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黄晓微、赵顺丹工作室成员&虹二小骨干班主任赴临海参加《全国中小学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高峰论坛暨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创新》培训。 第一场讲座是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方海东老师的《从点到系统:班级建设的逻辑》。<br> 讲座一开始,方老师就向在座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一个好班主任?” 接着方老师又抛砖引玉,引出了一个好班主任的三大目标,以及专业班级建设的关键词,这一个个问题引起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思考,大家认真聆听方老师的专业讲解。最后方老师进入本次讲座的正题,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从“点入手”,看见具体的教育。方老师认为班级管理的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落脚点”之安全感,二是“落脚点”之欣赏,三是“发展点”之仪式感。二是以“线”为联,看见教育的过程。方老师认为教育的主线是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活动,带领学生认识到班集体的重要性和每一个人在集体中都有独一无二的作用。方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带班的真实事例,与大家分享他成功的经验。他对学生的信任、理解、宽容,以及慈父般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人,赢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br> 第二场讲座是全国知名班主任贺华义老师的主题报告《培植有生命力的班级》。贺老师慈祥、和蔼可亲,说话轻声细语,一下子拉近了和在场老师们的距离。他谈到一个有生命力的班级要具备三个条件:充满希望、不断生长、张弛有度。一个有生命力的班集体要有优良的班风、学风。优良的班风、学风,是一种可喜的状态,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贺老师还向老师们介绍了几种班主任常备图片以及班级建设常用量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是受用。 第三场讲座是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林志超老师的主题讲座是《面向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顶层设计与实践》林老师的讲座分为三部分:1.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德育课程层级架构;2.基于生活实际,明确德育课程教育内容;3.立足教育实践,创意德育课程课例设计。两个小时的讲座,林老师侃侃而谈,他以生动的教学实例,具体地向我们讲述如何设计一节班会课。大家互相交流,互动,他的每一节德育课例的设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促进成长为目的”的原则展开,走入学生生活实景,唤醒学生的真正感悟,让班会课接地气。 本次学习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学校的大力支持,感谢领导们关心和培养。在本次学习活动里,学员们收获颇丰,在专家面对面的指点和引领下,学员们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为今后的工作供给了更多方法。班主任教学工作之路漫长,且学且思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长感悟:</h1> 临海之行,收益颇丰。有幸聆听方海东、贺华义和林志超三位德育专家的主题报告,不管是方特的“石心”班级的打造,还是贺特培植的“有生命力”的班级,又或是林特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班会课程的打造,都让我醍醐灌顶:原来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可以为学生做那么多的事;原来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为学生做那么多事情;原来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想出这么多办法为学生解决问题。事小而亲为,班主任虽小,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有一束阳光温暖我们身边的孩子。班主任之路,任重而道远。我知道:我仍需努力,加油班主任!<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张婷婷</div><br> 听了三位老师的讲座,有以下几点收获:<br> 一、如何激发学生积极面对复习。<br> 二、正确看待班级,正确看待自己。<br> 三、班会课设计是要有中心,要观察孩子的行为,预测孩子成长空间。<br> 这一次培训,能和这么多同伴一起学习,很幸福。学习的路上,一个人走很孤单,也很迷茫;一群人走,互相鼓励,一路走来皆是风景。感恩有你们在一起。<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王倩云</div><br> 在临海的学习中,有幸聆听了三位德育大师的主题报告——从班级建设到德育课程设计。方海东老师从“点”入手,让我们看见具体的教育;以“线”为联,让我们看见教育的过程。使我深深地认识和体会到:班级建设要从点到系统。贺华义老师则让我对“培植有生命力的班级”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林志超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德育课例设计所需的四个场景——引入戏、情境场 、模拟剧、两难题。林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妙趣横生,同时也激发了我阅读林老师所编书籍的强烈兴趣。这一趟学习之后,我能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的带班过程中,让班级更具生命力。<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徐琴飞</div><br> 这次的临海之行,是幸福的,是收获的。<br> 听完这两天的讲座,我对班会课的认知又进一步。