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教育学教授,孩子却自杀了。现代教育,到底谁更焦虑

木然青青

<p class="ql-block">当看到这则新闻后,我是十分痛惜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是教育学教授,自认为已经站在了教育金字塔的顶端,他们为孩子设计了一套“完美”路线,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该路线去发展,孩子小的时候一直沿着这个线路发展很好,但年龄越大问题越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高考,没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但就在考试成绩公布前一天,因为担心考不上父母指定的重点大学,他跳楼自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痛惜的是,成绩公布后,他的分数超出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完全是错误的。但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觉出来他的父母悲痛欲绝的样子,接下来父母中年丧子的黑暗人生就此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博士徐浩渊说,越是高职家庭的父母,教育的压力更为严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头戴光环,自尊心和荣誉感爆棚,社交圈都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容不得孩子把自己的好基因浪费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这个孩子的父母,作为教育学教授,自己的孩子不优秀,显然是他们教育失败的映射,无疑是对自己职业的极大嘲笑和否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代教育,焦虑成为了主题。好像你不为孩子焦虑,就不是一个称职上进的父母。同样普通家庭照样为孩子很焦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对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好的学校,上好的补习班,吃好的,穿好的,最后,孩子仍然自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的爱太沉重了,压的喘不过气,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所以想到了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死前,还把存钱罐攒了几年的零花钱取出来留给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不要那么辛苦了,好好出去玩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底是我们自身有问题,还是孩子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显然,当孩子出了问题时,我们和孩子是一种“双输”的局面。孩子受伤害,父母也很伤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只有取得好成绩,父母才会夸我”,“只有我学习好,父母才会给我好脸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乎的其实不是学习而是爱。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核心是学习,而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长们认为,爱孩子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而孩子们知道,成绩与爱是画等号的。只有学习好,才能赢得父母的爱。显然,家长给予孩子的压力要大于学校给予孩子的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父母说,没有很强调成绩呀。孩子是敏感的,他们能从父母拿到成绩单的眼神,表情里看出来;他们能从你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只言片语中听出来。无形中,你已经把焦虑和压力转嫁给了孩子,只是,你还不自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改变父母和孩子“双输”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给孩子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做控制型父母,让孩子一味的孝顺。孝顺是尊重父母,而不是言听计从。如果父母都有问题,孩子照搬怎么能没有问题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父母如果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孩子就学不会果断和思考。只有孩子拥有充裕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孩子问题的背后是父母的问题,那就很难解决,除非父母们先做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身上找到相关原因。家长如果不在自身找原因,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办法。这样父母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同时更多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整天干涉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进化爱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缺吃少穿,物质匮乏,我们尽一切保证孩子的物质生存条件。今天物质富足的年代,我们应该从关注物质的方式中脱离出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为人父母的我们在为孩子着急焦虑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请在留言区留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