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蛋的美篇

荷包蛋

<h3> 巜雅江行》<br> 退休后的这两年,在一个地方帮忙,工作不很多时,我常常在办公室透过窗外凝视着雅江的方向思寻。常常覚得,在我63年的人生历路中,在雅江生活尽管 只有8个年头,但那是我这63年来十分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我对它有一种言说不清的感情。<br> 完成了去雅江会会同学们和借机游走雅江的山山水水及与县教育局对接教育扶贫工作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经过整6个小时的跋涉,8月10日这天下午,终于又回到了雅江。<br> 为这次非同意义和寻常的雅江之行,我从雨城向着雅江进发的时候,其实我的心就已经开始绿了,想到抵达雅江,我的心灵一直保持着郁郁葱葱的生机。一路上,我的心情随着路况的周折而慢慢强烈起来。结束了平直宽阔的象征現代成就的高速公路后,山区的路一下变得逍遥起来,穿越高尔寺山隧洞后,下山的路,象一条被大风随风摆弄的绸带,百转千回,盘桓在壑沟与崇山峻岭之间,跌宕起伏,出没于苍松翠柏深处,我一直处于亢奋。<br> 在县城见到一部分久别的同学们,一声声问候,一次次握手,一个个相拥,我被当时的场景完全感染。同学们热情地为我的到来摆下热气鮮嫩喷香的松茸火锅为我一路劳顿接风洗尘,大家围在一起,借酒、借茶开怀畅饮,互话衷肠,谈笑风声,喜悦之情让我难忘。<br>这次雅江之行的时间并不長,除了简单的工作外,我去了新雅江中学、呷啦镇初级中学等学校,参观了两河口水电站大埧,到了下渡村,八角搂乡木泽西村、帕姆岭村、日基村,去了几家民宅体验了纯朴的民俗民风,同时尝到了可口的藏餐美食。每每到了一处,雅江人的豪爽热情都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br> 这次雅江之行,见到了远离雅江在南开大学工作的阿错同学,我们结伴同行去了德差观光。阿错同学考虑十分周到,专门找到他哥哥的好友甲它为我们德差之行作向导。<br> 德差乡隶属西俄洛区(四区),我在雅江工作时就听说过这个地方,在哪里工作过的人讲,路途虽遥远,但自然环境很美!这些年旅游业的兴起,慕名到哪里去游玩的人很多。<br> 12日清晨,我们的车从县城出发一路南行,沿着318国道,绕着婉转平坦的油路在110Km处离开318国道又行驶了60km,经上德差、中德差、下德差,可以说是一路风景一路美。<br> 德差的美,其实取决于4200多米的海拔高度,康巴南部的地理位置,远离国道318线轰鸣的嚣尘,纯藏民族聚居的原生态环境。这些元素抅成了德差的气候、风情、筋骨、生态,构成了德差的色彩、线条、神秘,使德差变得丰富、饱满和深邃。<br> 德差有美伦美奂的人间景致。据向导甲它讲,过去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德差,包括部分雅江土著人对它的印象也是比较陌生的。这些年,政府重视宣传,来过德差的人的现身说法,处在“深闺中的德差”的名气越来越大,夏季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br> 我曾去过云南的香格里拉,也曾游过稻城的亚丁。与这次 在德差所见到自然美景相媲逊色多了,在德差的每一处,无论是上德差,还是中德差、下德差,映入眼帘的山水和一草一木,都是一种別样的风景。<br> 置身在德差,徜徉在那小溪与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抬头望望湛蓝的天,牵着悠悠的白云,展翅翱翔的雄鹰,再放眼远处那幢幢康房冒出的炊烟和象似卓玛背水的背影,你会发現德差简直就象黄永玉先生作的一幅山水画,让你如痴如醉,心旷神怡。<br> 德差的美,除了是自然的风光美外,社会文明程度也较高,人文文化也很美。全乡3000多人,适龄儿童109人,一个没有落下,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民俗民风纯朴,全乡没有一个喝酒抽烟的。这些年,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增强,不守猎,不捕魚,做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一切都是原始的,天人合一。<br> 这次雅江之行,时间虽短,但收获感触颇多,无论是同学,还是老朋新友,无论是每景一物,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br>  2020年9月16日草於雅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