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彩叶纷飞,人间天堂千课荟萃。</p><p class="ql-block">五湖四海,我们相聚千课万人!</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3日,长沙市雨花区雅塘村小学的老师们远赴浙江,来到西子湖畔,断桥白堤,曲院风荷一一中国杭州,来一场约会,赴一场盛宴。</p> <p class="ql-block"> 千课万人,千课荟萃,万人共享。这次活动的形式与往年有所不同,分为AB场地,专家在A场地作示范课,老师们在B场地现场实时直播观看,专家在授课结束后回到研讨会场作课后互动及学术报告。这种形式的开展,不仅将课堂与现代信息化设备有效融合,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期三天的现场学习,不仅仅是一节节异彩纷呈的发展课堂,更是一场场思想文化碰撞的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探索音乐 寻求奥秘</b></p><p class="ql-block">黄美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南通大学硕导,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等。</p> <p class="ql-block">冯娇丽: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音乐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黄美华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曾获南通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通市小学优课评比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首先观摩学习的是黄美华老师带来的《北京喜讯到边寨》,黄老师在课后分享《如何引导儿童探究音乐的奥秘》中提到一词——标题音乐,而标题就是标题音乐的标致,《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歌曲就深刻表明了这一点!黄老师还提到——创造语境中的音乐教学,课堂中从“模拟”手法表现芦笙、牛角号,“象征”手法表现彝族、苗族,“描绘”手法表现群舞、独舞、对舞,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徜徉,强化其审美感受。冯娇丽老师带来的《三只小猪》活泼可爱,在律动中感知、聆听、欣赏音乐,通过最简单的绘本导入课堂,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更巧妙的将节奏谱与旋律线融合,贯穿全曲,在反复的聆听中解决课堂的难点,最后与《彼得与狼》嫁接,使得音乐故事更加完整生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课堂遨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学好方言 传唱民歌</b></p><p class="ql-block">吴瑶香: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名师名校长工作站艺术工作室导师,杭州市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副会长等</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授课内容为《对鸟》,是浙江乐清民歌的经典之作,带有丘陵山地风格的民间抛歌。其文学题材和形式,类同“对花”,加上吴老师亲切的乐清当地方言教学歌曲,更是保留童谣天真活泼的韵味,使得老师们回味无穷!吴老师说“方言要保留,要代代传承;方言里有乡愁,有回得去的故乡;学好方言,传唱民歌,传承文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以生为本 以乐为根</b></p><p class="ql-block">谢晓梅: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义务教育课程准实验教材《音乐》”编委,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首批专家库成员等</p> <p class="ql-block"> 晓梅老师此次授课内容为《巴塘连北京》。她身着浓郁地方特色服装、头戴特有发饰,一下就把我们带到了“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巴塘。晓梅老师的课堂循序渐进——以生为本,促进真正学习:课堂中时常听到晓梅老师这样评价学生“很喜欢大家在学唱时认真唱、轻轻唱的样子”,那种真切的样子,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她对学生的喜爱,以及学生因为她的鼓励,努力学习的模样;教学方法得当——以乐为根,促进素养知识:音高位置在音乐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上孩子们常常因为大的跳进找不到音高位置,晓梅老师通过“搭梯子”“拆梯子”柯尔文手势构建,真正做到了唱准音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童谣三趣 演着学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何国英: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中小学音乐寇忠泉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央音乐学院古筝师资教学认证高级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何老师授课内容为《阿唧唧阿嘎嘎》,它是一首彝族童谣,何老师通过童谣三趣教学法找到“童”的韵味。抓住“语趣”——用汉语拼音构建汉语和彝语之前的桥梁,在方言中体会语言艺术;找到“声趣”——从节拍和节奏中找到规律,以及唱腔带来的声趣,找到声音变化的乐趣;体会“情趣”——通过演唱时的表情变化、游戏带来的欢乐,不断丰富情感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寇忠泉: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美育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寇忠泉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教学)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国培”专家等。</p><p class="ql-block"> 寇老师专题报告——演着学,创生情趣交响的民歌课堂!他的名师工作室团队进行了十分钟课例分享。抓住“三感(乐感、美感、文化感)一体”:民歌演着学的本质要义,讲述民歌为什么要演着学?通过演学案例——情境表演、游戏方法、舞蹈表演、民族打击乐、生活用具、地方曲艺等手段,在演学中实现以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民歌学习目标,实现民歌课堂教学的情趣交响的教学意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音乐素养 层级构建</b></p><p class="ql-block">姚丽雅: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小学音乐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十大教育影响力人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姚老师的课堂《桔梗谣》遵循“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探索有温度的音乐教育;打造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课后她的分享《音乐素养的课堂层级构建》更是让在座的所有教师受益匪浅,从六个维度、五级联动、三层推进三个层次逐一剖析课堂,让音乐课堂更具深度、高度、温度!</p> <p class="ql-block">东西南北三山五岳,</p><p class="ql-block">千课万人聚集你我。</p><p class="ql-block">一路风尘一路奔波,</p><p class="ql-block">一路拥有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千课万人千课荟萃,</p><p class="ql-block">希望你我来年再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字:郑迎洁 图片:郑迎洁</p><p class="ql-block"> 初审:谭 倩 终审:刘 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