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创新我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赣州市决定举行首届小学数学双师课堂教学竞赛。经开区参赛团队抽签于2021年5月11日第一节执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研改革、创新教研方式,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加快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为经开区参赛团队加油鼓劲。2021年5月11日,曾丽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丽丽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一大早赴于都观摩“赣州市首届小学数学“双师课堂”教学竞赛”。有幸领略到了赣州市骨干教师的魅力,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饕餮大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收获一:稳打稳扎 渗透数学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 郭玉莲老师、宋宝莲老师的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3)》给人稳如泰山的感觉,课堂伊始,沉稳睿智的宋老师开门见山,直奔课题。新授环节宋老师以分小棒为主线展开教学。先是通过学生圈一圈、列一列,老师提问“结果怎样”,来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然后问“分走了几根?你是怎么观察到的?”从而引出了竖式。接着让学生尝试把横式写成竖式,在讲解列竖式过程时,宋老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借助分小棒的过程来理解竖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利用“有余数”和“刚好分完”的两个例子,对比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让孩子在对比中理解与建构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含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收获二:放手教学 创新课堂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 吴和妹老师、赖佳俊老师执教《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课前一问“猜猜老师今年几岁?”,一个“猜”字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在新课探究中,赖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即时小练的三题吴老师设计独特,特别是后面两个算式,形成鲜明对比,一句“交换位置时,要带上符号”很好的提醒了学生简便计算的易错点。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收获三:扎实新知 升华理解应用</span></p> <p class="ql-block"> 谢小金老师、张艳红老师执教《小数加减让人眼前一亮。激情满满的谢老师和美丽大方的张老师在课前,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听的歌声和活力四射的手指操,学生跟唱的同时,有效的缓解了紧张。</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温婉的张老师播放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视频,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挑战知识的欲望,又与本课的情境图书有机融合,顺势进入买书情景。教学新知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迁移、比较。首先让学生比较和原来的不同,接着让学生尝试迁移,汇报时,展示了具有对比性的三种竖式,让学生经历学生质疑、生生对话、师生答疑的过程,自主小结小数加法的算理。教学小数减法时,学生通过猜一猜、估一估、验一验,经历了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多才多艺的两位老师设计出的练习也别有一番风采。他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专项练习安排了两道题,一道是为小汽车喊停,训练学生对齐数位,第二道是根据竖式判断小汽车拉的是几位小数,从顺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抓住知识的重点训练,同时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二层次综合练习笔算小数的加减法,面向全体,让学生安静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收获的快乐,又进一步夯实计算的技能。第三层次是思维挑战方法提升,通过让学生挑战计算,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迁移的无限魅力,体会到知识的生长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稇载而归 躬行实践 推而广之</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摩本次比赛,学习了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双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不仅创新了教研方式,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路,“双师课堂”,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的魅力,一对对“双师”,集双倍的智慧,深读教材,细读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为此,曾丽丽副校长组织工作室成员举行了学习心得交流会,并讨论初定了将“双师课堂模式”纳入校级教研,用“以老帮新”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同时工作室主持人曾丽丽副校长再次指出任何一次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智慧,分享了自己参与经开区团队的磨课经验,为经开区取得一等奖的优秀成绩而感到骄傲,同时告诫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要督促自己、充实自己,只有每一位成员让自己变得优秀了,我们工作室才能不断的带领教研组越变越好。</p> <p class="ql-block"> 教学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教研的魅力则在于不断探索。曾丽丽名师工作室紧跟创新教研的步伐,将让教师青蓝携手,让教师成长成倍,让课堂教学展现出“双师”风采,收获“双倍”效益,让教研在创新中展现磁石般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曾丽丽工作室(小学数学)</p><p class="ql-block">主持人:曾丽丽</p><p class="ql-block">成员:彭健兰、宋莉、严海珍、肖健、邓玉林、肖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