以信任的担心,这时我们应以诚信对待他,安抚他的担忧。他所请求的,不应不允。如果答应了他,他的使节回去以后,不必指望他一定能信守诺言;但是反过来,如果他请求了,而我们不答应,他便会孤注一掷与我国作对了。答应了他而他不真的来归附,那失信在他。俗话说:答应了又抢夺回去,就该处罚他;答应的却不给予,他就会被激怒。我思前想后,觉得朝廷公示的孙权所上之书,如何定夺,终归是圣上之事,作臣子的不能左右。当年我与荀彧(字文若)跟随先帝之时,也曾遇到几件事,与今天的事情况类似。简单地说两件(两事的具体描述不在此表之中),我审度如今的情势,应该对今天的事情有参考意义,惟愿陛下斟酌。如果您觉得我所想有道理,也不用回复。决定权在陛下,考虑到我的建议有可能不被采纳,所以我就不亲自把这个表交给陛下了。 <h1><font color="#ed2308">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font></h1> 上图《宣示表》中典型的横,很有隶书笔意。 下图《峄山刻石》中的一笔横 明《书画题跋》中曾说:“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虽然楷书这这个时期形成,但书写者不多,一般人所用都是新隶体,所以钟书仍有隶意。 拿《宣示表》与三国魏时期的《毋丘俭纪功碑》相比,便可以看出钟繇楷书已经明显消减了隶书的波磔之势,改变了隶书尚扁尚平的书体,从章法上也改变了行窄字宽的布局,笔法上摒弃了蚕头雁尾的用笔,运用一拓直下的过折法。 每 一个字都圆润可爱,有点像年画里的胖娃娃。 仔细观察这三个“尚”字,颇有意味。整体趋势都是右上倾斜之势,但仔细赏读确不尽相同。首先是上部分的点竖变化,有的起笔较宽,有的尖入。此字中最重要的横折弯钩有典型的横画写法,整体内㩎,但是在转折处能看出前两个是提起笔后转锋入竖,第三个确顺势而为。内部“口”字也有宽窄的变化,让楷书的写法丰富起来。 再来观察这几个字的撇,无论长短,他们的起笔收笔很像,最细的地方安排在中间的地方。最后在撇的末尾处还习惯性挑个钩,这与上面部件很好的呼应起来。 点在里面特别有共性,都比较圆润敦厚,憨气十足。虽有起收行笔不同,但正因为这些点画的加入,让这些字看起来都很萌萌哒。 《宣示表》中的左右结构这类字,为了不让左右结构没有一边偏沉的感觉,“权”有意去压扁右边笔画,且笔画变细; 笔画较多的这类字,笔画排列布白均匀,疏密有度,显示出清丽特点。 《宣示表》中的左右结构这类字,为了不让左右结构没有一边偏沉的感觉,“权”有意去压扁右边笔画,且笔画变细; “所”在《宣示表》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仔细比较,每个字的情态不尽相同,他们的笔画是有区别的,同时也注重了字体的高矮肥瘦的变化,这样的精心安排,使这幅作品既情态各异,又避免单调。 通篇观察《宣示表》,虽横画向右倾斜,但整体却平正不羁,在结字上,上下密,而左右疏,如以下几个字。虽平稳、匀称,但体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 再和王羲之的作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钟繇书体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字体偏扁,笔画较肥,字的重心也偏低,用笔尚有滞重,横画较长,这些其实是楷书不成熟的表现,但被后人视为钟氏一脉的独特风格:浑朴天趣。正是因为有了钟繇这些创举,才让从隶书从此走向楷书。<div>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其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可见《宣示表》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掌握了其中的笔意技法,才能深刻体会魏晋时期的自然淳朴。</div>钟繇第一次提出了极为重要的论书主张“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他以“天”“地”分属“用笔”“流美”,这与《易传》的自然元气分不开。此话的根本意义在于书理,用笔方法是隐秘的,正如元气化为自然万物而有万物之美一样。<br> 《宣示表》局部 任晔临摹《宣示表》 <h1><font color="#ed2308">三国魏晋时期</font></h1><div> 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甚是有趣,这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室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也是文学艺术等人文方面集大成就的原因。