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虽然曾经两三次借开会或出差在西湖边走马观花,这次在一位朋友的怂恿下,还是决定专程去杭州好好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五人,从4月15日至24日在杭州转了10天,其中2/3的时间用于欣赏西湖及其周边的湖光山色,1/3的时间参观了杭州的10个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浙江西湖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和良渚博物馆及其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前五篇已展示了西湖畔和西湖西部风景区的湖光山色,以及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韩美林艺术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精美展品。</p><p class="ql-block"> 本篇只谈良渚博物馆和良渚遗址公园,在杭州的其它见闻将放在最后一篇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 . 良渚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博物馆简介(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从杭州市中心向西北约13公里便是余杭区良渚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拥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1936年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个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亦从此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 施昕更先生的这个发现,就是最终被考古学家以最早发现地“良渚”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1000余年。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遗址,良渚遗址的地位价值早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早在1994年,良渚遗址就因其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和保存的完整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评价说:“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p><p class="ql-block">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1992年破土动工, 1994年5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的使命。博物馆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序厅以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最为醒目,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石壁上嵌着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题词——“文明曙光”,作为基本陈列的名称,为全馆所展示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遗址的发现者、考古学家施昕更先生塑像</p> <p class="ql-block">施昕更简介(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施昕更(1911—1939),余杭县良渚镇人。</p><p class="ql-block"> 施昕更自幼聪颖,7岁时进入镇上的余杭县瓶窑区立第二国民小学读书,成绩优异。13岁小学毕业即由于家境贫困辍学在家。校长见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多次上门劝说,借钱送他到杭州贡院(今杭州市高级中学)读初中。施昕更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更加努力学习。192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半工半读。艺徒班分金工组和文工组,施昕更本着自己的旨趣,选读文工组,专攻绘图专业;除正课外,还兼习国画和西洋画。该校系由浙江大学代办,著名敦煌艺术专家常书鸿,那时就在该校兼课,施昕更曾亲受他的教诲。</p><p class="ql-block"> 1929年毕业,1929年6月6日适逢浙江省在杭州举办规模空前的西湖博览会,经老师推荐,到博览会的历史厅任临时雇员——讲解员。期间,施昕更接触了许多文物和矿物标本,眼界大开。在西博会任职仅四个月,但这对施昕更来说,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西博会闭幕后他返回良渚老家。1929年11月,省政府决定利用西湖博览会的展品,成立永久性文化机构,即“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前身)。馆内设历史文化部和自然科学部,自然科学部下设动物、植物和地质矿产组。施昕更因在西博会工作出色,得以进入博物馆任自然科学部地质矿产组助理干事,给盛辛夫当助手。次年,任绘图员。有暇即向馆内同事学习,潜心研究地质学,对考古有浓厚兴趣。董聿茂赞他工作努力,好学不倦。</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西湖博物馆对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进行发掘,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在整理出土器物过程中,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别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这种石斧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尤其是盗挖玉器,因此,在盗坑附件常散落着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对当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这两地的石斧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良渚为什么也有这种石斧出土呢?这些疑问诱发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调查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次的调查,施昕更先生采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良渚似乎有一个古遗址的存在。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先生汇报后,在馆里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施昕更先生开始主持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由此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 有了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后,施昕更先生便着手撰写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报告完成,题为《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称《良渚》。书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认识到了良渚遗址古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当时认为这支古文化是龙山文化的一支而与后来认定的事实有背,但是应该说,一个年仅25岁,非专业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这样的学术判断,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事实上,他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还想继续发掘考证。但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变爆发,粉碎了他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更不幸的是,这位本来还能够在良渚遗址发掘研究上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介绍(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概貌地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整个第一展厅,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石镰以及当时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其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p><p class="ql-block"> 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他们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高度发达的农业为分工明确、专门化的手工业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多的手工业生产门类,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展览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将让你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良渚地处太湖和钱塘江之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部富有玉、石、木材资源。