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孩子们在玩桌面建构时,我被一个孩子的游戏材料与玩法所吸引,他建构了一个关于棒冰棍与夹子垒成立体造型的作品,带给了我惊喜和震撼:“原来还可以这么玩!”我一边想,一边看着这个作品,这个玩法可真新颖呀,如果把这个玩法推广到班级里,把这些材料投放进教室里,孩子们会不会喜欢这种玩法?他们会怎么玩呢?</span></p> 一、初步投放材料,自由摆弄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班级都一个资源库,里面有各种丰富的材料,但是在角落的冰棍棒材料却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所以这次正是发挥这些曾经被闲置的棒冰棍大作用的好时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我把棒冰棍和夹子放置在桌上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好奇,展开了热烈地讨论……</p> <p>师:这些材料是什么呢?</p><p>胡夏:这个不是棒冰棍吗?我们吃冰淇淋时会有棒冰棍!</p><p>雯萱:还有小木头夹子,这两个东西要怎么玩呀?</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28, 200);">师:那你们想一想、试一试,可以怎么玩!</span></p> <p> 涵涵拿起了几根棒冰棍凑近看了看,把它们叠在了一起。浩浩想用棒冰棍搭一座房子,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棒冰棍站不起来,倒了下去。</p> <p> 一旁的悦悦说:“你们为什么只用棒冰棍,夹子怎么不用。”说着,悦悦拿起一根棒冰棍,下面夹了一个小木头夹子把它竖在桌子上,说:“这样可以站起来!”但是没过多久,站起来的棒冰棍还是倒下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孩子们开始给悦悦出主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41, 50, 57);">研雅:老师,有没有大的木头夹子,这个夹子太小了,适合小的棒冰棍,我拿了大的棒冰棍,要用大的木头夹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41, 50, 57);">靖翔:对啊,为什么棒冰棍有大的有小的,夹子只有小的,不公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41, 50, 57);">星诺:小棒冰棍配小夹子,大棒冰棍配大夹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41, 50, 57);">师:那应该怎样投放夹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41, 50, 57);">曾悦:要有小的木夹子,也要有大的木夹子。</span></p><p>瑶瑶:我们夹游戏故事本的长尾夹也可以!</p><p><span style="color: rgb(41, 50, 57);">阳阳:有大的棒冰棍有小的棒冰棍,也要有大的夹子和小的夹子。</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讨论结果</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p> 提供的材料为:大的棒冰棍、小的棒冰棍、大的木头夹子、小的木头夹子、大的长尾夹、小的长尾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考🌸</p> <p> 《指南》中提到: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从一开始对棒冰棍和夹子这两种材料无从下手,到愿意初步尝试摆弄棒冰棍,再到想起可以把这两种材料组合起来玩,虽然只是简单的建构,还失败了,但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却想到了调整游戏材料,增加大夹子和不同种类的夹子来帮助他们进行游戏。他们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体现了他们宝贵的学习品质。他们的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的品质需要得到我们的尊重、支持和保护。</p> 二、调整材料,拼搭平面图形 <p>1.自由拼搭,表征记录</p> <p> 孩子们自主调整了游戏的材料,增加的夹子的种类和大小,于是,又一波拼搭即将开始。这次浩浩显得特别积极,他说:“我喜欢这个游戏,我觉得很有挑战性,因为我还不怎么会!”</p><p> 有了之前悦悦把夹子和棒冰棍组合起来搭建的经验,孩子们纷纷尝试把两者组合起来自由拼搭,我为他们提供了纸和笔,请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记录下来。</p> <p> 童童把棒冰棍放成单杠的样子,用小长尾夹夹住连接处,棒冰棍站起来了。</p> <p> 安琪把冰棍放成了三角形的形状,用夹子在连接处一夹,但是没站起来,于是她也把棒冰棍横放在桌子上。</p><p><br></p><p><br></p> <p> 安琪急了:“我的三角形为什么站不起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考🌸</p> <p> 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激情满满,他们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饱含激情地尝试把两种材料组合起来拼搭,从这刻开始,他们爱上了这个游戏。《指南》中也指出,要让孩子通过画图的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为他们提供了纸笔,请他们用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搭建经验,与同伴一同分享,共同提高。</p> <p>2.发现问题,尝试解决</p> <p> 对于怎么帮助安琪让躺着的三角形站起来,孩子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实践。</p> <p> 琪琪:我有办法,我们可以把棒冰棍拼成一个三角形。</p><p>星辰:我们在连接的地方一定要用夹子夹住。</p> <p> 于是,我请她们实践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搭建过程记录下来了。</p><p> 但是,她们失败了,她们没能让三角形站起来。</p><p> 在她们分享经验的时候,童童说:“我觉得下面两个夹子要换一下位置。”</p><p> 我说:“怎么换,你来试试!”</p><p> 于是童童先把下面两个夹子拆了下来,再把长尾夹的两个脚往下放置,果然,三角形站起来了。我请童童画下了他的方法。</p><p> 三角形站起来了,大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考🌸</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让三角形站起来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的乐于想象和合作的精神使我很震撼,从他们的合作尝试和表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三角形的形状、结构、夹子要夹的位置都很了解,他们的表征十分生动形象。《指南》中提到:大班的幼儿要能用数字、图画、图标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在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某个事物的前后变化。就像上述案例中的童童,能对原来夹子的位置进行调整和改变,并能描述,记录自己的方法。孩子们通过互相的合作尝试、记录方法、调整方法、获得成功来帮助安琪解决了让三角形站起来的问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3.除了三角形,其他形状怎么站起来呢</span></p> <p> 孩子们有了成功让三角形站起来的经验,纷纷想让三角形以外的形状也站起来。</p><p> 豆豆说:“我一定要让正方形站起来。”于是,她不断地用棒冰棍和夹子进行搭建的尝试,记录自己的方法。</p><p> 在分享经验的时候她说:“我就是先围成一个正方形,然后用四个长尾夹夹住连接的地方,下面两个长尾夹的腿要对着桌子!”</p><p> 雯雯说:“我会让六边形站起来!”雯雯在纸上画上了自己的表征,她介绍着:“我是先用六根棒冰棍围成六边形的形状,然后每个角用一个长尾夹夹住,最下面的脚也是对着桌子,就成功了!”</p><p><br></p><p> 孩子们纷纷尝试,都成功地让平面的图形站起来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考🌸</p> <p> 在这个环节的搭建过程中,幼儿已经能够迁移已有经验,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都是用棒冰棍摆成相应的形状,然后用夹子夹在连接处,最下面的夹子要正对着桌子才能让平面的图形站立起来。孩子们在建构棒冰棍与夹子的过程中,我始终是退居幕后的,一切的经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尝试和同伴的经验分享。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感性思维,也充分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为下一阶段的搭建奠定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