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千课万人 天堂千课荟萃

 Whale Fall

<p class="ql-block">  五湖四海,江南塞北,赶赴西湖盛宴,共享千课荟萃。</p><p class="ql-block"> 5月15日上午首先执教的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集团总校长孙双金老师,为我们带来四年级《芙蓉楼送辛渐》。首先送别导入,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接着了解本诗的作者王昌龄和写作背景。进入诗句中首先提问“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寒雨、浩大的雨、长时间的雨”。再提问“在诗人眼中为什么楚山显得孤独?”第三四句的处理方式是三连问“王昌龄为什么贬职了?”“难道他犯什么错了吗?”“王昌龄是不是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有问题?”将本诗中的“玉壶”和鲍照、王维等诗人笔下的“玉壶”对比。感情升华后让生作诗“寒雨孤山景_______,冰心玉壶志________。”最后师生合作配乐吟唱结束本堂课的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执教的是浙江省杭州市特级教师,正高教师蒋军晶,带来四年级课文《海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谈话导入你了解的安徒生、这个童话的开头你觉得哪里特别神奇?整个过程舒服自然,学生兴趣极高。进入课文首先体会神奇情节的童话语言,出示三段外貌描写比较,你觉得童话语言有什么特点?再次出示这样充满情感和激情的写景写人语段,生试着补充。情节和语言一样神奇,一起来看看小人鱼的三次选择,连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再细细体味细节,提出疑问“小人鱼的每次选择都让人费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红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古诗组读《芙蓉楼送辛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p><p class="ql-block"> 首先播放《送别》引入新课,紧接着理解诗意,明确送别的要素,再自读古诗,先读出诗的韵律,再补充完整送别要素。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四人小组交流两首诗的异同点,深入对比:①诗题比较②写景诗句比较③体会《芙蓉楼送辛渐》抒怀言志的诗句的特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红老师对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可以组读的古诗一一列了出来,并分析了其中的语文要素,向我们举例说明如何组读,要关注什么。</p> <p class="ql-block">  名师的指引为我们日后教学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方向,本次学习眼界大开,收获颇多。</p>

芙蓉楼

送别

千课

组读

玉壶

王昌龄

四年级

古诗

出示

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