</span>良渚先民在河道纵横的环境中堆墩居住、舟筏出行、凿井取水,种植水稻为粮食的主要来源,一派水乡泽国的自然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周边古水系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晚期的水稻田遗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斜把破土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制工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制鼎、釜、豆、盘、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钺</p> <p class="ql-block">石钺古代一般捆绑在木柄上,在祭祀祖先或进行巫术及重大活动时舞动,以示庄重威严(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镞</p> <p class="ql-block">石镞是石制箭头,与青铜镞比,石镞的穿透和杀伤力是非常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骨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织布的腰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壶和过滤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陶贯耳壶,下:陶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陶带盖双鼻壶、陶鼎,下:陶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嵌玉漆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斗(原始量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刻符陶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戳点纹陶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琮,古人用于祭祀神衹的一种礼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模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内城城门的分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宫殿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筑坝用的草包泥和木锨</p> <p class="ql-block"> 良渚先民用草包泥,以一个个草包垒成堤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承载水上交通运输的独木舟和木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中的水井内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良渚文化同时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p> <p class="ql-block"> 玉器是良渚文明礼制的典型物质载体,用于识别身份、区别等级,形成了一套早期国家的用玉制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山14号墓是较为显赫的王族墓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琮、玉璧、玉钺是良渚玉器中象征权力、身份,地位的器物,只有贵族和国王才能拥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锥形和冠形玉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坠、玉珠串、玉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组锥形玉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冠状玉饰</p> <p class="ql-block"> 在古良渚,头戴冠状玉饰的人把自己当作神的化身或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叉形玉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组锥形玉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串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管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镂空兽面纹玉牌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园简介(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p><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高等级墓葬——反山墓地。莫角山土台和反山墓地均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考古发现。在城外北偏东五公里处为著名的瑶山墓地,曾出土大批最高等级的良渚文化玉琮、玉壁等礼器。有人从田野考古学角度判断,良渚古国的“首都”应该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2016年3月15日,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并不是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p><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1],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p><p class="ql-block">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园门前的巨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遗址地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角山宫殿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角山遗址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莫角山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30余万平方米,最高处1.2米,土层厚达10.2米。现可见人工堆筑的3个土墩,呈三足鼎立之势。西北为小莫角山,东西100米,南北60米,相对高度约5米;东北大莫角山,东西180米,南北110米,相对高度约6米;西南的乌龟山形若龟背,东西80米,南北60米,相对高度约8米。</p><p class="ql-block"> 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发掘,从发掘的1400平方米中发现大片的夯筑基址,以及3排东西向排列、每排间距1.5米的大型柱洞遗迹,在其东南部发现大面积坡状红烧土堆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向莫角山台址的步行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宫殿区沙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莫角山台址(宫殿原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人工营造土高台,发现大片夯土层和夯窝等建筑遗迹,以及成排的柱洞,说明上面曾经有大型建筑,另外还有6个供祭祀时用的大土坑。</p><p class="ql-block"> 这处良渚文化建筑群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有“中心祭坛”和“中心神庙”的性质,不少人认为良渚时期的中心就在这里,上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既然有王,有统治者,那是否当时已形成一个国家?“国”字外围有个框,说明能称为“国”的,外围都有城墙。城墙,是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莫角山台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山墓葬遗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反山墓地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之一(另一处为瑶山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雉山村,在2007年11月官方宣布发现的“良渚古城”之内,西北距莫角山台址约100米。1986年发掘土坑墓11座,估计11位墓主最多分属两代人。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墩上营建的,该土墩被考古队命名为“反山”,墓地被命名为“良渚文化反山墓地”。墓穴较宽大,有棺椁类葬具。随葬大量珍贵器物,90%以上是玉器,还有石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共1200余件(组)。墓主应该是莫角山台址和瓶窑古城的主人。据考证,反山墓地形成的准确年代在公元前2572年前后(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山墓葬遗址模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土墓葬的实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为中心,南北长1800—1900米,东西宽1500—1700米,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色粘土堆筑而成,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城墙底部宽40—60米,现存较好地段高约4米。四面城墙的堆筑方式基本一致,从堆筑技术上反映了城墙的整体性。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城墙内外均有壕沟,壕沟边缘有叠压着城墙堆土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西墙白原畈段还发现了一个良渚文化晚期的灰坑打破城墙。反映了这座古城使用或废弃的下限不会晚于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还设有体验区和观景台。体验区里建有若干茅草房,房外的铁艺人塑造出良渚先人的生活、生产状态;房内展示良渚先人的日用品(仿制品)。观景台位于雉山上,可以看到良渚古城全貌。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公园内有通往各遗址或区域的电动游览车,在每个参观点附近停靠接送游客。游客也可以租用双人、四人自行车到达各参观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