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凯里的苗侗风情

山居亭主

<p class="ql-block">  在黔南生活十余年,回北方数十年,以前从未去过黔东南的凯里,而近年却三次路过凯里,不过都行色匆匆。第一次与士杰、建新、檀抗自驾去贵阳,沪昆高速凯里段尚未修通,我们只好下路到凯里歇歇脚。第二次随旅行团旅游,旅程本没有凯里,我因为急着换手机卡,便与驴友峰江暂时离团到了凯里。最近一次我和晓晖带着小坦克到瓮安,坐高铁须在凯里中转,又与凯里邂逅……</p> <p class="ql-block">  后两次过凯里,都是凯里的陈哥接待我们,陈哥是受都匀的好友红卫之托。陈哥很热情,驾车接站后总要拉着我们绕凯里市区转转,边转边向我们介绍沿途的景物景观和当地的风土人情。陈哥不是凯里人,但久居凯里,言谈举止间透着对这座山城深深的情谊。凯里街道不宽,楼房也不算高,街上车稀人少,大街小巷到处整洁宁静。</p> <p class="ql-block">  "凯里"是苗语“木佬人的田”的音译。木佬人是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黔南、黔东南地区。虽然木佬人在凯里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这里依然保留着“凯里”这个美好的名字。凯里是黔东南州首府,城区青山环抱,城中散布着如仙岛般突起的山峰;龙头江银练般绕过城西,让这座山城充满了灵气。凯里的标志是侗家鼓楼……</p> <p class="ql-block">  陈哥先带我们到市区西南角游览凯里民族文化园。文化园内建有民族文化宫、鼓楼群、风雨桥、园区广场、歌舞广场、湖心岛茶楼等设施,设有少数民族人文文化、民族风情展览,展出有实物、现场演示、文字图片等,主要有苗侗瑤等民族服饰、手工艺品、银饰、劳动工具等。徜徉文化园中,跑过廊桥栈桥风雨桥,小坦克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  文化园一条溪流的上方,有一幢奇特的建筑,那是上海世博会贵州馆。贵州馆的整体造型似一位美丽的少数民族少女的银质头饰,建筑中融合了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等贵州特有的视觉元素。贵州馆的设计理念,既含有生态家园、珍物民风之义,也有数字网络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意涵。世博会结束后,贵州馆整体搬迁至凯里。</p> <p class="ql-block">  凯里城南山坡上的苗侗风情园,最"闪眼"的,依然是侗家鼓楼。侗寨鼓楼外形呈多面体宝塔型,楼体靠十余根木柱支撑,木柱间有木栏,楼尖筑有宝葫芦,楼檐角突出翘起。鼓楼主要用于休息娱乐、集众议事、击鼓报信、迎宾送客、踩堂祭祖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独具特色的鼓楼已不仅仅为侗寨特有,已成了整个黔东南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送我们离开凯里时,陈哥又在城外拐了个弯,来到清水江边一个叫下司的古镇。陈哥说,领略少数民族风情,还是要到乡下。下司曾经是当地著名的水陆码头,商贸集散地,尚存有比较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存和古建筑,名犬"下司犬"即出自这里。据《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这里还是黔东南美食红酸汤的发源地。可惜我们急着赶路,没这个眼福口福了。</p>