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期十天的名教师培训行进过半,过去的五天,培训行程紧锣密鼓,培训内容科学合理,培训活动形式纷呈,由讲座开展奠基理论,用跟岗形式实践理论。五天的学习,干货满满,学员们感想良多,感悟颇深。今天,班主任适时安排了小组讨论活动,让学员们把这几天的收获进行分享,讨论,吸收,沉淀,内化。</p> <p class="ql-block"> 培训班主任设置的问题真诚朴实,符合一线老师目前所困所惑所需,组员讨论激烈,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亦可以攻玉。名师组50人,针对老师提的问题,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提出,把跟岗学习过程中各兄弟学校的亮点和优点一一罗列,同时也设想了如何把这些优点亮点融合到本校的课堂教学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这也是县领导组织本次培训的初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五小组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认真记录讨论内容。在最后的汇报环节中,各小组代表现状反映切实,提出问题深刻,都真诚发掘各兄弟学校的特色之处,虚心赞之学之,班主任陆老师对我们的讨论汇报也十分满意。</p> <p class="ql-block"> 下午,广州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员陈锦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一改传统的讲座模式,讲座前,利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讲座中,借助数据,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把自己从一名数学老师成功转型为区级信息教研员的心路历程,结合培养自己女儿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给我们,也循序渐进地向我们渗透着他的教育教学理念——成绩的提升三分之二是因为教学理念的改变,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因为信息技术。</p> <p class="ql-block"> 根据陈老师讲座前的问卷调查,有45.7%的学员老师一节课中只留5~10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做得太少。结合优生,后进生课堂听课效率的一些调查数据,陈老师提出疑问:“既然好学生不听也会,后进生听了也不懂,教师为什么还讲这么多?”这是直达灵魂的拷问呀!平时我们的课堂不就是在这个梗上纠结着迈不过去吗?我们不也时时在课后郁闷,为什么讲了这么多遍学生还是不会?倒不如不讲好了。陈老师的种种提问,一针见血,戳中痛点,让我们深思。</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困惑和不解中,陈老师巧妙设置了让学员老师合作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知识和利用UMU软件创设课程两个活动向我们展示了翻转课堂和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活动中,各学员积极参与,互相帮助。陈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积极起来,让后进生动起来,让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形成。这两个无缝连接的探究活动,切实让我们感受到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中人人参与,各层次学生各自学有所得,不浪费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分一秒,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学习,忙碌而充实。在小组讨论汇报的活动中,我们采他山之石,用以攻刻教育教学之玉;在陈锦波老师的讲座中,我们纳名师的先进理念,丰厚自己的学识学养。所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教师自身应做到学而不厌,才能真正实现诲人不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