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春悄然而至。在渐渐泛绿的山丘上燃起了如火的春色,灼穿了冬日的沉沉寒意,轻柔的风夹着湿润的芳香。我们在这春的旋律里,迎来了高中第一次研学旅行——洛阳。</p> <p class="ql-block">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迹众多。在这群星璀璨的历史遗迹中,我们来到伊河脚下,探秘龙门石窟,领略古老精湛的雕刻技艺,传承中华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到了一个比较大的石窟——潜溪寺。据说它是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面容丰满,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躯体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连续观看了几个石窟,我们登上了几十级台阶,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面前。奉先寺主佛“卢舍那”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引起了人们感情上的震颤。</p> <p class="ql-block"> 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九个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我们在此合照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大桥,来到西山石窟白居易墓园。白园依山而建,秀丽古雅,当你进入白园大门后,拾级而上,来到山腰处的“听伊”亭,这里是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下棋论诗的地方。白居易的塑像在乐天堂内,站在堂前,可以深切回味诗人的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走出白园,我们沿着大道前行,走尽了龙门石窟。一路上慌张匆忙,欢乐的笑声挥洒着赶路留下的汗水,仿佛忘却了酸疼的腿脚。</p> <p class="ql-block"> 丰盛的午餐为我们充能</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远远望去,庄严大气、气势磅礴的博物馆,仿佛在诉说着洛阳的天下兴废之事。走进博物馆,宛若穿越历史的时空,体验历史的变迁,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领略文物瑰宝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运用多种现代表现手法,赋予展品以新的生命力,使展览具有雄浑大方、精巧典雅的气势和风格,再现了千年古都特殊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暮色降临之前,我们踏上了归程。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短暂的研学旅行如夏花般绚烂,愿我们通过研学能增强文化自信,也能欢声笑语常伴耳旁,让春风永驻,霞光万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