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讯工具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使用者自控能力的薄弱,尤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十分突出,有的传播不良信息,有的沉迷短信聊天,有的甚至用作作弊工具,冲击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p><p class="ql-block"> 一、 总则</p><p class="ql-block"> 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2、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扣留单,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初三毕业后,由家长领回手机。并取消在物质奖励与各种荣誉评选等方面的资格。 </p><p class="ql-block"> 3、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有权将学生手机扣留,并及时送交班主任、年级组或政教处,填写扣留单。按上述第二条进行处理。</p><p class="ql-block"> 二、细则与处分</p><p class="ql-block"> 1、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任何时间携带或使用手机。学生违反规定,一经发现,任何教师都有权收缴其手机交给班主任或政教处代管并做好登记,班主任及时要通知家长,并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初三毕业后再由家长领回。</p><p class="ql-block"> 2、第一次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我们将予以没收并妥善保管,直到初三毕业时返还,学生本人将由父母领回家停课反思三天,并给予学生年级通报批评。并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p><p class="ql-block"> 3、第二次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我们将予以没收并妥善保管,直到初三毕业时返还,学生本人将由父母领回家停课反思一周,并给予学生警告以上处分,处分结果记录学生学籍档案。</p><p class="ql-block"> 4、第三次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我们将予以没收并妥善保管,直到初三毕业时返还,并给予学生留校察看以上处分,处分结果记录学生学籍档案;情节特别严重的,学校给予取消学籍,劝其退学。</p><p class="ql-block"> 5、禁止在各类考试期间携机进入考场,一旦发现,考试作零分处理,并给予记过处分,由其家长领回家教育反思一周以上。</p><p class="ql-block"> 6、严禁在校园内用手机等各类充电器充电,尤其利于应急灯插座充电的,一旦发现,收缴相关物品,并对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p><p class="ql-block"> 7、本规定所有扣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班级常规考核。</p><p class="ql-block"> 8、拒不交出手机或因收缴而顶撞教师的,将从重处罚。</p><p class="ql-block">三、 服务与保障</p><p class="ql-block"> 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校门卫室及办公室安装固定电话提供通讯服务。若必要可借用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手机提供通讯服务。</p><p class="ql-block"> 2、为丰富学生的周末业余生活,学校各运动场地开放,另外部分活动室也将在周末开放。</p><p class="ql-block"> 3、年级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教学区、宿舍区禁止使用手机的意义。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p><p class="ql-block"> 4、各班必须健全班级家长微信群,要求家长全部加入(个别家长实在没有微信的,班主任必须以其他的方式与之交流);班主任务必把班级任课教师联系方式告知家长,保证联系方式的畅通,使得家长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子女。</p><p class="ql-block"> 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政教处</p><p class="ql-block"> 2021年05月17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关于规范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告家长书</span></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此信。</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家长朋友,您的孩子带手机入校了吗?您是否注意到,孩子带手机入校,在方便联系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学生带手机入校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p><p class="ql-block">一、影响学生正常学习。</p><p class="ql-block"> 某教育部门对9所中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带手机主要目的是用于娱乐。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上课时用手机上QQ、微信闲聊、看下载的小说或者玩游戏,无心听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手机娱乐的刺激,使学生日益对学习失去兴趣,以致耽误、荒废学业。</p><p class="ql-block">二、影响学生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学校值日管理老师深夜查寝,多次发现一些学生夜间精神焕发地玩手机。他们白天上课却昏昏欲睡,过着“黑白颠倒”、浑浑噩噩的生活。研究表明,孩子使用手机受到的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疼、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长此下去,不仅学业易荒废,也极大影响身体健康。有些学生放学期间边看手机边走路,使自身安全难以保证。</p><p class="ql-block">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继网吧之后,近几年手机微信、QQ和手机上网是中学生新宠,这是一个缺乏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学生辨别能力不高,上不良网站和传看不良信息严重危害学生心理健康,黄色信息笑话、色情电影视频通过手机在孩子中间蔓延。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低俗不良信息,会在心理上形成带有依赖性的不健康的阅读感受,出现心理紊乱,性格怪异,意志沉迷,精神颓废,责任丧失,放弃学习等现象。</p><p class="ql-block">四、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1、利用手机进行网恋、网骂。学生在网上身份隐藏、责任丧失,网骂、网恋层出不穷、千奇百怪。异性同学之间利用手机联系,出现早恋现象或倾向。在污浊不堪的谩骂中,在亦真亦幻的恋情中,品质堕落,学生滑向了危险的境地,容易滋生事端,引发安全问题。我校已经查获几起因聊天谩骂或恋爱导致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后,用手机呼来三朋四友甚至社会青年,打架斗殴的事件。</p><p class="ql-block"> 2、手机助长了考试舞弊。手机舞弊使考试作弊呈现出大范围、跨考场、跨学校的特点,用手机上网查阅传送答案,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p><p class="ql-block"> 3、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在寝室里,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休息,当值日管理老师去收缴违规的学生的手机时,学生不愿交出,冲突可能就会由此发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学校原则上禁止学生校内携带、使用手机、MP4等电子产品,学生携带到校的手机、MP4等电子产品若丢失学校概不负责。为了净化育人环境,为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孩子的将来,学校做出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规定。请您不要让孩子带手机到校,如果学生在学校违规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一经发现,由学校收缴暂为保管,要求家长来校交流,给予学生相应的违纪处分。</p><p class="ql-block"> 我们恳请您与学校密切配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行使好监护人职责,规范孩子对手机的使用。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双方密切配合,共助孩子成长与进步,给孩子一个美好明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安远县思源实验学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