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按语:世上万物都有因果,为什么那么多鸳鸯每年都会来这个地方。答案应该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环境非常好,适合野生生物和野生水生物生存。</b></p> <p class="ql-block"> 今天说的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上洞街乡。这里是澧水源头所在地之一。这里不仅有着厚重的土家族人文历史,而且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景色绝美;这里不仅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鲵保护区、</span>全世界自然溶洞流出野生大鲵苗最多的地方,也是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地。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和这里一群群、一对对野鸳鸯不期而遇的温馨和喜悦,以及和它们邂逅背后的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下图为上洞街乡麻洛村七节组大建坝水面上拍摄:碧水弯弯有人家</b></p> <p class="ql-block">来这里划船、探奇,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带着长焦镜头逆水而上确实第一次,那是因为最近两次我和我的发小/刚从北京回到老家上洞街的祁怀见、祁怀波来过这里, 按计划我们是3月12日探洞(一个叫凸洞的地方)。听老家人介绍这个洞是在澧水河的石壁上(这里的传说故事很多),当我们划船到一湾碧水处,只见一群水鸟(约5、60)只跃出水面,朝上游方向飞去,我正叹息着没带照相机……,瞬间,又一波鸟儿带着拍打的水花和唰唰唰的声音飞出水面,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没有回过神来,就</span>活生生又看着它们离开视线。我摇摇头,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鸟?当地人说是“野鸭子”。我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是不是野鸭子?到底具体长什么样?沒有人讲得明白(因这鸟非常机敏,很难近距离看到它),我想老家这么好的环境,如果是“野鸭子”那一定不是一般的野鸭吧?我还是想一探究竟!但由于没带相机,只能择日再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下图为该河段一开阔水域,水面宁静、干净</b></p> <p class="ql-block">3月26日,我和发小祁怀见、唐运龙(船工)再次划着船,沿着前一日的航行线路,寻找那群鸟儿的踪影,谁知,当我与目标相遇并举起相机时,尽然发现没有带储存卡,这时的我,就像一个饱满的气球突然被放气一样,那兴致和激情一下就没了,此刻只能用懊恼来形容我的心情,我对着那鸟儿发泄似的按了按快门空拍了两下,过过干瘾后带着沮丧回到家中!不过这次是专门拍鸟去的,我很留意周边环境和鸟儿的一些基本习性、特征等,并且和桑植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陈绍华同志进行了勾通和请教!陈主席给我传授了如何拍鸟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很受启发、很受用。这一天虽然沒有完成既定作业,但还是很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下图为七节上游拍摄:可谓对对鸳鸯爱煞人</b></p> <p class="ql-block">3月27日,天气晴朗,我做足了拍摄的准备(包括着装和相机隐蔽物的准备),约上午八点多钟,我和唐运龙再次驾船沿澧水而上。在伐船的过程中,我和唐运龙聊开了鸳鸯的话题。 这个地方的鸳鸯(当地人叫野鸭子)在几十年前就有,每年十一月份它们都会来这里过冬,有时候一大群一大群,有时候一小群一小群;有时候三五六只,有时候二三十只,有时候五六十只不等,每年的五月初离开这里。由于鸳鸯较多,据说以前当地人下网捕鱼时还曾多次网到鸳鸯,被渔民带回家当做鸭子吃了(我很诧异)。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另一位当地老乡给我介绍,有一次他在这里钓鱼,突然间,天空黑压压的一片,抬头往天空望去,好多好多黑呼呼的大鸟在头顶上盘旋,飞了几圈后又落在了河里。他还说,有时候他曾看到一些白色的大鸟也在这河里玩耍,比鸭要大,跟鹅差不多。当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的眼前一亮,他描述的不就是黑天鹅、白天鹅的特征吗?这时,我仿佛有了满满的期待,不知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些精灵的尊容。另据老乡说,还有其他一些鸟类,每到冬天都会来这个地方溜达、玩耍、过冬,我期待着和他们相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聊天过程中,我不知不觉靠近了拍摄目标,进入了拍摄的状态。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整个拍摄过程还算顺利,几次在此较近的距离进行了拍摄。当然我也了解到这群鸳鸯生性机敏,小船划至<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约30米左右</span>很难再靠近,加之我是在小渔船上拍摄,船小且稳定性很差,整个拍摄我是小心谨慎,既想拍摄得好一点,又怕掉进河里。</p> <p class="ql-block">当天的拍摄,我是在一种很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虽然整整拍摄了一天,又没有吃中饭,且一直僵硬地呆在小船上,没有任何活动空间,在上岸时还是感觉有点累,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亢奋和欣喜,我回家后马上打开电脑,插上相机储存卡,把拍摄的照片稍作处理后,就在网上查找相似的照片进行比对,又向陈绍华主席请教,最后确认这就是鸳鸯鸟。</p> <p class="ql-block"> 确认这是鸳鸯以后,我开始查阅鸳鸯鸟的有关资料。</p><p class="ql-block"> 据查:鸳鸯被列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b> 鸳鸯: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p> <p class="ql-block">鸳鸯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身躯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p> <p class="ql-block">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世界上公认的五大最忠贞爱情鸟之一,同时,也</span>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 鸳鸯是小型游禽,雄鸟额和头顶中央翠绿色,并具金属光泽;枕部铜赤色,与后颈的暗紫绿色长羽组成羽冠。眉纹,虹膜褐色,雄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嘴呈</span>暗角红色,尖端白色。雌鸟褐色至粉红色,嘴基白色,脚橙黄色。</p> <p class="ql-block">鸳鸯属杂食性鸟类,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繁殖季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早晨天亮以后到日出前和14:00-16:00最为频繁。鸳鸯多在中国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p> <p class="ql-block">据相资料介绍,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冬季多栖息于大的开阔湖泊、江河和沼泽地带,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当地村民唐运龙告诉我,“每天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就出来觅食! 每年3月末4月初就飞走了” 据说,这些鸟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p> <p class="ql-block">鸳鸯生性机警,极善隐蔽,飞行的本领也很强。</p> <p class="ql-block">鸳鸯迁徙时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见有多达5、60余只的大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一发现我由衷的高兴。这是上天赐予我家乡的宝贝,希望家乡父老保护好这上苍赐予的吉祥之物, 也希望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属有关部门给以足够的重视,认真做好保护和利用相关工作。祝愿家乡和家乡的人民祥和、平安、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期待您的分享与点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