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变化→攻心,成为接发球高手的必由之路!

儒雅(旅居韩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事开头难。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争夺都是由发球、接发球开始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发球的人绞尽脑汁要用好这宝贵的机会,接发球的人更要时刻保持“一级战备”,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可谓难上加难。若是接发球环节出现问题,不仅会令对手轻易得分、士气高涨,更将给自己的发抢造成巨大压力,波及其它各技术环节的发挥。如果关键时刻被对手拿到发球权,接发球差者必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接不好发球,往往招致整个战局的被动。</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接好对方的发球乃至化被动为主动?这可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了。笔者且从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出发,谈一点个人心得。不奢望全面或深入,但求能给球友们些许启发就足矣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判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开了准确的判断,好的接发球就无从谈起。把强下旋当作不转去推,或是把侧上旋当作侧下旋来搓,即使推和搓的基本功不错,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这种对旋转的误判是最常见的问题。要看清来球的旋转,可以注意对手发球时动作的差异,比如发强下旋时摩擦多而发不转时撞击多,或是看球拍触球部位的不同。如果看不清动作,还可以分辨来球的运行轨迹:下旋球第二跳较慢,不转球一般,上旋球快而“拱”,侧旋球则有侧拐。对旋转“定性”之后,还要“定量”——对方发的是下旋,但旋转有多强?估计不足的虽搓也可能下网,反之虽接上台也可能给对手机会。旋转强度不同,球触拍后的手感也不同:感觉沉些,是更强的下旋;顶得更厉害,则是更转的上旋。这些细微的差别就只能用手去“看”了。当然,你不可能接上一两次就找准了感觉,但会用手“看”能使你用更少的回合判断准来球。手感这东西听起来很玄妙,有意识地多培养,感觉就会逐渐好起来。对落点的判断也很重要,除了注意对手的动作和板形外,第一跳离网的远近一般来说也决定了第二跳的位置-第一跳近网则来球一般为短球,第一跳靠近对方底线则来球一般为长球。</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了这许多,其实真正判断的过程很短,判断来球与做出接发球动作的界限也并非泾渭分明。若是刻意地死盯来球想上这么一想,黄花菜也凉了。笔者接发球,一般在判断出来球落点时就开始移位,以便在最佳的时机接发,移位的同时判断旋转,并用余光观察对手。听上去要做的似乎很多,其实养成习惯后就自然而然了。同时,从宏观上看,整场比赛中接发球的判断、出手都是一体的,这次的判断、出手正是在为下一次做准备。明白了这过程,给笔者带来不少好处:当看不清来球时,笔者仍然会坚决出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吃了亏不要紧,只要知道在哪里吃的亏。而每次出手时,笔者都会有意识地放松些,这样在触球后还可做一些“微调”。多吃住些球也很重要,尽量在吃住球之后再做动作,这样容易将判断和出手融为一体。如果对来球的判断比较准确,又基本能做到“以心使手”,那么注意力可以多放些在对手身上,以便观察他的意图来决定最终的出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变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判断好来球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若是对手发球质量高、变化多,自己一时无法适应,又该如何应对呢?有的人可能会想着尽量判断准来球,于是感觉是下旋时,就一直去搓,结果对手也就不断地地抢攻、得分。也许最后是判断清楚了,可比赛也快结束了。从笔者的体会而言,比较好的一种做法是,用不断变化的手法去接这个球,比如第一个摆,第二个试试挑,第三个可能撇一板,第四个劈长·······这样虽然也不能保证每个球都控制好,但由于回过去的球有变化,对手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对手抢攻。例如对手擅长抢冲半出台下旋球,一味地摆就容易给他机会,而多种手法轮番上阵,他抢攻起来就别扭多了。</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做到变化多,就需要比较全面的技术,这对选手自身的要求比较高。