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夫的《中国图像》系列,源于他对宣传摄影这个门类长久以来的兴趣:宣传摄影与摄影媒介的模仿能力在本质上是矛盾的,因为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深受意识形态影响而有所变形的现实。艺术家此前也在诸多系列中探索过介于再现表征和现实之间的这种断裂,例如《新闻报纸照片》(Zeitungsfotos,1990-1991)和《海报》(Plakate,1996-1999),不过在这里,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以同时涵盖模拟成像和数码成像、文化和政治的领域。</p> <p class="ql-block">在千禧年第一个十年之初,鲁夫偶然在翻阅到一本咖啡桌书,其对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生平及成就进行了盛赞,他由此对毛产生了兴趣,并且不仅视其为一位政治人物,更是作为一种被西方艺术家们广泛描绘的文化参考,其中最有名的或许就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鲁夫随后购买了一组《中国》(La Chine)杂志——这是1950-1970年代时,中国共产党为欧洲读者特别制作发行的一本法语版本的期刊。艺术家对手中的这些素材进行了多年的思考,鲁夫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对西方而言具有独特地位的国家,呈现了某种多面性,开始用图像来呈现他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为了创作这些图像,鲁夫先对出版物上的那些描绘了微笑的士兵、风光景色、仪式庆典等各种主题的图像进行扫描,在放大图像后展现出胶版印刷过程中会产生的那种半色调的网点。随后,他复制图像并将复制品上那些偏移的半色调转换成大尺寸的像素结构。接下来,他将新产生的具有数码图像结构的图片作为第二或第三个层次叠放于原先的图像扫描之上,随后有选择性地清除这第二或第三层次中的局部。因此,最后所产生的新图像既具有“模拟”成像印刷偏移的半色调,又具有“数码”结构的图像像素——这同时展露出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在宣传图片的创作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正如苏珊·霍尔施巴赫(Susanne Holschbach)所观察到的那样:“鲁夫在一个图像层面上,视觉性地融合了两个摄影时代中针对大众传播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成像技术手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创作系列的标题致敬了常居法国的冰岛画家埃罗(Erró,b. 1932),埃罗创作于1970年代的《中国图像》画作系列运用波普艺术的视觉词汇描绘了新中国的人物们在世界各地参观地标性景观的场面,他将宣传与日常的图像杂糅于一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