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中心小学 魏利娟的美篇

梅林中心小学 魏利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潜心研讨,相互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 ——梅林中心小学六年级集体备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新课程的深入,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只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课是我们老师的基本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扎扎实实的研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 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 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育名家靳家彦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钻:即钻研,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参:即参考,除了教材之外,备课要参考大量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联:即联系,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前后内容,联系学生发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选:即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组的七位教师根据学校的安排,商量讨论了备课、讲课方案,利用迁移、比较。</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用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引出课题,利用知识迁移,引导孩子把圆柱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来推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整节课既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又让孩子们牢固掌握了关于圆柱体积计算的各种题型。老师们准备非常充分,利用精美、新颖的课件给孩子们设计了一节生动成功的实验课《圆柱的体积》,整节课体现了转化思想方法,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层层深入,并且渗透数学文化,大大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深度思考能力和对数学的热爱。</p><p class="ql-block">&nbsp; &nbsp;&nbsp; 每一节课准备大家都集思广义,彼此帮助设计,构思,彼此交流想法。每一节课结束,大家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出更好的、更符合我们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方法。通过这次集体备课,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增加了老师们集体合作意识,提升了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为提高我校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相信通过学校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师团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将会不断提高,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愿梅林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脚踏课堂教学的沃土,抽穗扬花,结出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编辑:魏利娟</p><p class="ql-block"><br></p>

备课

教师

体积

圆柱

教研

能力

中心小学

孩子

六年级

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