林志超老师说,一节有趣的班会课,远超苦口婆心地教育。方海东老师说,他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做的每一件事让班集体的凝聚力更超然。贺华义老师说,他为班级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br> 工作室的活动太给力了,只坚持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赵海蒙</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两天的学习,让我再次有了新的思考。<br> 方老师以安全感、欣赏、仪式感三个具体的班级事例,生动形象地进行阐述和分析。紧接着,以线为联,看见教育的过程,方老师提出,班级管理包括班级的“管”和“理”,即先制度管理再品质建设。以集体荣誉感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先他人后自己就是一个班级,把班级刻进心里,就是集体荣誉感的出现。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好班主任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br> “知之虽易,行之惟艰”。方老师给他带过的一个班级取名为“追光”,愿我们在班主任的道路上也都能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方法,抖落层层灰雨,重披一身星光。只要脚下有路,心中便有阳光。<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邵丽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br></div> 正如贺华义老师说的:“教育中的365天,如同365颗珍珠穿成的项链,没有一颗是多余的,也没有一颗不曾受磨砺。”作为班主任,每天班级中总有许多细节的东西要管,每天像个陀螺似的不停地转。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这次培训给了我许多启示。<br> 首先是创设一个有生命力的班级。建一个充满希望,处处有温暖的教室,让每个孩子都能不断生长。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这是一个精心陪伴、适时用力、积极等待的历程,班级工作张弛有度,不要成为抹布型、气囊型、陀螺型、军刀型的班主任。其次是发展班级的人众。一个人的头脑是有限的,几十个人的智慧却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寻找建设班级的各类人才。首先要激活学伴,能更好的促进班级的学习。学伴之间建立联系,互相探讨问题,组团激活,不甘寂寞。其次携手家长,启用“家委会”,帮助处理一些事务。最后搭班同事也是非常重要,彼此宽容合作,班级建设才会更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陈琴菲</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教育无他,一份宽容,一腔热忱,如此而已——这是方海东老师整场讲座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他以幽默诙谐的基调开启首场讲座,把专业班级建设以点、线、面这一系统形式铺展开来陈述。细至每一位学生的“明信片”,从学生的自我介绍里,找寻孩子可能具有的性格特征,哪些地方需要班主任引起有必要的注意;广到整个班级所呈现的自主管理,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只当”旁观者,任娃们自由尽情发挥。张弛有度地“管”,恰到好处地“理”,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们都能情不自禁地喊出“老方在身边”的原因。<br></div> 德育特级教师林志超老师带来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盛宴了。倡导德育课例的设计本着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促进成长为目的的原则展开,走入学生生活实景,唤醒学生的真正感悟,让班会课“接地气”。林老师呈现的每一个课例,都能扰乱笔者心扉,让人蠢蠢欲动,只想回来给自己班的娃们也“升升级”。</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陈 静</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两天,聆听三场精彩的讲座,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走,触及内心的是满满的感动,以及深深的思考。<br></div> 方老师用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由浅入深带给我们智慧的启迪。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应明确具体的教育操作,即教育“点”的目标。在操作时有具体的操作办法,给予孩子“仪式感”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仪式”上而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和学生的反思。一个个教育“点”的落实,串联起班级制度管理,提升班集体品质的建设,也是“系统”班级建设的基石。<br>每个班级都充满着生命力,也愿我们能像林志超老师说的那样:引领学生成长,为动容的生命成长护航,也让我们的教育向更深处漫溯。</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陈 儒</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培训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冲击,我的收获是沉甸甸的。<br></div> 博学多才的贺老师开口一句“培植有生命力的班级,建一间温暖的教室”,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讲座时,更是金句不断:“如果生活是一根藤条,你会用它做什么?”“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渡不过的弱水。”“脚踏实地,远离虚空、近地飞行。”让我明白系列的主题班会能有效培植班级的生命力。它不是碎碎念,而是穿成一条线,形成清晰的教育生长脉络。<br> 温文儒雅的林老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立足于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出从班级和学生需要出发的教育内容,设计一个个具体、丰盈的课例,逐步构建核心素养落地的班会课程体系。