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与隐士文化

蝶恋花(拒闲聊)

<p><br></p><p> “商山四皓”的故事发生在秦汉时期。几千年来,人们写诗作文作画,传颂他们的事迹,赞扬他们的精神,形成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四皓文化。“四皓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唐宋高潮迭起,明清绵延不绝,改革开放后又续新篇,不仅影响到国内,而且还影响到海外。“商山四皓木刻六扇屏”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商山四皓”图现收藏于韩国画报社,1991年4月15日出版的《韩国画报》有载。</p> <p>  四皓事迹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原文是这样的:</p><p>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无忧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谩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词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词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p><p>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佯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厚,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自。”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p><p> 四人为寿已毕,起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竞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p><p> 按照《史记》的记载,商山四皓在保住太子地位,让权力平稳过渡,避免天下大乱这件事上是出了力,立了功,起到了别人不能起到的帮助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四皓献策不让太子将兵,终止了刘邦会以此借故寻端废黜太子的念头;二是皇帝礼请不出的高士却甘愿扶佐太子,改变了刘邦以为太子无能的看法;三是四皓同刘邦的对话,把刘邦推到了天下人的对立面,使刘邦感到害怕,不得不答应再不易太子了。</p><p>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对商山四皓作了10多处记述,不仅全面肯定了《史记》的记载,还高度评价了四皓的高风亮节,说他们虽未在官,然其高风足以除贪易俗,对维护皇家统治和社会稳定有很好的作用。《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中有这样的记叙和评论:</p><p>汉兴有(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洛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使皇太子卑辞来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 自(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nbsp;</p> <p>  魏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曹植首先唱响称颂四皓的赞歌。建安十六年至二十年(公元211-215),曹植随其父曹操西征潼关汉中,途经商洛写了一首诗,题为《商山四皓赞》,全诗为:“嗟尔四皓,避秦隐形。刘项之争,养老弗营。不应朝聘,保节全贞。应命太子,汉嗣以宁。”全诗仅仅32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出四皓从隐居到出山所做的四件大事。他认为这四件事都是对的:避秦暴政,可以保全性命,不做无谓牺牲;不参与刘项之争谋个人前程,培养了高洁志向;不应刘邦的聘邀,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帮助太子接班,利于天下的太平和安宁。</p><p> 西晋皇甫谧按照孔子“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的思想,选取尧至魏三千年间“励浊激贪高士”九十余人辑成《高士传》,将四皓罗列其中,并赞扬四皓“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的高尚情操,北魏诗人崔鸿创作“紫芝歌”来赞扬四皓的精神:“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经《高士传》的宣传,四皓的事迹和精神在社会上广泛地传播开来。</p><p> 东晋陶渊明对商山四皓更是推崇备至,甚至到了心想往之、顶礼膜拜的程度。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南朝宋武帝刘裕出兵关中,攻破长安,消灭后秦,左将军宋龄石派遣长史羊长龄去关中祝贺。羊长史出使关中,从南京到长安,走商洛道是捷径。羊和陶是朋友,也是邻居,陶渊明打算同羊松龄一道来商洛,专程拜谒四皓,不想临行前突然生病,不能同行,于是便写《赠羊长史使秦经商山》一诗,表达自己的心曲和愿望。诗的内容是:“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圣贤留遗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闻君当先迈,负病不获俱。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为;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在这首诗中,陶渊明主要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有病不能同行,对不能瞻仰四皓以及中都圣贤的遗迹表示遗憾;二是希望友人路过商山的时候,一定要稍做停留,耽搁行程,专门到四皓墓前祭奠,代替自己表达崇拜和哀思之情;三是想象圣人四皓隐居过的地方遗世独立,应该是老百姓过着安宁幸福的世外桃源生活。“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这两句诗值得深思。在陶渊明的想象中,四皓隐居的商洛山,高山深谷,远离统治者争斗的中心,应该没有骑着高头大马的统治者横行霸道、横征暴敛,造成社会的危害和动乱,贫穷低贱的老百姓相互之间亲密往来,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这句诗表达的思想和意境,和“桃花源序并诗”表达的思想和意境是相通甚至相同的,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桃花源序并诗”意境的雏形。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指出:“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根据,即是来自如《赠羊长史使秦经商山》一诗中所说由征西将佐归来后所谈的西北人民逃避苻秦暴政的情形。”</p> <p>  《史记》、《汉书》是我国的正史,也是值得信赖的信史,况且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距秦末汉初仅有100多年的时间,因此《史记》、《汉书》中关于商山四皓的记载应该说是真实可信的。四皓虽然没有老子、孔子那样的思想主张,但他们是儒家“富贵浮云”和道家“安贫乐道”思想的实践者、忠诚者。商山四皓的精神特质就是“抗暴政,远邪恶;行仁义,养清廉;知进退,尚谦让;守中庸,走正道;淡名利,薄财富;天下危局则助之,天下安定,功成名就则退之;进可为官,退则为民,不贪图权力富贵” (郝臣杰,陈道久《商山四皓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版217页))。班固、曹植、皇甫谧、陶渊明这些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要极力赞扬商山四皓的事迹和精神呢?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安定需要这样的人物和精神,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起到“励贪激浊”、“除贪易俗”的社会作用。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最为黑暗的年代。