当然也可以精练几项技术,用接发球的质量而不是变化控制对手。不过,碰到困难时用变化摆脱可能更容易一些,因为对手需要顾及多种情况,抢攻起来也就不可能太坚决。与质量高但变化少的接发球相比,多变化也许更容易控制对手——它从心理上给对方以威慑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变化呢?从落点来说,基本思路是尽量把球回到对手较弱的地方,比如大部分直板反手的大角度、横板的中路。具体到每个人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是横板中路,有的可能怕追身长球,有的则怕中路偏正手短球,比赛中应针对不同对手加以变化。变化当然不能只有一个点,哪怕这个落点的确是对手的弱点所在。例如,对方正反手位都很出色,但中路追身球较弱,接发球以去中路追身为主,但当对手欲加强侧身时,则配合去正手位加以牵制。落点的变化还可与手法结合起来,比如碰到对手的发球动作不易判断时,笔者在手法上会注意多接触球的侧部(对转不转)或弱转区(对侧上侧下),用避转或借旋的方法控制落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变化虽好,但也要注意使用的条件和时机,不能为变化而变化。对方发球后没有侧身意图,自己却随意变正手位,这是盲目变化;明明自己的小球不及对手,还坚持摆短,这是缺乏变化意识。</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攻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判断准确了,变化加上了,对方还是能抢先上手?如此情形看起来令人无所适从,其实是触及到了更深层的问题——心理。比赛中谁的心理稳定,且能敏锐地抓住对方心理,他就更能赢得主动。同理,对接发球而言,心理被对手摸准了,无论怎么变化还是难逃对手的致命一击;反之,抓住了对手的心理,接发球自然就能出其不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武术中有“截拳、截招、截心”之说:截拳,是指对手的拳打到近前了我出手招架;截招,说的是对手招数刚刚发动,我已作出应对;截心,则是对手尚未发招,我已先行料定并出手,那自然是一击致胜了。看来各种技艺达到一定境界都有可以互相比照的地方。用在乒乓球的接发球上,“截心”不妨理解为对方还没出手,我就知道他要发什么球。当然,要达到“截心”的境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但只要有这个意识并坚持去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要抓住对手心理,其实也不过是从细小之处做起。首先要“记球”,一场比赛下来,对手发了哪些球?我是如何接的?效果怎样?对手发的最好的是什么球?最怕我怎么接?关键时刻对手发球是稳是凶?······这些都应该心中大致有数。围棋高手们赛后可以复盘,水平高的球手赛后也许会告诉你:关键时刻你总吃什么发球。进一步地,注意观察对手的眼神、动作和一些细微的表情等等,这些都是他心理状态的折射。看和观察是有本质区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福尔摩斯如果打乒乓球的话,他的接发一定不错。</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了“攻心”的意识,我们不但能根据对手心理及早应对取得先机,甚至还可通过控制对手的心理来达到控制比赛的目的。笔者曾碰到过这样的对手:正手非常有实力,发球又有特点,抢冲半出台球的质量很高。和这样的选手对阵,按通常的办法很难控制,稍一出台就可能被暴冲。笔者采取的办法是,接发球有意识地凶一点(前提是即便失误了自己也不能“虚”),主动发力拉冲或暴挑,一旦打上一两个,对手的心理往往会产生变化,不敢多发或者即使发了也留心着你的凶接,这样其抢攻质量必然下降,之后再稳一点摆或劈长,对手也不敢轻易全力抢攻了,自己控制起来也相对容易。这就是通过控制对手心理控制了比赛——当然,这种办法最好在中局之前使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判断、变化和攻心这三者不是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接不好发球的危急关头,常常是因为判断不准、控制不住,导致心里发虚,又不敢变化;心虚出手当然更加犹豫,不敢变化对手抢攻起来反而更舒服;被抢攻的次数多了,自己更发虚····结果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笔者也曾多次在比赛中遭遇这种情况,感触最深的是,越是接不好发球,越要敢于变化,敢于搏杀。尤其在关键时刻,与其犹犹豫豫、老老实实地接发球被对手冲死,不如放手一搏。当然,如果自身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和实战经验,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文刊登于2002年第12期《乒乓世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