林老师就每一节班会课例如何设计,介绍了创意出的班会设计所需四个场景“引入戏”、“情境场”、“模拟剧”、“两难题”,并就细节创意设计和合理灵活运用,进行了介绍,给迷茫的我指明了道路。</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夏 俏<br></div> 方海东老师就“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样”三个问题,引导我们对班级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好班主任的三大目标包括专业成长、优秀集体、学生成长。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方老师提出要创设“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的教育系统。阐述时,方老师用了很多他带班的真实案例来说明问题,如“点赞活动”、班级学生应急心理疏导、许愿瓶等活动。我们听得很轻松,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感动得潸然泪下,笑和流泪之后,引起我们深思:这些活动我们是否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我们是否也给我们的学生那一份份感动。<br>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德育工作是繁琐复杂的,但也是有令人感动的地方,经过培新,我要将这些先进教育理念根植进心里,从当下开始改变。<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吴媛媛</div><br><br> 两天的学习,专家的分享,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为我的班主任工作刷新认知。特别是林特的讲座,非常接地气,对于我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那简直是沙漠中的甘泉。班会课该如何巧妙引入,深入捕捉的?林老师通过一个个课例向我们展示:引入戏时,选用游戏、视频、图片等这些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觉感观的素材,进行巧妙有趣地引入,意淫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投入,再一气呵成地深入展开,捕捉细微处,让学生在恍然大悟的感知中,深刻感悟修正自己行为的必要,通过训练达到教育目的。<br> 让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放飞生命愿望。林老师说习惯引领的最好方式就是看见自己,那么我们老师也一样,也要学会看见自己,才能扬帆再起航。<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蒋琴玲 </div><br><br> 方海东幽默风趣的谈吐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管理经验,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学生尊重、耐心、细心……贺华义老师系统地,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班级的意义及如何管理班级。林志超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课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一堂班会课并去落实,而不仅仅只是把“德”留在课堂中。<br>学习虽然短暂,但是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今后我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班主任工作中去。<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柳 聪</div><br><br> 有幸参加这次培训,认识了三位德育界的大咖,也从他们富有魅力的个人演讲中开阔眼界,获得启迪。<br> 为了给予学生安全感,便出现“老方在身边”的倾诉箱;为了培养孩子们用欣赏的眼睛看世界,方老师带领孩子们玩起了点赞追光;为了培养孩子们用欣赏的眼睛看自己,方老师会让孩子们书写一句属于自己的名言配上照片,贴满教室的各个角落。他的那句“在生活中,应该满满是教育的痕迹。教育有了仪式感,生活就有了价值感。”让我这个朋友圈空空的教育者甚为汗颜。他为优秀的、有进步的孩子们准备的“出类拔萃”杯、“更进一步”杯、“追光者”杯,并让获得“出类拔萃”杯的获得者拥有邀请一位颁奖嘉宾的权利,这些都给予了孩子最大的成就感、仪式感。相信哪怕只有一次获得这样的荣誉都会是这个孩子一生值得荣耀的事。我多想我的孩子能拥有这样的一位老师,我多想自己也能成为孩子们心中这样的老师……<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林景芬</div><br><br><div> 两天的培训,我收获颇多。方海东幽默风趣,侃侃而谈,他以安全感、欣赏、仪式感三板块内容,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优秀老师的责任、智慧和温暖,更是给迷茫的我指明了道路。其中他根据考试成绩“发奖杯”“许愿瓶”“请保安来上班会课”“班级身份证”等活动将“班级”刻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同时也刻进了我的心里。什么的人成就了什么样的班级,方老师全身心地对待班级的每个学生的用心让我在现场落下了感动的泪水,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愿自己在专家们的引领下也能找到作为班主任让自己幸福的方法,也能建设出优秀的班集体。<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林 丹</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赵顺丹</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黄晓微</div><h3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万文平</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张贤海</div><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5月1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