很多都是这个时代的标签,如“酒”“竹林七贤”“诗”“玄学”“名士”“流觞曲水”“谢安”“煮酒论英雄”“梅花三弄”“坦腹东床”“嵇康”……很多这样的名词不胜枚举。展开历史篇幅,活灵生现。现在再来谈谈它们。<br> 魏晋名士不一定出身于大姓世族,但出于大姓世族的居大多数,玄学清谈,名士群集,互相品题,臧否人物。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的重要内容。还有一个值得人注意的现象,就是讲求服用五石散。那这些现象内在的关系是追求飘然高逸,放浪旷达。隐逸之风也是随着政治权利的争斗,随之而起。这种被认为是合乎自然的逍遥人生被崇尚,《世说新语》是描述这个时期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列举几个小故事,颇能体现魏晋之风。<br>“山公将去轩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世说新语•栖逸》<br> 山涛将要离开尚书选曹郎的官职,他想荐嵇康来代替自己,嵇康就写信给山涛宣告绝交。<br>“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世说新语•德行》<br>王戎说:“王祥太保处于正始年间,并不是善于清谈的一流人物。到同他谈论的时候,他说理得当,清雅高远,莫非他德行高明,因而掩没了善于言谈的名声?”<br><br><br>《世说新语•言语》有一篇专门描绘钟繇家族故事的,这样写道:“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虽然这是钟繇二子面对魏文帝曹丕时的状态,兄弟二人随口应对,同义异辞,都成韵语,以显机敏。<br><br> 还有一则:“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党,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日‘偷本非礼,所以不拜。’”<br><br> 说的是钟毓、钟会兄弟俩小时候,碰上父亲午睡,就趁此一同偷喝药酒。其父钟繇这时醒了,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两个孩子是怎么千的。钟是先拜然后喝酒,钟会管喝酒,拜也不拜。事后,父亲问钟毓偷酒喝为甚么还下拜,钟毓说:“酒是用以使礼仪周备的,所以不敢失礼不拜。”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愉,本来就非礼,所以不必拜。 由此可以看出钟繇对二子的教育,充斥着自由之气,我相信这也是言传身教的结果,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钟繇这点做的很好,他的两个儿子谈笑机灵敏捷,都有有其父之遗风,并且在当时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钟会继承父亲书法造诣,也是出色的书法家。<br> <br> 魏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期间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频繁的战争使百姓苦不堪言,使经济遭受巨大破坏,但是确实中国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既有书体演变,又是书法技法集大成时期,文人书法流派大发展时期,书法从此时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br></div> <h1><font color="#ed2308">精巧得令人喜爱</font><div> 书法是一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延绵发展过程。小楷的难度在于动作的细节、精度。即体积缩小精度不减,世上类似与这样的事物很多,我们国家就有很多传统工艺因为小巧而受到喜爱,小楷也是因为体量小,书写精妙受到推崇。</div></h1> 古人云:磨墨如磨心。意思是在写字之前要有慢慢研墨这个过程,能让人很快静下心来,方能很快进入书写状态。写小楷就是必须如此。 墨准备好了,再来看看笔,可以选择出锋2厘米以内的狼毫笔。写出的字方能在2厘米以内。 小楷更在“精”和“妙”。书写速度不宜快,落笔要干净。从《宣示表》楷书取法乎上,慢慢深研,找到这种精妙之处。 