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1年5月14到16日,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代表云集于江南水乡的苏州,第3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苏州吴江区实验小学如期举行。我校7名数学教师参与了活动,近距离地聆听了教育界的数学教学大咖们的精彩课堂和报告,享受了一场数学教学的饕餮盛宴。</h3> <h3>追寻名师脚步,聆听名师指点!感受教育真谛,关注课堂效果。在这烟雨朦胧,美景如画的江南古城,让我们的教育梦飞得更高!</h3> <h3>首先我们听了南京大学教授郑毓信的报告《数学教学的关键》
数学教学应当帮助学生学会“长时间思考”,这不仅因为“快思”和“慢想”都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还因为“快思”作为日常思维的主要形式,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容易造成若干规律性的错误,从而需要通过“慢思”予以补救和改进。郑老师主张老师应为学生的长时间思考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应当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引导学生更仔细、更深入地思考。教师不要太聪明,即教学中不应过快地由特殊上升到一般,而应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体验。更为广泛地说,这直接关系到这样一个论题:整体性“课堂文化”的创设。<br></h3> <h3>第一节课聆听的是罗鸣亮老师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别具一格,焕然一新,老师用自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引导孩子探究淘气的做法,留够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让孩子从固有的思维中跳脱出来,体会这种算法“好不好”,感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最后的“算法只是知识,选择才是智慧”值得所有老师深思。<br></h3> <h3>第二节课聆听的是徐斌老师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整合课)》(四)及报告《无痕教育的美学意蕴》
这是一堂满满的计算方法探讨课。整节课上,徐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试商,一起调商,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试商,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试商,什么情况下应把商调小,什么情况下应把商调大,什么情况下应调两次,一组一组的例题,一次一次的探讨,一次一次的总结归纳,枯燥的计算练习课,在徐老师的导演下变得丰富饱满,趣味多多!徐老师展示了“三无课堂”即无情景、无课件、无教案,朴实、真实、扎实地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策略的教学特色,使观摩教师从回归本真的课堂教学中看到了算理理解、运算能力核心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br></h3> <h3>然后聆听了张菊荣老师的报告《为新时代造就“积极生长者”》
张老师在报告中提出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民族需要怎样的人,这是所有教育者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元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的顶层问题,是教师工作的方向与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如何校本化地回答“培养目标”问题,非常必要且紧迫。在此背景下,张老师提出造就新时代“积极生长者”的培养目标,并围绕培养目标改进课程与教学。<br></h3> <h3>第三节课聆听的是贲友林老师的《因数与倍数(复习)》(五)及报告《“学为中心”视角下的数学复习课》
贲老师从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研究、发现,在错误中启发,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拓展,让学生写、讲、探,做了课堂的主人。他智慧引导孩子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性质。孩子们在不断探索中也掌握了他们的性质,在化错的过程中达到了思维的生长。这堂课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留给学生,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然后师生一起纠错,最后学生很愉快很轻松地掌握了新知。<br></h3> <h3>第四节课聆听的是孙建平老师的《可能性》(四)
孙老师根据学生的爱玩,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灵活地为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趣味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猜测活动中产生兴趣,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参与和体验中验证了猜测的过程,亲自感受和体验了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摸牌游戏和抽奖转盘知道了“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概念。孙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生活实例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使学生逐步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很好地激活学生思维。<br></h3> <h3>第五节聆听的是强震球老师的《体积单位》(五)
强老师的课一如既往的有趣,充满激情。体积单位是以学生认识体积的含义和体积守恒性为基础,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强老师通过充分地研读教材,用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体积单位的概念,在实践中领悟体积单位的意义,进而诠释了体积单位概念的构建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后进行思考,由浅入深,循序善诱,总结出体积单位的概念。强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氛围轻松活跃,适合教师学习。<br></h3> <h3>第六节聆听的是俞正强老师的《面积的认识》(三)及《这节课为什么这么上?》分享。
