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乡情散文 《煤油灯》 </p><p class="ql-block"> 文/臧祝远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臧家庄,是我的故乡,是我曾经的家,是母亲生我养我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炊烟,锅台,煤油灯,属于哪个六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时光,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煤油灯有好多种,日子好的人家,能买的起罩子灯,大且圆的玻璃“肚子”下边是细长的颈连着底座,灯口是铁制的,可以调节灯火的大小,放上一个玻璃灯罩,这就是我们当地人所称的“罩子灯”。有罩子灯的人家光亮的多,但是,大多数家庭的煤油灯,自制的较多。 </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冬天里,姐姐上小学读晚自习,带去的灯,就是父亲用墨水瓶做的,在用完墨水的瓶子上,剪一块旧铁片,凿穿一个小洞,再用铁片卷一个圆筒,把旧棉花捻成长条做“灯芯子”,瓶里装上火油,也有人说洋油,(当时的煤油是进口的)即是一盏可用的照明灯。 </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去生产队的饲养室里玩,牲口棚里挂着的灯,叫马灯,吃完饭,来记工分的大人们,围在昏黄的马灯下说笑打逗着,那时小,看着马灯,觉得它精致的好看,并且不怕被风吹灭,听大人说,是因为赶马车的人走夜路时,挂在马车杆上的灯,所以才有了马灯的称谓。 </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在心里是那么喜欢着马灯,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曾经经常往生产队的牲口棚跑,为的是看那盏点煤油的马灯,还小的我,竟然有了拥有一盏马灯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在我上小学的年龄,我在煤油灯下写过作业,留给我最早最深的记忆,是漫漫长夜里,用一根铁丝挂在棚子上的煤油灯,灯下飞针走线的母亲。那盏灯,那弱弱的光,映出了她老人家的坚韧!哪盏煤油灯,熏燃着那个时代的人,我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长大…… </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七十年代初,我们村和大河流都是我们县里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上级率先给我们通上了电,从此,我们结束了哪个煤油灯的时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