任晔临摹作品 任晔临摹作品视频 一 任晔临摹作品视频 二 任晔临摹作品视频 三 《笔阵图》关于钟繇痴迷书法的故事<div> 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槌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div> 或许从以上的罗列里,我们能感受到《宣示表》形成的原因,《宣示表》里比隶书自由,但又以淳朴、虔诚之心为之,这种艺术风格,也是其人格的写照。《宣示表》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深究的问题,拿起一支笔,研一些墨,对着高古的《宣示表》字帖,从现在开始,慢慢写起来吧!磨字即磨心,与古人对话,与今人交流,从不变的字体里,找到流动的心绪! 小知识<div><br><div><br></div></div> 读音(zhōng yáo/yóu)由于繇是个多音字,关于他的姓名读音有很多说法, 现在也无定论。关于一些历史记载,也未提到他的读音,所以读哪个都不应该算错。以下资料给大家提供参考。<br>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提到:晋文帝(司马昭,生前未称帝,其子司马炎篡魏建晋后,追尊为文帝)与二陈(指陈骞、陈泰)共车,过唤钟会(钟繇次子)同载,即驶车委去。比(钟会)出,已远(车已远去)。既至(钟会事后赶到),(文帝)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会答日:“矫然懿实,何以同群?”(陈骞之父名矫;晋文帝之父即司马懿;陈泰的祖父名寔,“寔”同“实”,父名群。这里的“矫然懿实,何以同群”,暗藏着陈骞之父、司马昭之父以及陈泰祖父和父亲的名字,带有隐语逗趣的意味。)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钟会)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对于这段记载,民国学者李详在他的《世说新语笺释稿》中说:钟会父繇,魏时音“繇”(遥),非如今时音“由”也。《礼•檀弓》:“咏斯犹。”郑注:“犹,当为‘摇’声之误,秦人犹、摇声相近。”又清姚范《援鹑堂笔记》卷三十说:盖旧读“繇”为“遥”,以其父(钟繇)名为戏也。今皆读为“由”音。<br> 当代学者吉常宏、吉发涵父子编著的《古人名字解诂》一书,从“钟繇”其人名和字意义的关联上作了深入的考证,得出了“繇”字的另一个读音:钟繇,三国魏人。字元常。《汉书•叙传上》:“近者陆子优繇。”王先谦补注:“繇与游同。”《文选》作“游”。《说文•?部》:“游,旌旗之流(旒)也。”……《释名•释兵》:“常,九旗之名。日月为常,画日月于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繇…‘常”义近,故以“常”应“繇”……吉先生认为,钟的“繇”通“游”。“游”是旌旗上的飘带,而“常”是画有日月的旗帜。钟繇的名和字都与旗相关,因此这个“繇”字应当读yóu。<br> 以上两种论证都有依据,也都能言之成理,因此自古以来,钟繇的“繇”有人读yáo,有人读yóu,都不能算错。<br>凡是学过音韵学的人都知道,从古到今,汉语的语音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之中。有些人名用字的读音也是如此。前面提到,清代的姚范在他的《援鹑堂笔记》中说:“盖旧读‘繇’为‘遥’,以其(钟会)父名为戏也。今皆读为‘由’音。”民国的李详在他的《世说新语笺释稿》中也说:“钟会父繇,魏时自音‘繇’(遥),非如今时音‘由’也。”姚、李二人不约而同地指出,三国魏时钟繇的“繇”确实读“遥”,但到了他们生活的清代乾隆和民国年间,这个“繇”已经改读“由”了。最近,我带着这个“繇”字两读的问题,请教了好几位中年书法家和书法理论界的朋友,他们告诉我,除了一些初步涉猎书法艺术而且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读“繇”为“遥”以外,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如从前辈专家的谢稚柳、启功等到一般的中年学者,几乎都读“繇”为“由”,很少例外。我本人几十年来一直读“繇”为“由”,也是在与山东著名书法艺术家蒋维崧教授交谈中听来的。如果当时查了字典,说不定也会陷入两难的困境。鉴于这种情况,我建议索性将钟繇的“繇”字的今读定为“由”。这样做,既可与现当代书法界内绝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读法相一致,也可以在钟繇这个人名读音规范化的过程中起一点引导的作用。至于上古虞舜贤臣咎繇的“繇”,由于古籍旧注和工具书中早已有了明确而约定俗成的注音,还是应当维持原状读“遥”。<br>----------(原载《咬文嚼字》2008年第4期)<br> 以上资料请大家斟酌参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