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烩就饕餮宴 含英咀华促成长 —“语参杯”名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纪实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阔天空,椰风浩荡。5月11日,海南文昌中学迎来了全国首届“语参杯”统编教材高端名师示范课暨优秀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从北方的黑龙江到西北边陲新疆,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 余名语文同仁齐聚文昌。可谓是一场难得的语文嘉年华,语文课改走秀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响应教育部素质教育部署,解决全国一线中语教师、研究者面临的统编教材、新课堂的诸多困惑。给全国语文人提供参照引领和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经验,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海南文昌中学承办了此次盛会。</span></p> <p class="ql-block">  百年名校文昌中学!</p> <p class="ql-block">  签名墙上留名,有幸成为来自全国的1200多名语文“朝圣者”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中的主讲者。能近距离第一次接触到语文界的“大咖”,实属难得!期待中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程翔老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同时担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他在大会上作了《聚焦统编教材 落实核心素养》的发言。他从</span>苏东坡、海瑞、王洪慧三位古人与海南的历史渊源谈起,进而谈到语文素养,谈到对语文教学的多重忧虑。</p><p class="ql-block"> 语言是基础,但是审美习惯思辩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任何时候不能撼动动语言基础。丢掉语言谈其他都是空中楼阁。</p><p class="ql-block"> 群文阅读的风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建立在单篇基础上,初中学生是通过单篇阅读来积累的,不能忽略单篇阅读,否则语文教学受到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在内部进行,阅读和写作还没有独立设课。听说读写应相对独立。写作要有独立课程,要有专门教材。现在学生的写作多是应试写作。</p><p class="ql-block"> 谈到汉语母语的历史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第一是爱自己的母语,爱母语就是爱国。</p><p class="ql-block"> 听说读写在任何时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认认真教好每一篇文章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要做好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黄厚江,基础教育首批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独立获得两项省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中语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首批学术领军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教育名家,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市名教师。</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 以《古诗新诗对比阅读》为切入点,选取古诗《蒹葭》和琼瑶新诗《在水一方》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咏诵、理解、找寻关联句、赏析异同点、归纳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在精读赏析比较中感受古诗和新诗的美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连中国,北京四中网校主讲教师,西城区兼职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多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数篇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总文字量已超过三百万。2011年7月获“语文报杯”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连老师的《红楼梦》阅读课,选取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探春四人写的《咏白海棠》诗,隐去作者后让学生辨别四首诗的作者。学生在辨识作者的过程中,引联全书中其他情节来说明诗作者的性格特征和表现。选点趣而小,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把握和对人物的整体认知!</span></p> <p class="ql-block">  来自北京吟诵教育研究会赵雪莲老师,选取苏东坡的《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四》》和《椰子冠》两手诗进行阅读赏析,课堂一大亮点就是带领学生对古诗进行吟诵。让学生在优美的古典声韵中感受古诗之美。</p> <p class="ql-block">  肖<b style="color: rgb(51, 51, 51);">培东&nbsp;教育硕士,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全国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语文学习》杂志《镜头》栏目主持人。专著有《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肖培</b>东老师不愧为语文界的大咖,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用语精炼,情绪激昂,思维灵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语言情感,在反复练读中进行思维训练。在语言赏析中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度把握和灵活运用。利用找插图、补充插图等来启发学生对文本重点内容的把握与分析。他的课匠心独运又不露痕迹,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感受到语文美!</p> <p class="ql-block">  李永红老师主讲七年级教材中的单元写作训练课。设题为《我们班的“牛师”》。先从课本教材中找寻“牛师”的例子,回顾写“牛师”的内容,让学生对选材有了切实的感知。接着引导学生“找牛师”“选牛事”“优牛事”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写作思路和方法,优化了选材思路和方法,十分有效。李老师还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海南华侨中学汤成慧老师主讲高中《文学类文本“理解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选取高考文学类真题《大师》和《建水记》两篇作品,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读懂题目要求,梳理答题要点等。实用高效!</p> <p class="ql-block">  来自江苏东台的黄友芹老师,主讲自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通过几个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精读、美读!</p> <p class="ql-block">  来自长沙怡雅中学的谭嘉慧老师,以《难忘故土情 大地赤子心》--向《土地的誓言》和《灯笼》学习写作 为题,抓住“意象”,运用“意象组合法”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找寻《土地的誓言》和《灯笼》两文中丰富的意象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意象的特点、分析意象的作用。以填写诗句、模仿写诗为训练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意象组合法来写诗,学生的诗意才情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挖掘!</span></p> <p class="ql-block">  来自昆明的李燕童老师展示的是一节名著阅读课。他以《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提升课切入点。以三段文字(国民党反动派污蔑红军)为纲,围绕《红星照耀中国》中内容如何粉碎敌人的谎言和污蔑来进行内容梳理和内涵探究。线索简洁明了,内容丰富!</p> <p class="ql-block">  重庆裴勇老师的《桃花源记》--向桃花源更深处漫游 阅读探究课,另辟蹊径。由《桃花源记》中的人、事进行课内课外的拓展牵连,丰富了文言文阅读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深圳刘毅老师讲课的课题是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寓言故事。采用的是寓言“三析法”。通过梳理情节、分析语言、探究寓意等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参与诵读、思考和探究,把一篇短小的寓言故事上的灵动活泼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  群文阅读课怎么上?辽宁张彬彬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以《变与不变说人物》----《变色龙》《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群文探究 为课题,紧扣小说情节内容,对人物的“变”与“不变”进行分析对比。</p> <p class="ql-block"> 来自文昌中学的徐阳老师以《金色花》《荷叶 --母亲》两篇散文诗进行对比阅读。从写作手法、主题中心、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两天时间在紧张忙碌的听课中渡过。每听一次报告,每听一节课,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很多的震撼和思索。在这些专家和老师们讲课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团队智慧的展示;专家们领衔组建的工作室带领着一大批教师进行研讨和提升,讲课教师背后是有专门专家工作室在精心设计运作。课堂的精彩固然建立在教师个体能力和智慧的优秀之上,也更多展现了集体备课、集体智慧的效能!集体备课、集体智慧是提升整个年级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语文课的美一定建立在紧扣语言,精心研读语言的基础上;缺了语言的探究和赏析,也就远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课堂的精彩不外乎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精心研读教材、创新研读教材的能力,要提升掌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们永远在路上!语文组同仁们,一起共勉!</p>

语文

学生

老师

教学

教材

全国

课堂

教师

中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