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香书房

花房姑娘

<p class="ql-block">近10年一直买买买,没理过书房。一个人的书房是自己独处的精神家园,可惜房不够大,但还是要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余老师给我的斋名,可惜没合适的地方挂起来。</p> <p class="ql-block">一直跟着我的时尚和心理杂志,年轻时追求,后来发现文章越来越少,广告越来越多,就不再买了。</p> <p class="ql-block">旅游杂志也是如此。虽已过期,但还是留个念想。</p> <p class="ql-block">学习书法后买了一张小桌,目前是我专享。</p> <p class="ql-block">一早整理二楼的书房,才发现好多好累。这面书架基本就是我的生活工作轨迹。这套武打书是必须保留的,老了还要看。</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哈哈,我早去过了。</p> <p class="ql-block">这可是樊锦诗编的榆林窟,至今能记得那个讲解。</p> <p class="ql-block">这是那么多年的旅途记录,出门前的攻略书和途中购的书,保留了明信片和少许地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专业书,扔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后来就一直买各类杂书。文学,游记,小说啥的。</p> <p class="ql-block">董桥的这套装帧不错,费了不少时间收集。</p> <p class="ql-block">下面大致有周国平、余华,白先勇,麦家,张爱玲,余秋雨的书,也有些云门这类的。</p> <p class="ql-block">国外作家的基本是关于管理和思维的。</p> <p class="ql-block">儿子留学后保留的只有小学7年纪和当时的一些书籍,部分留学指南。</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相册其中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为了放z字帖和纸临时买的书架,纸太费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的传统-名信片,大多是国外旅游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还有各种异国风情的工艺品,从千万里外背回来纯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一上午理出来整整四箱书。</p> <p class="ql-block">打包,准备去半坡落户,会有一个浅香斋的书架。</p> <p class="ql-block">整理好后的情况,感觉书好像多出来了。去了去灰尘,一切干净多了。书房确实也得定期清理,无论是否断舍离,权当净化灵魂吧。期待半坡的续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