俞老师的课从面在哪里、面的特征以及面的属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一步步探索面的本质。整堂课学生一直在思考,自由发表意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接受别人的看法,也能对于不同看法进行辩驳。在看似聊天,看似谈论的过程中,俞老师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思想碰撞,通过几次不同层次灵魂拷问:“此时此刻你心有何感”帮助孩子得到知识的升华。<br></h3> <h3>第七节聆听的观摩课是林俊老师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练习课/六)<br></h3> <h3> 第八节聆听的观摩课是黄爱华老师的《整理与复习课》(六)及报告《考试指挥棒指向“关键能力”,我们该如何应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课前,黄老师首先和学生讨论了整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要多多回味挖掘之前学过的知识,敢于提问题。提出了:要整理也要明理。复习课不仅是就只是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这个过程就是要大家明白数学的本质和联系。<br></h3> <h3>第九节聆听的观摩课是徐长青老师的《四边形内角和》(四)及报告《简约教育:走向博喻的另一端约喻》
徐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教学环节清晰,让学生在亲历观察、推理、猜想、验证、找规律的过程中,利用学过的角度测量、图形拆分等相关知识来对四边形进行求和,从而探索出了各种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徐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演绎出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的活动中表现了出来,让参会老师们受益匪浅。<br></h3> <h3>第十节聆听的观摩课是周卫东老师的《倍的认识》(二)
周老师首先调查学生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倍?然后让学生用“倍”来表示黄花和蓝花的朵数,让学生进行倍的初步认知,接着又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的活动加深对“倍”的概念,最后在猜猜的环节中让学生掌握“倍”。整节活动中周老师逐步抽丝剥茧,在多次“变与不变",“同与不同”比较中,在变戏法的游戏中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丰富对倍的意义的认识。也让老师们明白在准确厘清概念的本质特征后,应该朝向概念的全貌、围绕“两个量的比较”展开,很好地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br></h3> <h3>第十一节聆听的观摩课是张冬梅老师的《认识小数》(三)
课堂生动活泼,张老师让学生通过操作长方形纸片来进一步理解1米、1/10米,0.1米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每当孩子在回答问题说出一定的关键词时,张老师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有针对性的评价。这也在无形的引导其余孩子们,回答问题要学会用专业的数学语言和表达完整。 张老师极具亲和力的语言,成为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润滑剂,促使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如沐春风。<br></h3> <h3>第十二节聆听的观摩课是李新老师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
李老师用饱满的情感,生动的直观材料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观察、操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的发现都是由学生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来的,老师仅仅是设疑激疑,指点思路,引导思考,使整节课都在启发、探素中进行。李老师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量、拼、看、想、推、讲等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各方面都有机会得到发展。<br></h3> <h3> 第十三节聆听的观摩课是刘松老师的《比的意义》(五)及报告《核心素养视域下深度学习的若干思考》
刘老师创造出来的宽松和谐的氛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学生进行平等自然的交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他将游戏与课堂很好的融为一体,将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个孩子的心间。学生们从“份--倍--分数--比”的推进过程中,明确比既能表示一种关系还是一把看不见的度量尺。敏锐的数学视角,深入的知识挖掘,恰到好处的知识点拨,让课堂充满了真情和灵动,彰显了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br></h3> <h3> 最后一节聆听的是观摩课是刘德武老师的《回头再看百数表》(一)及报告《兴趣 思考 积淀》
刘老师的课都是基于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性、思维性和趣味性。他以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为主要手段,用亲切幽默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整节课学生的笑声不绝于耳;层层启发,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数学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精彩的课堂与教学艺术,带给在座师生耳目一新的全新享受。<br></h3> <h3>听完大师们的课后发现:本质是格局不一样。着重本节课知识沿着自己设计的方向引导是传统教育。着重培养孩子自己思考新问题,学会发问,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思维的品质,孩子自己说着说着发现同伴的问题给予辩解,最终形成的认知,这样的过程才能培养孩子会问,会想,会说和一些学科性的素养,这才是核心素养下的现代课堂。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一张流泪的脸;每一个大声说话的人,背后都有难言的心声;每一次成功,都经历过矛盾抉择挣扎,才能赢得每一次的喝彩掌声。我们看到的是大师们舞台上精彩的展现,看不见的是大师们背后的钻研,阅读,深思!踏雪无痕,育人有心!寻着大师的脚步努力前行,我们一直在去路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