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理于趣—小故事中见大道理 ——讲好学科背后的故事

牛中少先队

<p class="ql-block">  道德素养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中的道德与法制课程就肩负着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发展、<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生活态度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的</span>重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故事除了它的趣味性能吸引人外,重要的是它能创造人们对真、善、美的情感依赖,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教道法课程几年来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枯燥地学习法律规范、严肃地引入道德准则不仅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而且授课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就尝试在授课时根据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穿插更多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外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在广博的书海中逡巡,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带到课堂,让我的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让我的学生重新绽放活力、也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会讲党史故事,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比如在讲《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节时,我就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教学:从旧中国的民生凋敝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新中国成立的庄严宣告,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荣发展……课堂上同学们听得时而表情凝重,时而又神采飞扬。所以,无需空洞的说教,那种爱国的热情已然在心中升腾,那种立志报国的信念也在心头荡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会讲授传统文化故事,激发同学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使命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比如在讲《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课,我就引领同学们重温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治学故事、也通过视频短片让同学们切身了解唐宋元明清的文化发展脉络并真切地感受到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种生生不息的传承决心也由此生成。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会讲述美德故事,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反思和改进。达到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例如在讲《自尊自信》时,想让同学们理解自尊自信是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者所必有的心理品质。但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没有正确的自尊心和良好的自信心,以致影响到个人的学业。如果使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难感化学生。而如果恰当地运用故事,便会让学生从中找到获得成功的诀窍,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教学中我也会讲同学身边发生故事,使其学会明辨是非,做正直善良勤奋好学的人。比如在讲《做守法公民》一课,我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出发,从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讨论,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便觉得有话可说。因此,课堂上讨论起来也显得游刃有余,发表看法也是条条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课堂的上学生提得为什么也特别多,气氛也特别浓,连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这节课学生在轻松、自主、交流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法律意识的增强与品行的转变也是可想而知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总之,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故事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让道法课“摆脱枯燥、重拾魅力”,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受益无穷的生命成长课程。&nbsp;&nbsp;</p>

学生

故事

课堂

同学

自信心

激发

教学

道德

自尊心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