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三池刀削面(董刚)

董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合阳三池刀削面</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董刚</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起刀削面,如果你马上想起山西的刀削面,那你一定不是合阳人;合阳人说起刀削面,那一定是在说三池的刀削面。合阳在外的游子回乡,合阳踅面、西同鞮的荞面煎饼、路井的辣子豆腐、黑池羊肉餬饽,还有这三池的刀削面,那是必须吃美吃尽兴才肯离开的。此前曾写过合阳踅面、西同鞮的荞面煎饼、黑池的羊肉餬饽,今天咱们来看一看这三池的刀削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盛夏的三池夜间,凉风习习,同家庄一带(包括百良甚至更远地方)的农人们田间归来,开咥刀削面。席卷在风中的那一道浅香,妖娆地蔓延在灯光中。柔柔的,鲜鲜的,醇香的佐料,咸香中弥漫着一丝清甜,极富弹性、光滑筋道,柔中有硬,软中有韧的面条在香气里穿梭,浸淫了那调料的汤汁之后,散发出特别的面的美味,吃上一口,滑过唇齿之间,盛开着倾城的绝对味道,这味道中还夹杂着葱花的新鲜,越嚼越香,别有风味,实在是极一种极端的享受。这一碗刀削面,盛在你面前,你能抵挡住诱惑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池村位于徐水之阳,因唐代建有鱼池、观池、故池三个水池而得名,此村的刀削面久负盛名,刀削面能手在明清就很出名。当地有民谣:“三池村,散散地,出来尽是卖饭的。”这民谣足以说明三池村历史上经营“三池刀削面”的民户之多。历史上三池人经营此业有着太多的艰辛,长途跋涉,翻沟过岭,涉水过河,要靠人力肩挑担担;日复一年,披星戴月,辛勤劳作,担的担子天长日久,担都磨得油光铮亮的,担担的人走起路来一闪一闪的,人就像全身散了架一样,因此当地人便说三池是“散散地”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池削面与山西削面不同,主要有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一是和面。三池刀削面原料选用荞面而不是麦面,对和面的要求比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荞面与麦面按比例混合好,用冷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搋得软硬合适,以不沾手为宜。然后用湿布盖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断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是削面煮面。刀削面之妙就妙在刀功,削面时一般不使用菜刀,用的是平刀。这是一种长约九寸、宽约二寸的片刀,刃背均薄而平光,这样削出的面长、薄、匀,而不像山西刀削面是那种中间大、两头尖的面鱼鱼。操作时对着汤锅,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活,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刀削面入锅煮两滚后,即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是装盘调面。刀削面通常是干捞面,用平盘装。把煮好的面捞入平盘,调上盐、醋、花椒面、清油辣子、大油,再撒一些葱花。一端上来,油香味顿时扑鼻而来,夹上一筷子,吃起来口感极佳,不少外地食客专程去同家庄三池村品尝地地道道的三池刀削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了解饮食方面的知识,你可以逐渐领略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东西南北、高山平原,每一道美食的背后,承载了不同的环境气候、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历史文化,一道菜浓缩了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关于美食的典故,有这么几大类:一是皇帝落难类。典型的有陕西的“羊肉泡馍”,河南的“刘秀麦仁粥”;二是宗教传说类。典型的有“腊八粥”,“佛跳墙”等;三是秀才学子类。中国自古以来就比较崇尚读书,所以有很多美食名称与秀才学子有关。典型的有“过桥米线”、“三元蹄膀”;四是歪打正着类,典型的有四川的“永川豆豉”、潮州美味“来不及”。五是名人传说类,典型的有“东坡肉”、“宫保鸡丁”“灯影牛肉”等;六是御赐钦点类,顾名思义,由皇帝御赐的名头,典型的有“狮子头”、“一品烧饼”等;七是美女彩头类。中国人凡事喜欢讨一个好说道,即为好彩头,所以连菜名也讨好彩头。中国有四大美女,菜品也与四大美女挂上了关系。典型的有“贵妃鸡”“昭君鸭”“西施舌”等等;八是原创人名类。比较典型的有“麻婆豆腐”、“老婆饼”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美食典故还有很多很多,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苏州的“叫化鸡”等等,不能一一列举,也不能简单用这八大类来囊括全部。每一道美食的背后几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我们在品尝的时候,不仅要享用美食,还要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故事,这样做了,物质和精神食粮兼而享之,岂不美哉!那么三池刀削面有怎样的故事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古国,农耕文明的美食以面食为主,对于地处黄土高塬的合阳来说,美食小吃,可谓琳琅满目,传统风味甚多,合阳“三池刀削面”更是名扬华夏,据村中老一辈人们口口传说,古时候从山西河东过来的人来合阳,三池村是必经的官道,昔日的孔圣人、汉武帝都在三池村驻足品尝过这里的刀削面,近代从陕北过来东渡黄河抗日的彭德怀元帅带领的八路军,也受到三池刀削面的慰劳,三池的一些刀削面艺人还参加过中条山抗日战斗。所以,民间有:“三池刀削面,山西刀削面之源”的说法,可见刀削面是秦晋两地共同的美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传说可不得了!山西的刀削面是从咱们陕西合阳的三池传过去的,成了山西人引以为傲的美食?咱们也不用纠结到底是山西传给了陕西,还是传给了陕西传给了山西,只是孔圣人、汉武帝都在三池村驻足品尝过这里的刀削面,这可就有大大的问题了,毕竟刀削面的历史也就几百年,说久点也不超过千年,和人家孔圣人、汉武帝有啥关系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刀削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据传当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为防止汉人起义造反,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并规定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厨刀,切菜做饭时轮流使用。一天中午,有位老汉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别人抢先拿走了。老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块薄铁皮,就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老汉取出铁皮,就用这个切吧!他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铁片就削了起来,薄薄的面片飞入锅中后不住地翻滚,很快就煮熟了。老汉把面捞入碗中浇上卤汁,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再也不用排队取厨刀了,就用这铁片片削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刀削面就这样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人们喜欢的面食。而荞面刀削面起源最贴切的说法,还是要从自然灾害谈起。在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秧苗枯死或主栽作物失收后,可以在主栽作物收获后,补种一料荞麦。荞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备荒救荒作物之一。因它栽培比较简单,全生育期极短,水肥条件要求不高,从种到收一般只有七十到九十天,早熟品种五十多天即可收获。当遇到自然灾害时,“荞面”自然而然就成了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而合阳人把荞面掺在麦面里做成面食,荞面文化便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开花发芽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池刀削面是同家庄三池一带独有的荞面系列面食——如踅面、饸饹、刀削面、馇子(荞面煎饼)、凉粉的代表产品之一,孔夫子、汉武帝吃三池的刀削面的说法虽然不可信,但从传说里,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对三池刀削面的喜爱之情。朋友们下次去合阳,别忘了品尝合阳的荞面系列美食,这是你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将会给你的味蕾带来一次不一样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刚2021年5月17日</span></p> <h3>【作者简介】董刚,陕西合阳百良镇莘村人。2002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现为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中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渭南作家协会会员,西安高新作协会员,合阳作协理事。在《长江文艺》《延河》《陕西文学》《华文月刊》《西部散文选刊》《西安晚报》《教师报》等报纸杂志及《文学陕军》《中国作家网》《中国报道》等文学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一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文集《一路艰辛是寻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