乱则思治,乱则思安,这些有识之士们在探讨着国家动乱衰亡的原因,寻找着救世救民的良方,盼望着安定和谐的盛世出现。在他们看来,天下之所以动乱的缘由就在于当权者对权力财富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以至于横征暴敛,穷侈极欲,闹得天下鸡犬不宁;要天下安定,就必须推举像商山四皓这样“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的“逸民”来管理国家,老百姓才会归顺,一心一意过太平安宁的日子。这正是“四皓文化”起始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唐宋高潮迭起,明清绵延不绝的原因。宋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禹偁在《四皓庙碑》文中这样赞扬道:“《易》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刘,知存也;应孝惠之聘,知进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备矣,而正在其中;先生非圣而孰为圣乎。”“是以先生危则助之,安则去之。其来也,至公于万民;其往也,无私于一身。此所谓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千古四贤而已。”陶渊明推崇四皓先生,除过客观的社会因素外,还有着主观上的强烈的个人倾向。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但相同的都是社会的隐者,有着相同的价值判断和共同的美好的社会理想。所谓时不同也,但道相同,心相通。在我国封建帝制时代,知识分子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封建统治者的本质是自私的,极力维护的是他们的封建极权专制。知识分子要实现仁义治天下、社会大同的理想只能是空话,他们的仕途和实现理想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的一生将在显与隐、进与退、荣与辱、贵与贱的矛盾痛苦漩涡中挣扎。</p><p> 陶渊明的思想发展过程也应该是这样的。他少年时好读书,培养了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和正直高尚的人格品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走向官场,而在动乱的社会里,封建统治者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一味争权夺利的黑暗现实,又使他壮志难酬,于是,他就勇敢地告别官场,和封建统治阶级决裂,回归田园,过自食其力的农人生活。儒家思想就成了他隐居的精神力量,四皓先生就成了他隐居的光辉榜样。他试图用自己的归隐和牺牲精神改变社会的风气。当他躬耕田园、投身劳动的时候,社会的动乱、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又使得他内心异常的矛盾和痛苦,他渴望着实现天下太平安宁康乐的宏伟理想,于是,他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文字和行动参与到改变社会的实践中来。</p> <p>  正因为有这样的原因,陶渊明用文字构筑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中,商山四皓就成为他写作的缘由和目的,也是“桃花源”中的主人公的化身和歌颂的对象:“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后。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诗歌的大意是,秦始皇实行暴政,搞乱了天纪纲常,贤良的人不满暴政纷纷逃匿躲藏。四皓先生躲藏到商山深处隐居起来,桃花源里的人也仿照商山四皓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地方避难。陶渊明在这里指出了桃花源里的隐居者和商山四皓的关系,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陶渊明的写作缘由,正是由于有了现实世界里商山四皓的隐居,才有了他笔下理想世界中桃花源人的隐居。今天,我们读原文和原诗,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商山四皓隐居的缘由是避秦暴政,而桃花源里的人也是“避秦时乱”;商山四皓隐居在商洛山中,四山包围,中有河川平地,而桃花源里的人隐居的环境也是大山包围的盆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便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四皓先生是“修身有道,见义而动”的高士,桃花源里的人也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义士;桃花源因桃花而得名,“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商洛山中,从古至今多种桃树,因多有桃花而赢得美誉,“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山及商山四皓就是陶渊明桃花源理想世界的生活原型。</p> <p>  商山四皓的故事启发了陶渊明想象、创造的写作过程,但“桃花源序并诗”毕竟是作者表现理想世界的虚构的文学作品,这两者不能完全等同。对于具有圣人、英雄情怀的陶渊明,不会仅仅地满足于讲述故事,而是要借别人的酒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借四皓先生的故事,表述兼济天下、关心苍生黎民的仁爱情怀和实现社会大同的雄心壮志。他还要用道家顺应自然、阴阳变化的思想,批判统治阶级宣传的等级观念,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中不断探求新的精神信仰。他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借“桃花源”的理想世界,诅咒战争,祈祷世界和平。为什么千百年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驰神往,沉浸其中而不愿自拔呢?就是因为他抒发的理想最符合人的本性要求,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心声和愿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善良美好的,凡是善良美好的东西人们从内心深处都能感受到温暖愉快的。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有着这样那样的痛苦和失落,无法得到满足和快乐,当进入到“桃花源”的理想世界,虽然明明知道这是虚幻的理想化世界,但还愿意沉浸在其中感受生命的快乐和满足。“桃花源”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桃花盛开,修竹茂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房舍整齐,良田碧野,美池荡漾。这里人人热爱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老年人安度晚年,少年人幸福成长,“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里没有战争,一派和平景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鸡鸣桑树巅,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创造的“桃花源”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不畏强暴,敢于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它与“乌托邦”“伊甸园”“香格里拉”一样,成了美好理想和幸福生活的代名词。</p><p> 商山四皓、陶渊明是隐士文化的典型代表。这样的隐士文化,不是一味的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而是待时而动,积极用世,只不过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他们超越时代的理想难于实现而已。过去,人们宣传隐士文化,有着“除贪易俗”的社会作用,今天研究、了解隐士文化,更有着警世育人的重要作用。</p><p>作者:陕西省商洛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天时</p><p>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