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渑池县仁村乡南坻坞村,只见村内基础设施齐全,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一片新绿,处处生机盎然,遍地和谐音符。</p> <p class="ql-block"> 南坻坞村位于渑池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全村792户2286人,辖1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群众以种植坻坞贡米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南坻坞村先后被授予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平安建设工作先进村、项目建设工作先进村、生态创建先进村、“五星党支部”、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河南省先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国第八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南坻坞村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据记载,春秋时期,南坻坞村的仁人志士在西周冶铁遗址上建立坻坞私塾学校。2013年5月,南坻坞村投资近千万建成了高端大气的九年一贯制坻坞学校。2020年8月,经南坻坞村干群的努力,仁村乡投资500余万元的唯一一所公立幼儿园落户南坻坞村,该幼儿园是一所高起点、高品味、高规格的幼儿园,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拥有全乡独一无二的园林式优雅环境,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有配套的教室、寝室、盥洗室、多功能室,室外有绿色草坪、塑胶活动场地,园内有大型体育活动设施及种类丰富的幼儿玩具,每班都配有全套的现代化消毒设备、空调、电教设备,有安全舒适的校车一辆,每天为学生提供两餐一点服务。幼儿园运行以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的认可和家长的信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南坻坞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先后建广场,修戏台,建游园,重教育,安路灯,搞演出,治村貌,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入2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一所;建成了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投资100余万元新修建了村委到学校的道路;村里主干道已铺柏油,渑池至台口、渑池至红花窝、义马至坻坞等县乡班车可通达村口;投入资金10万余元,对长度约14公里的乡村公路进行环境整治,先后出动铲车、清运车辆 110 余工次,清运垃圾 800余方;村里有抗战纪念碑、谷神雕像、文化广场一个,新修建村组公路3公里、完成600余户的户厕改革、投资400余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竣工,全村电网改造已完成,网络、有线信号全部覆盖;今年3月份,村两委又积极联系爱心人士义务捐献柏树苗1000余株,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南坻坞村旁的山上种下一片新绿,为美丽仁村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坻坞村谷子种植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就被御封为“贡米”,“坻坞贡米”闻名遐迩,有“坻坞米粮川,小米似仙丹”之美誉。2020年,我们利用坻坞贡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贡米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这两块国字号招牌,成立了千种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贡米示范种植基地,采取“股份经济合作社+特色产业+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覆盖带动20户贫困户就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谷子5000余亩,做大做强坻坞贡米产业。积极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渑池仰韶农耕文化节活动、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村拍摄釆访坻坞贡米产业、凤凰网等新闻媒体到村采风活动。扶贫专干赴郑参加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成果展销会,为广大村民当“卖货郎”,亲自当起坻坞贡米推介大使,为村民代销农副产品。每年帮扶贫困户销售坻坞贡米30000余斤,价值20余万元,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增强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积极性,带动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是我们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大做强坻坞贡米产业,建好贡米产业园,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南坻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拴锁在工作日志里立下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图:孟爱 伟 / 文:张保华 周建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